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常识:什么是植物病害

时间:2024-09-23 13:21:0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在自然界任何植物,无论是农作物、果树、蔬菜,还是茶树、林木、花卉,均各自对其周围环境有着一定的适应范围,并与其他生物种群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这样植物正常地生长发育和繁殖,我们称它为健康。但是植物在生长发育及其产品贮运过程中,常遭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或有害生物的为害,扰乱了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造成从生理机能到组织结构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和破坏,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劣,这种违背了人们栽培目的的现象,即为植物发生了病害。

  病害发生的原因称为病原。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同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所说的病原,是指那种在病害发生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主因素,而其他对病害发生发展仅仅起促进或延缓作用的因素,称为诱因或发病条件。

  植物病害的病原,通常可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两大类。

  生物性病原最主要的是真菌,其次是病毒、细菌、线虫、类菌原体、放线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这些病原生物多数为寄生性微生物,常笼统简称为病原物;其中真菌和细菌性病原又称为病菌,被病原物寄生的植物称为寄主植物,简称寄主。

  凡由生物病原引起的病害都叫侵染性病害,也叫传染性病害、寄生性病害,这类病害特点是:病原物浸染寄主后,能营寄生生活,在植株上生长繁殖,并具有传染性,可从病株上传染到健株上侵入寄生为害,在适宜条件下常能迅速发病和扩展蔓延。

  非生物性病原主要是一些不适宜的化学和物理环境因素,如营养失调,水分过多或过少,温度过高或过低,日照过强或不足,土壤通气性或酸碱度不适宜,空气中或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存在,农药或化肥施用不当等等。这类病原是非生物因素,其发病特点是不存在寄生物的侵染,无传染性,无扩散蔓延现象,田间分布比较普遍均匀。所以对它所引起的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

  植物感病以后,其形态上、组织和生理上表现出不正常状态称为病害的症状。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征两部分。

  病状

  得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叫病状。

  病状常见有下列类型:

  变色:植物有病组织细胞内的叶绿素被破坏或形成受到抑制,以及其他色素过多而出现的不正常颜色,统称为变色。常见的有叶片均匀发黄,叶变深绿色和浅绿色相间的花叶,或叶片成红色或紫红色等。

  腐烂:植物病部组织细胞破坏和分解以致软化而形成腐烂。植物的根、茎、花、果都可发生腐烂,幼嫩或多肉的组织更容易发生,如白菜软腐病、甘薯软腐病等。

  坏死与斑点:植物病部的组织和细胞或器官受到破坏而死亡,以至形成坏死与斑点。斑点根据形状、颜色和发病部位不同有不同叫法,如形状不同的圆形、椭圆形、多角形、棱形、轮纹形等。颜色不同,有褐斑、黑斑、灰斑、白斑等,芽和幼嫩叶发生枯焦等等,如蔬菜黑斑病。

  萎蔫:萎蔫是植物根或茎基的坏死,导致缺水使枝叶萎蔫的病状,如西红柿青枯病,棉花枯萎病等。

  畸形:植物受病原物刺激后,引起植物细胞组织生长过度或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而形成畸形,常见有徒长、矮缩、卷叶、缩叶、丛生、癌肿、虫瘿、菌瘿等。

  病征

  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所形成的特征。病征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霉状物:在植物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霉层。主要是由真菌的菌丝或各种孢子梗、孢子在病部构成的特征。常见有霜霉、赤霉、青霉、绿霉、灰霉、绵霉,例:油菜霜霉病、小麦赤霉病、柑桔青霉病等。

  粉状物:在植物病部产生各种颜色的粉状物,这是某些真菌一定量的孢子密集在一起所表现的特征。常见的有白色粉状物、黑色粉状物、锈状物。如:瓜类白色病、麦子黑穗病、麦类锈病等。

  粒状物:在植物病部产生各形状大小不一样的颗粒状物。大多为真菌的子实体或菌丝的变态的特征。如甜椒炭疽病病部小黑点、油菜菌核病部的菌核等。

  脓胶状物:植物细菌性病在病害部溢出乳白色或淡黄色的混浊脓状物,干燥后形成胶粒或胶膜,如水稻白叶枯病。

  从上面可看出,植物感病后往往要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可给我们诊断病害时作重要的依据。并且有许多病害就是按症状而命名的,如甘薯软腐病、蔬菜黑斑病。

昆虫的头部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