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_亲情文章
许久前就想点东西,关于我的母亲,但却因写作的冲动未达到极点,而止于思绪。
母亲,是一位很普通很平凡农家妇女,有着广大优秀农村妇女共有的优点:朴素、勤劳、善良、孝顺……母亲很少唠叨,这大概是不同于其他母亲特有的特性吧,这也让我的成长免受了聒噪之苦。母亲好学,虽然有时常谦虚地略有点不自信地说自己书读得少不会讲话不大会为人处世之类的,但却没有将潮流落下,学QQ、微信、淘宝、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等。这些应用软件对于我们来说,轻而易举,但对于她来说,每一个都有着难以衡量的难度,一方面像个小孩了一样孜孜不倦地学着,对这些未知领域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另一方面又学地小心翼翼的,唯恐你不耐心而不愿一遍遍教她。想想小时候母亲教我们人物作文拿筷子拿汤匙,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着,绝不会有教不会之说,而现在,角色反转,做子女的我们却没有母亲当年的耐心与自信。
与母亲共处的时间其实并不算我的闹钟的上很多,儿时母亲陪伴长大的记忆放不进脑海,为数不多的印象中的一幕是:天还蒙蒙亮,母亲站在窗边为我扎马尾,窗里映着母亲的身影,那时的母亲还没有现在丰腴,耐心地缕着杂乱的头发,温柔而静好。待稍微长大懂事之心大星后,母亲又外出务工。每个暑假都会期待着去母亲务工的地方游玩,那时还不懂文艺的远方和诗意,只觉着那个新鲜的地方会充满了乐趣,后来长大后却再也不像少年时那么期待了。去年再次去了母亲务工的地方,不过却不再止流连于那个她们生活了将近十年的地方,而是成为了我去诗中书中歌中“没有眼前的苟且的充满诗意的远方”的跳板。不过回头却猛然发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后可能还有一句:生活可能还有远方的苟且。而后,我不再向以往那样对远方充满期盼,而慢慢着眼于眼前的诗意,远方,是充满诗意的眼前,偶尔冒险流连一次便好。
临走时,母亲想送我去火车站,火车站离住的地方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不愿让她送我而特意往返,妥协送我去最近的车站。拎着行李还没走5分钟,母亲想起我忘带开水杯了,于是又急匆匆回去取。看着母亲快步行走的背影,让我不自禁想起了朱自清先生《背影》一文中的父亲:“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我向席爷爷说句心里话,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我眼中的祖国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母亲也好,父亲也罢,其爱总是让我们还以后的岁月中心暖又神伤。
我搭上公交随之缓缓离去,我不知待我上车后母亲在车站是否逗留,又逗留了多久。也许真如龙应台女士所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再见了,我的母亲……
万分荣幸你是我的母亲,谢谢你,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