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枯骨筑城墙

时间:2025-01-13 20:20:1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金陵建在繁华之上,但这繁华下的土中埋着日军侵华大屠杀时残存的万人坑。南京是枯骨中长出的花。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里没有晴雨之分,只有万千乌云于头顶,越来越近。馆外伫了一排铜像,冰冷的金属幻化成惨绝人寰的画面,在石柱刻着的无声文字中哭泣。是谁曾经坐在尸体堆积的小山上,惊恐的哭泣?是谁衣衫褴褛,奔跑在夜幕的西河中。又是谁懵懂无知啪在于死的母亲的身上,嗷嗷待哺?没人知道雕像的原型到底是谁,不知道这些主人公现今的生死存亡。只从中体会到了历史的沉重。

  我放慢脚步,与那座警钟擦肩而过。所幸今日不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我不必再承受一份警钟长鸣的痛苦的悲哀。沿着扶梯走,光线愈发昏暗。左边的墙壁钉上,巨大的书柜。从地面至天花板。放满了档案。每个档案夹上写着人名。密密麻麻延伸完整个展示厅。尽头处的屏幕一面,播放插入心脏的哀歌。很淡很轻。像无数丝绸伸出来,把人扯入深渊。一面循环人名。这些人都是大屠杀中,不幸遇难的人,实则还有更多人遇难。可他们的名字早已烟消云散。毕竟大屠杀,用30万人的鲜血划下了一段血腥的历史。30万人太多了,多到无法细分。

  在往里挂着照片,有无彩色的,也有彩色的。那仅仅只是年代问题。

  实际区别在于,那些照片有的无光,意味着此人已逝。有光的代表,他们活过了大屠杀到现在。而放眼所见,有亮光的照片,寥寥无几。我极其认真地端详过他们的脸。然后有什么压的我喘不过气来。是不是等我十年后重来纪念馆,墙上就一点光亮都没有了。明明在照片相框中挂着笑的人,怎么一眨眼就湮灭了?有的人还没经历什么人间繁华,鲜血便溢出躯壳了。用他们的照片,来拼凑一个破碎的历史。像一面镜子打碎,再装好,你见过所有人的躯体变成灰色的碎片再消散吗?这就是我脑子里的画面。

  很多展厅都陈列历史文物,无声的证据更有力。你看泛黄的日军信件,清楚地记录罪行。他们口无遮拦。有从白骨中取出的弹药。同日军刺刀摆在一起。明晃晃的灯光下,绣迹斑斑。大约因为曾经将染过血液吧。千疮百孔的城墙矗立。身后是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黑白照也能鲜血淋漓。甚至有八瓶黄土搁在其中。玻璃内的土壤夹杂着分不清的尸骨。人血滋润的土,我应该这么称呼它。还有那些饱受凌辱存活的慰安妇们的采访片段。老奶奶们,大抵心如死灰了吧?是啊,有如此多证据,凭什么有人要抹去这段历史?整座纪念馆建在死亡同胞的血与泪上,灵魂上。没人有资格,一笔勾销万人的死。

  也许泪水大部分为了默哀,但也有感激。建了安全区的所有人,为南京而死的苏联飞行员。还有很多人尝试过从地狱般的南京里救出生命,后来他们也成了枯骨。但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在南京,不至于真的成为炼狱。于是我们感激,于是纪念馆挂上他们的肖像。

  走出纪念馆,我已是抑郁无比。但事情没结束,还有万人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万人坑,除非亲眼见证,只要是土,随便横截下去都有白骨。一层,又一层,我不知道真实数字多少。可我一闭眼就可以想象当年万人坑,活人同死尸一起埋葬。然后土堆已封,然后哭声和喊声,再也听不见了。

  我辈荣幸,幸于尚能见梧桐,长于南京,幸于不必遭此人间浩劫。我辈当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走一遭,当你真的能从纪念馆中体会哀痛,能想象《金陵十三钗》中的画面,历史才被记住了。

  我回头望那和平雕像,再望一眼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觉得终于摆脱了枷锁。

  我看到名为金陵的花摇曳,扎根累累枯骨。

雷雨怒淋着

看《红海行动》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