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二语习得认知特征与心理认知理论应用_教学论文

时间:2024-12-27 01:33:2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是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留学生二语习得认知特点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1、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在我国已有很多以理论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性论文,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吕必松和胡明扬等。这些研究搭起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框架结构。理论建树初具规模。

  对外汉语本体研究过程中,其主要方法是借鉴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将汉语外语进行比较,把学习的重难点找出来。由于汉语语法结构和语音规律与字母系语言的迥异,大多数外国人想学会汉语,是相对学习其他语言更为困难的。但在“教”和“学”的研究方面,对外汉语教学同其他外语教学相比是一定有共性的,所以在初始阶段,我们对对外语教学法的研究做好了引进工作,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法;现阶段根据汉语的自身特性适当的加以改进,并更多的从综合性和跨学科方面探索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

  2、留学生汉语学习调查问卷分析

  笔者以在华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为依据,设计了“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过程及心理调查问卷”.这份问卷主要包括三方面问题,分别涉及留学生学习汉语时间、留学生年龄、留学生来华之前是否接触过汉语。

  通过问卷对我校来华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分析结果,根据结果进一步分析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调查结果如下:被调查的一半以上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已经达到了一年半以上,并且有53.25%的学生年龄在18岁-25岁之间,其中有73.15%的学生来到中国之前已对汉语有一定的接触,具备相应的汉语基础,在中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对日常语言掌握比较迅速。在这样的阶段,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比较高,学习情绪也比较稳定,而且基于所处年龄阶段等原因,求知的欲望也非常强烈。如果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遇到了某些问题时,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不平衡,而在此时他们会努力去达到新的平衡,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留学生会对此产生新的领悟,对问题本质产生新的看法,最终达到了运用并掌握的目的。由这样的不平衡到平衡的一个过程,学习汉语的方法和框架已经逐渐形成于留学生的大脑中[1].

  3、来华留学生二语习得认知特点和认知过程

  3.1来华留学生的二语习得认知特点

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

  在中国进行汉语学习的留学生来自于世界各地高考作文辅导,所以这个群体的结构也较为复杂,大都是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他们对二语习得的学习认知角度和学习能力与儿童时期都有着本质的差别。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的大多数人都是由于受到了自身兴趣的驱使,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具有极大的热情,并能积极地投入汉语学习环境,这种积极性也促进了他们语言体系快速的建立。对于汉语环境,他们想尽快地适应,从而也就使得他们的语言思维模式发生了转变。另外有相当一部分留学生是因为工作的需要,所以汉语学习和自身的工作发展相关联。他们会为了在工作上取得成就,就不得不熟悉和适应该地的语言环境,因此产生了较高的积极性。最后一部分群体则是交换生,作为交换生,来中国学习是难得的机会,所以留学生自然不会轻易浪费如此宝贵的机会,因此,留学生不仅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而且也有学好汉语的上进心和热情。留学生刚来到中国,远离了他们熟悉的母语环境,他们必须做好心态上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生活和新的社会环境。为了适应和融入该地的生活,他们会不断与该当地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个过程是需要熟练掌握汉语这项工具的;为了能够熟练的进行交流沟通,日常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学习汉语的第一步。所以在课堂上,留学生对汉语知识进行的系统学习,立即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这样对所学的知识起到了巩固作用。由于来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大多都已经是成年人,所以他们在进行学习时会具备相当的经验,也具备足够的社会阅历,过故人庄其接受能力与思维能力都比较强,并且,当中还有不少学生已经掌握了两门以上的外语,除去母语之外,有许多的留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还不错,在平时生活中,实在弄不明白的汉语规律,可以用英语将进行沟通。所以在进行汉语学习时,他们具备相当的理解能力,并迅速的把学习的知识用于实践中。由于具备较为良好的语言环境,所以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获取大量的汉语知识,再加上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发达的网络,他们对这些信息进行重新加工整合,充分结合母语知识与汉语知识存在的关联,将已有的语言体系作为基础,帮助他们快速建立汉语语法体系[2].

  最后,在中国这个二语习得的大环境下,留学生能够在学习与生活中获得更多与本地学生和居民的互动的时间,进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总之,到中国进行汉语学习的留学生,学习动机明确、思维能力完善、整合能力优秀并且知识储备量大。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显然这部分留学生具备更多的学习优势。

  3.2来华留学生的二语习得认知过程

  要分析来华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过程,那就要以二语习得为突破点。不论是何种语言,其学习过程都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我们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习得母语,而比起来,二语习得的难度显然要高很多,因为它需要在短期的学习以及长期的运用中才能完成,而且,大多二语习得的目的性较强,其个体的心理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个体的行为目的性会对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影响。母语始终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基础,在进行二语习得时,这个基础不会动摇,即使能够达到用汉语思维的程度,但母语还是处于首要位置。在进行二语习得时,大量的目的语输入能够引起个体的有目的的注意,汉语的大量输入能够对来华留学生产生一定的视觉听觉冲击和大脑注意。在这个时候,任何外部的三年级小作文因素和内部的思想都会对注意产生影响。他们在分配、比较、重组转换这些输入信息时,只有充分理解以后才能了解和掌握这种第二语言,这就是语言的迁移过程。留学生在处理输入信息之后,大脑中会有新的连接语的形成,这就是中介语,在这个过程结束以后,输入信息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到了最后的二语表达阶段,最初的信息输入都经过了重新的加工组织,只要能满足交际需求和环境因素,这种输出才具有意义。但是不论是母语还是二语习得都是建立在个体的能动基础上,他们都具有自己的模式,不同的个体之间,其情况也各不相同,模式也就各有差异[3].

  语言的习得是超越和动态的,这需要时间的积淀,但二语的习得是一种短期强化习得,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认知发展水平的变化不断调整我们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加速这个过程。

  4、心理认知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以上对在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认知心理特性的探讨,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4.1教学的“度”.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对语言的讲解,能够不断刺激学生的神经,为学生大脑留下一些暂时的记忆,但这样的记忆只处于初级阶段,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重现刚知觉的东西。但若是不进行重复练习和复述很快就会淡忘掉。刺激度一定要到“度”,而加工度则不能过“度”.只有经过反复再现、激活和唤醒,使之在学生遗忘之前进行强化,那么才能牢牢保持这个语言项目。因此,要合理安排教和学、讲和练的时间,并不断地根据在华留学生的心理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善,不能一味的跟随教材进度;例如前期应多安排与之生活环境有关的练习,可以最大强度的保持强化。

  4.2教学设计中有关母语的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必要进行总体设计以及局部设计。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项目的识记和编码,同时也有利于保持和贮存。由于母语是已转化为长期记忆不可忘怀的,所以在识记过程中要意识到二语习得不是替代而是增加,不要只是努力避免母语的负迁移,而应努力运用其母语参与到语言加工中,要根据来华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过程为突破点。母语是二语习得的思想和心理媒介,总体中文教学设计以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的互长槊动为主,局部教学的结点可结合其母语特点来进行教学讲解,对比论证,以良好的正迁移效应编织学生的头脑中的这张巨大而复杂的识记网络,不同的课程就要往学生的记忆网络上增添几个结节。紧紧抓住由结节延伸出来的各条线这才是好的设计,使结节处于各条线的中心,才能使加工编码更加轻松。

  4.3教学的手段。在人的大脑的认知机制当中,存在着一个过滤器,这个过滤器有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够把听觉信息送往听觉通道,将视觉信息送往视觉通道。另外的一个作用就是能够在某一加工通道出现拥挤情况时自动把一些信息送到其他的感觉通道,比如说当听觉通道发生阻塞时,它会把一部分信息转送到视觉通道或者是别的通道。由于在华留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已然成熟,我门需要发掘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能够多通道同时进行储存和认知。只有做到了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知识接收的容量。

  5、结束语

  我们只有对己有经验和成果不断审视,只有对调查数据材料进行不断地整理分析,才能更好地做好对外教学研究工作,才能将认知心理学和对外汉语教学更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建立对外汉语的认知理论,这是广大对外汉语教育工作者的目标。认知心理学和对外汉语教学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充实之中,因此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必须随之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卞觉非.汉语、文化圈与对外汉语教学[A].中国文化与世界[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465-475.

  [2]毕继万、张占一提高跨文化意识是外语教师的重要任务[J].中国文化与世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3]陈汝东.简论以修辞为纲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

  [4]陈前瑞.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J].世界汉语教学,2002,.

  [5]程棠.对外汉语教学一目的、原则、方法[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

  [6]徐子亮.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认知心理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9.

  [7]吴潜龙.关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8][美]罗伯特.L.索尔索.《认知心理学》[M].黄希庭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