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王中山几首重要作品中的演奏技巧、风格_音乐知识

时间:2025-01-13 07:10:3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谈王中山几首重要作品中的演奏技巧、风格

  一、王中山其人

  王中山,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河南南阳人。自幼习争,曾得到多个民间古筝家的悉心指导,有深厚的河南筝曲基础。幼时即以其音乐上的天赋,多次参加省内比赛并获不少奖项,曾获过河南省民间艺术表演二等奖。后考入南阳艺术学校,师从著名古筝演奏家赵曼琴先生,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了赵氏创立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之精髓。一九八六年以其全新的高难度技法演奏《打虎上山》轰动了中国首届古筝学术交流会,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注目。一九八八认识实习心得体会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李婉芬副教授,李氏严谨、细致的治学思想,使其筝艺进一步升华。一九八九年参加“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在青狼和鹿的故事年专业组决赛中获奖。一九九二年在北京举办“王中山古筝独奏音乐会” 。同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一九九五年国际华夏器乐展演年《国际中国民族器乐独奏大赛》王中山以其寄小读者读后感精湛的技艺获得了古筝项目的一等奖。

  王中山现执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并为多所艺术院校的客座教授,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二、王中山对古筝艺术的主要贡献

  我们大家可能都熟悉赵曼琴老师,他的《井冈山上太阳红》在很早以前我就弹过,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速度很快,右手的技巧很高,而且难度较大。弹下来虽然很容易,但是想非常的快,而且右手的音还要清晰,不是一流高手很难做到。我曾听赵曼琴老师的几位学生跟我谈过赵老师当年创立“快速指序技法体系”的想法及其过程。大概是这样的:说当年赵曼琴老师是河南省某演出团体的,在演出过程中,古筝是跟不上拉弦乐器的速度的,只有形式性的坐在那里,抓几个和弦而已,这里相信参加过民乐合奏的朋友都深有感触。因此就会有人对其冷嘲热讽,说你弹古筝弹的好,怎么连个快节奏快速度的旋律都跟不上?于是他日夜思考,开始向一些西洋乐器的演奏家们学习,譬如吉他中的轮指还有小提琴跳弓手法等,另外他还揣摩了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握手的姿势是最放松的最适合弹古筝:那就是在睡觉时我们手指呈半握的姿势,这样才可以达到极限速度。就这样赵曼琴开创了古筝演奏技法的新纪元——“快速指序技法体系”。而王中山正是在继承了赵氏的精髓上,开拓和发展了古筝艺术的新思路。

  要说王中山的主要贡献,那么势必要谈到他对演奏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在演奏技法上,王中山首先开拓性的左手带义甲,这是我们值得去关注学习的。我左手带义甲的年限也不长,只有大约三年时间。在此之前我已经看到国内有些人开始带了,一般是演奏左手技巧较复杂的曲子,但是并不是很多。而这两年随着古筝演奏的普及,左手带义甲大有替代原传统的右手带义甲左手留指甲之势。这是据1955年山东派古筝演奏大师赵玉斋创作筝曲《庆丰年》后左手发展变化的又一历史性突破。如果说他的突破在于左手戴上义甲,那还不如说是他把老师赵曼琴先生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运用到了左手上,这真是个惊人之举!!!这种技法在我下面所要论述的曲目中做更进一步的阐述。其次,王中山左右手轮指的技巧运用,也是我们专业学生应该探讨的另一个话题。这里我记得有一本杂志曾谈到王中山老师的生平,说他小时候曾学过琵琶,后来才学了古筝。由此可见,古筝的轮指技巧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我一开始听到在古筝某一根弦上的轮指,我就在想我们古筝中有摇指这门技巧来演奏长音,而琵琶中有轮指来演奏长音,我们又何必多此一举呢?后来我就发觉自己错了,王中山把琵琶中的轮指借鉴过来,是为了增添它独特的音色。确实我发觉在王中山改编的《彝族舞曲》中,采用了大量的轮指技巧,有连续性的,也有单一性的,较摇指来说要松弛的多。单一性的轮指听起来颗粒性较强,而且也很美;而长线条的连续性的轮指则有通体透亮,珠落玉盘的感觉。另外在王中山的作品《溟山》中左手快速指序经过后,便是左性格测评手在一根弦上轮,再弹几个音,造成一种节奏紧凑,律动感很强,有舞蹈性质的乐段。其实在轮指中还有一种弹轮的技巧,这里在王中山改编的《彝族舞曲》中的开头部分便有运用。再次,王中山值得人敬佩的地方就是他敢于想别人所没有想的,做别人所没有做过的事情,他竟然让我们这些古筝的新生代们跟随着他的脚步,左手去摇指,这是个多么伟大的创举呀!!!虽然说摇指对于我们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左手的摇指就好象是孕育在摇篮里的生命一样,那么的脆弱,那么的柔嫩。而王中山却像是一个妈妈,自己成熟了不说,还拉扯着我们甚至可以说在逼着我们长大,让我们左手的手臂变的和右手一样的有力,于是乎他在他的作品《云岭音画》中,采用了“双手摇指”的技术,这使得古筝中二声部长线条的旋律成为可能。完成了本来用一架筝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三、王中山的部分创作作品以及创作手法与特点

  我们知道王中山老师是著名的青年古筝演奏家,其实他也是一位出色的筝曲创作家。目前他创作了大量的古筝作品,有很多形式和种类:有独奏、双筝的伴奏、与大提琴合奏、钢琴伴奏和古筝四重奏与改编曲、自创曲等。据一个与王中山较熟悉的朋友告诉过我:王在很小的时候就在音乐上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天赋,并且在1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创作,并有作品诞生。王中山主要的作品已出版成书,我们所能见到的是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王中山古筝曲集》。这本书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写的序言,王老师自己写的后记,还有王老师自己对每首曲子的简单介绍——这个介绍真的非常简单:

  书的前半部分是线谱,后半部分是简谱——即:同样的曲目,有线谱,也有简谱。曲目如下:云岭音画、暗香、彝族舞曲、秋望、春到湘江、月儿高、溟山、霍拉舞曲、汉江韵、土耳其进行曲

  王中山在这10首作品当中体现了他独特的创作技巧和风格,每首作品可以看出来他耗费了大量的心思和工夫,而且作品所表现的技巧难度以及定调,音乐旋律,在国内也是较独特,有新意的。我们知道民乐正在革新与发展,在这里我想特别提下原我们南京艺术学院的王建民老师,他在很早以前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作品《幻想曲》,给古筝创作带来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譬如用固定调和五线谱记谱,另外在他的其它作品还采用了复调等手法,还有比较时髦的左手弹旋律,右手弹伴奏的技巧运用,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后来这些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其中徐晓林老师创作的作品就颇具特色。而王中山老师则不同于王建民和徐晓林老师这两人,因为这两人是以从事作曲为主的,而并非古筝演奏家。但是王中山老师却是以古筝演奏为专业,创作为辅,所以说王老师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佩的人,像他这样多产的古筝演奏家着实不多见。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我们专业学校所熟悉的也有一些人弹过的这三首作品:《彝族舞曲》、《云岭音画》、《溟山》。在创作手法和特点上我们可以归纳一下:

  调式的变化以及乐曲中途的转调

  在这三首作品中,除《彝族舞曲》采用了原古筝中最普通最多用的D调,《云岭音画》与《溟山》均采用了中国传统调式与西洋大小调的交替和转换。例在《云岭音画》中给了定弦,也就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固定音阶或者说是在古筝上所能排列出来的音构成一定的调式体系,全曲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晨曲”与第二部分“寨庆”均以G大调为主,但是大调三级音Si与同名小调三级音降Si交替,第一部分多分解和弦,而第二部分开始有少量的柱式音型,后面发展的较为复杂,显得灵活多变,而第三部分“恋歌”则开始变的悠缓而抒情,调式也从G大调转为g小调由欢乐地一下变到了慢速,虽说同主音大小调的变换在西洋作曲手法中屡见不鲜,但是对于古筝这种中庸平和,多用五声调式的乐器来说,确实需要把它借鉴过来,洋为中用。第三部分并非一成不变,到了另一页情绪变的稍激动,然后经过展开变的跳跃。第四部分回到G大调,延续着第三部分的动力,但是节奏变的更紧凑了。在《溟山》中,调式在b小调和B大调同主音大小调之间交替使用,整首乐曲以b小调为主,只在华彩乐段才转为B大调来表现那种空旷而又静谧的感觉,使人觉得情绪上有显著的对比。

  王氏独特技巧在乐曲中的运用

  这些技巧在王中山的主要贡献中已经说过,我不想再费口舌。但是有一点必须强调一下,就是想要了解王中山老师所发展创新的技巧,就必须了解他的作品,因为可以说在目前国内的作品当中,还没有人采用了他的技巧来进行筝曲创作,所以说王中山是独一无二的。

  传统作曲手法的“启、承、转、合”式

  我一直认为这是中国音乐作品的一大特色。有引子,有主旋律,有高潮,有尾声。的确,在中国的传统曲目当中,包括近现代的创作作品中,它占有绝对性压倒性的优势。我们可能很熟悉何占豪老师,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出来,他实习自我鉴定范文把中国最优秀的创作手法与具有中国特色的旋律带出国门,走向世界,而他也正是运用了这种手法,才能有如此的成功性。而王中山在这三首作品中,除一首《彝族舞曲》是移植于王惠然的同名琵琶曲非他原创,采用了此手法外,在他的那两部作品中虽然结构较大,时间较长,但是也很明显的看出来,采用了这样的创作手法。只是在一些部分发展的较多,甚至在乐曲中加上了传统乐曲中所没有的华彩乐段,使得乐曲更富有浪漫色彩,极具幻想性,我想这应该是现代民乐或者说是在将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我们所能接受的在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在吸收外国文化的情况下所形成的“新民乐”。这与单纯的以民乐旋律为主,而加上现代配器和电声乐队所谓的“新民乐”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前者有相当的文化底蕴,而后者只是在表演形式上使观众耳目一新。所以说我们应该在传统的作曲手法“启、承、转、合”式的基础上学习外来的音乐文化,理解掌握西洋的交响曲、奏鸣曲、前奏曲、赋格曲等。我们学习外国先进文化,不是为了崇洋媚外,像肖友梅那样全盘西化;也不是为了因循守旧,像古琴家王露一样极端复古。我们提倡向刘天华学习,主张“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髓,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方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至少我们现在学习古筝的学生们可以很欣慰,因为我们有了王中山老师,他正在走这条路,而且也在带领和指引着我们走上这条路。我们应该感谢他!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