我的追求
我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每当读起古诗和词中的名篇,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诗中的画面:幽幽的南山,涓涓的细流,青青的草地……诗中所有的画面都令我向往。我迫求诗中如诗如画的境界。
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使我陶醉其中。我很向往那份恬静,文雅的生活——依山傍水,绿树常青,树上蝉鸣,池中蛙跳,我与大自然为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尽情的拥抱大自然,让我欣然规往,心旷神怡,岂不美哉,乐哉!当然,我并不追求那种诗中的消极境界,读李煜的诗,是因为他的小令很好;ค读李白的诗,是因为他的性格豪迈,气吞山河。我沉迷在诗中,沉迷在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中。我至今仍在不停地追求它,但直到现在也只是一场虚渺的梦。
我不仅追求诗的境界,而且追求真正的友情。
有人曾经这样说:“孩童时代的友情是最真挚的。”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孩童时代的友情是成年人所强加上去的,只是凭着自己的记忆和好感来评价友情,我认为孩童时代的友情只谈得上单纯,而不能说是最真挚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友情的理解不断加深,同时对追求也不断深入,
友情的真谛在于志同道合。想必人人都知道愈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吧。愈伯牙 ☺善于扶琴,作文钟子期善于听奏,不久之后,钟子期不幸死去,愈웃伯牙弹奏了一曲千古名曲《高山流水》,随即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断谢知音,以示悼念,在那时,我才知道&ldqu유o;高山流水”这四个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愈伯牙和钟子期志不同,道不合,也不会为后世留下著名的“高山流水”绝唱。
友情的真谛还在于无所求。李白和杜甫的友情,可谓是这种友情中的典范,李白和杜甫几乎有同样的遭遇。同受朝廷的排挤,同被放逐,正因为李白和杜甫几乎有同样的遭遇,才使他们成了挚友。在分别的时候,李白写了著名的送别诗句“飞蓬各自远,月尽手中杯。”在以后的日子里,杜甫思念着李白,杜甫也同样思念着杜甫。但他们是无所追求的思念,杜甫对李白无所求,李白对杜甫亦是无所求。“高山流水”友谊的代言词;“无所求”友谊的真谛。它们同被⚥人民传唱,被永久的流传,被后世所景仰。
追求,是人们为现实理想而不断付出,不断进步的表现。其实,人人心目中有着无限的追求,旧的去了,新的又来。这正如绿油油的草儿一样,枯去春来;这正如水中的波纹一样,一波初动万波追随。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永无终点的。
诗情画意和真挚的友情,永远是我心中至善至美而又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