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大名捕》与武侠800字_800字读后感
“每个中国男人都有一个皇帝梦。”这是一位名家(好像是金庸大师,已有点儿记不清了)对武侠小说本质的简而易懂的阐释。这说法不得不称之为妙绝,至少我是这样认为。
去年暑假的时光是十分无聊的,亦如今年。可这两个暑假却都很有意义,说法并不冲突。记得那会儿,父亲将一本陈旧的《射雕英雄传》递至我手中。以便我打发作业及运动以外的时光,顺便增进一下文学修养。这实属一举两得之大好事,可我却刚看寥寥数字就搁置下了那本。那时我似还脱离不了电视中的国产动画片,对这父亲口中的“成年人的童话”毫无兴趣可言。
表盘的轮转带我走过了一年,也只能说是时候到了吧。不知何时,我确是迷上了武侠。
然不是查大侠(就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虽然那本《射雕》我也看完了),而让我真正“掉进沟里的”却是温瑞安温巨侠的《四大名捕》。
最早见到这个名字还是源于同名电影,由此知晓了如今中国武侠界的一号人物、扛旗者,温瑞安巨侠。(因金庸早宣布不再创作了,梁羽生逝世,古龙逝世……由此提出个人观点)这个电影也给了我很好的感受。
后来在班中同学的推荐下,我才捧起了《四大》原著。谁知,这一捧便没有放下过了。
至今仍对那个“害我上道儿”的同学“怀恨在心”。
这一期间,实际上我也接触了部分古龙及金庸的武侠作品。但在此,我只想就已完成阅读近10本数量的《四大名捕系列》,带给我的一些思考与感动说一说。
下面是我对四大名捕兄弟四人所做的简析:
无情:无情不似多情苦
保护环境手抄报内容字 乍一看“无情”这一名字,难免会心生寒意,总会有一种酷酷的形象呈现于面前。这四大名捕之首,断案有如神助,暗器中的“明器”之宗师,双腿残疾,命运坎坷,轻功却一流......这些都乃其显著特点,确能使读者将“励志”之词眼与其人紧紧地相关联在一起。然不光他的判断力、感知力及在武学修养及执行力方面都刻画得相当出色,温巨侠在他的感情方面则费了更大的功夫及笔墨。对其人物的勾勒,主要且看《少年四大名捕之少年无情》(虽然也未完)。无情与仇烈香的一段恋情温老写的是颇费些周折的,光凭那如诗一般美的句子就不难看出。但有时又得遵循一个丛书系列的架构(因为《四大名捕》最初几本是温老80年代~90年代完成的。而《少年四大名捕系列》是后面完成的)因此,有时便使情节衔接环节出现了些无可避免的瑕疵。甚至使我感到写法上便有些缩手缩脚了,这也是我个人对此提出的看法。当我们看完了《四大名捕》中,冷峻而寂寞的无情宗师,习惯了那个无情以后。再去“回望”(实际是顺承去看)那个懵懂的少年无情时,说不心疼是假。他和仇烈香之间的那种美好,使人怅然,往后却要这残疾而娇小的身躯面对那无可避免的离别,以及后面姬摇花的背叛......他那尚未坚实的肩膀是否能抗得过去?他那令人怜悯的眼神是否会充斥着一次次的失望?不禁引起我的遐想......那粉红色老太太的一句“我不伤你,你却伤我。”浸透了的是仇烈香淡淡的失望,最后他们两人的悲剧结尾虽未写到,但也不必多言了。至于他往后的无情,是什么所致?也许是伤心致使闭塞了心扉罢?无情不似多情苦,却是一直让读者替他揪着心了。
铁手:他,便是佛
在《少年无情》中,大石公曾说无情本就是佛。可我认为,无情是我们传统眼光中佛的特点在以后的文字里,并没有进行过什么叙述(其人特点也不大像)。而铁手却几乎具备其所有特点:普度众生,博爱世界,内力修为极高,有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情怀。他的完美程度已达到成佛的标准(虽然成佛本无标准)。我这样的说法并非没有凭据,就是“严九嫁”都称之为“完美男人”,这样的例子有太多了些,不胜枚举。
往往好人更难做人,对于他的大气磅礴,大开大合,自然是没的说。可有时他的为人处事,便又显得过于拘泥于套路,墨守成规,优柔寡断了些,反而与他至刚至阳的武功特点呈鲜明的对比。就《逆水寒》中,铁手被捕的情节,我看得便有些胸闷憋气,实不痛快。他时常是对敌人贴心倍至(对自己人更是没的说),但这充满人道主义的情怀,毕竟不会被敌人所接受。因为胜负还是要四年级下册数学补习决,仗还是要打,命还是要活,人还是不想被你抓捕啊!那必然会产生一个自己与自己的矛盾冲突:我该怎么办?
关于丛书系列衔接问题,少年铁手的“一以贯之神功”可谓所向披靡,而后来的中年铁手却没有对此进行过叙述(也确无法进行叙述)。使得我颇有了些铁手少年时很强,中年时反倒弱了的感觉(相对于江湖排名而言)。不过细究这也无益,只当作玩笑了,谁强谁弱毕竟还是要看作者怎么写,还是要依据情节而定。
可能是因为年少气盛,至今我对其一些行为还不甚理解,但人物还是极值得尊敬的。往往这种人,才终能修得大乘智慧。想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可能也才会一点一点,直到完全理解他的做法吧。
追命:得失之洒脱与智慧
最洒脱的是谁?凡是看过《四大》的,只怕都会毫不犹豫地道上“追命”。
一壶酒,一双脚,饮遍江湖,行遍天下。酒,乃消愁所依也;足,乃前行所藉也。结合其二,不正乃人生之豁达者也?
如果说“追命式”的人生是一篇文章,那必是一篇好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他看似邋遢浪荡,却心中有目标;他好像满不在乎,白小透确是他永远的情结……纵使心痛,纵教愁丝难断,请君饮一壶;虽然踌躇,即便歧路万千,请君行百步。为了世界的正义而去战斗,且跻身人人敬仰的天下名捕之列,就算放浪形骸,又算得了什么?
人生本苦短,何必不洒脱?
在他的人格塑造方面,很有些现代的享乐主义元素在里面,却使这个大叔形象显得着实生动可爱。追命是寂寞的,他早年获得这个称号是因帮人追债无不成功。他心中的信念之强大也是令人敬佩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人不能光有得到,而每一个上天赐予,或是其他外界因素致使人获得的东西,又应该分外珍斩将搴旗惜。追命就是这样,他的上肢功夫先天就练不成,这看似是“失”,但塞翁失马焉知福祸,他竟取长避短地将下盘功夫练到了天下第一。到这时,再看看他的先天劣势,那又算的了得失吗?这也许就成了一种智慧: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要因暂时的得失而过于激动,致使自己乱了阵脚,过早地肯定或否定自己,使自己兴奋或气恼消沉。
实在不如意时,无法排解,又为何不去一醉方销万古愁呢?
冷血:他只是个孩子
在“自在门”师兄弟四人中,年龄最小的,也是最晚入门的,即冷血。
他大义果敢,嫉恶如仇,剑法超绝,勇气十足,机敏智慧。缺失的是,经验。
于是乎,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的冷血,即在我脑中呈现。与其直呼其名,不如称其为一个孩子。温老笔下的冷血几乎具备了一个孩子的所有特点,除了忒高的武功。他敢打敢拼,却也有时因莽撞而误事,并在一次次错误中成长。他因年龄最小,备受诸葛的关注,因极高的天赋和资质,将诸葛授予的剑法修炼至炉火纯青,还能进行改良与创新,这不正像一个聪明的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吗?
在《斗将军》中,冷血不是第一个调查的人,却是第一个陷入困境的人。几度生死关头,险些将自己的生命断送于惊怖大将军手中。在这些情节中,凸显出是他的“天不怕地不怕”之年少轻狂,而他却没有先估量对手。他常常天真的认为,只要是对的,就一定会胜利。熟不知,好人未必有好报?在那危机四伏的乱世(包括治世,亦包括现在),又怎容毫不保留心计之人能够得以生存?即便是“‘君无戏言’舒无戏”也自有他保留的一面。由此,冷血的“天不怕地不怕”之精神则显得更为难能可贵。那正是他的可爱之处,也正是他备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他像一个孩子,写人的好段更体现在他对待女人的态度上。凌小刀、习玫红,分别是冷血人生中两个时期的意中人。可光是年龄增长了,他在《四大名捕》与《少年四大名捕》中,对待女人的态度却几乎从未变过,毫无两部书之衔接问题。都是那个“支支吾吾”,容易脸红,不知所措的可爱孩子。如果人生若只如初见有别样的美,那么一直让心灵“做一个孩子”,便也有它纯真的快乐所在吧。冷血就是这样小白狗,和大自然有着极深的感情,与之通性,坚守着一个孩子独有的快乐和品格。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部人物更加繁多,关系更加复杂的优秀武侠作品而言,想必读者们的看法和角度只会更多些。在我而言,本系列丛书中我最为欣赏的人物则是——“小寒神”萧剑僧(因改名,也为萧寒僧)。
他武艺高强,传承了义父诸葛正我的刀脉(冷血为剑),杀敌果决;他足智多谋,被派潜至惊怖大将军左右,探察多年,收获颇丰;他相貌俊朗,执行格杀任务时,只能带有面具才能显示其凶神恶煞;他敢作敢当,曾豪气满盈地参加谋刺宋徽宗……这种该狠时狠,该柔时柔的收放自如,确不是普通人能轻易做到的。这样一位极有希望的青年,最终却还是败在了一个“情”字上。
男儿生来血气方刚,踌躇满志,在人生即将达到顶峰时,败了。一败涂地,他甚至失去了生存的权力,使人犹为叹息,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他的死,可以说和他的心上人殷动儿有着直接关联。可明知是那样,又如何呢,又能怎么办呢?英雄闯荡争一世,终其半身为红颜。与其说小寒神是被殷动儿连累致死,不如说这也是一种别样凄美的殉情。
无情不似多情苦,深情不若无情累。武侠小说极为根本的三个字,莫过于“侠”,“情”,“缘”。我在这字里行间寻找着感动与智慧,以作为自己的明鉴。在前一阵时间,心里突然有了种想试试写武侠小说的翕动。可无奈于功底太浅,联想力不够丰富,才只能停下了这个“妄想”。由此观之,我这个武侠迷,还是得继续积累下去,向着更大的收获与目标迈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