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感悟心得分享

时间:2025-01-14 13:07:3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内容简介:名称:省培计划6时间:2014年11月4日下午地点:江苏师范大学云龙报告厅内容:《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

本文《培训感悟心得分享》由小学生作文大全整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名称:省培计划6

时间:2014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江苏师范大学云龙报告厅

内容:《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各组展示

教材: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五年级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课文通过作者记述自己童年时在园子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小事,表达出了她对童年自由、有趣生活的向往及对祖父的眷恋。作者的语言朴实无华、童真童趣,所选事情都是小至极小的事情,但是都是只有孩子才能做到的事情,让人一读就趣味十足。“教材就是一个例子”,它是一个载体,叶老的一句话道破了语文的秘籍,所以每一位上课教师都要用好这个例子。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任课教师不用过多的分析,把“例子”当成练笔的范文应该是很好的。

步进博士要求每组学员按照他的阶梯设计完成各组的设计,从学情评估到终点目标,中间是教学活动,最后是后续活动,是阶梯状的,让学生从低到高,从易到难,老师的设计也是层层推进的。经过各组的积极研讨,集大家智慧一体,备课坊的“产品”出炉了。

一组:

在“悟亲情”上使大家质疑。这篇课文悟的是亲情吗?有祖父对她的疼爱有加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悟亲情”当成一个学习活动来完成,我觉得有些定位不太准。

二组:

这一组落脚点是“体会童趣”,我觉得是不错的,但是体会只能一座桥,要经过这座桥使学生到达写作的彼岸。

三组:

这一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预学单”,通俗地说就是预习作业。“预学单”很好,能真正地让学生好好预习,自己解决一些能解决的问题,又发现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养成了他们爱思考的习惯,从而会学,会思。再一点,老师也能从问题当中设计教学,因为了解了学情,才能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学生不懂的、不会的、要掌握的。

当然,真正的把预学单用好,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清华附小就在用预学单。

但是,今天的预学单上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如:你能提出是个问题吗?一篇课文有哪么多的问题吗?哪些问题是语文问题吗?是语文应该承载的吗?还有,老师何时收预学单,况且我们都是大班教学,老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看完吗?再且,这是为展示做的准备。有多少这样类似的情况出现呀!我们的课堂真的是这样吗?天天喊“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称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引导者”、、、、、、

四组:

这一组的优点是从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一幅美丽的画”“一幕快乐的剧”“一首自由的诗”来设计文本的。但是这节课到底有几个点,这节课我要让学生学那个点,他们自己都没有明确的定位。

还有一节课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

这组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赏园子”,没有走进园子,观察园子,感受园子,怎能欣赏到园子呢?

五组:

这一组从“谈趣事”“品趣事”“写趣事”完成教学活动。他们把“点”落在了“事”上,也为下面的训练定了目标。他们品词析句后抓住动词的连用开始训练。我觉得他们舍得了,没有面面俱到,一课一得,一课一练就不简单了。定准了自己的目标。

六组:

这一组有语言的积累,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本体的语文在里面。

他们定的目标中有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练习写话,而活动中是欣赏园子、介绍园子等,这些活动能达到目标吗?

七组:

这一组从理解文意、品读语言、体趣悟情来完成设计的。我觉得这些还是在学课文,而不是学语文。他们说情到极致,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能情到极致吗?让学生怎么写?怎么读?怎么学?

八组:

读写结合是他们所提倡的。

他们想让学生在留白处练笔,如12段,她还能怎么“闹”?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有田园“闹”的经历吗?

他们定的目标是:读出乐趣,品出美和爱,而活动内容是入文、赏美、品趣、忆情,教学目标和活动内容想匹配吗?

九组:

从说文意、品快乐、学表达来完成教学的设计。她们也把目光聚焦在了“动作”的训练和“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从这些地方体会出她和它们的自由,她的快乐。但是这个组的亮点是他们的写作训练有扶手。

学生自己写趣事时,老师这样“帮忙”:

小时候,我很喜欢模仿。妈妈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妈妈洗碗,我就洗碗;妈妈拖地,我就——;妈妈——,我就——;妈妈——,我就——;——,——、、、、、、

最让我感到有趣的是、、、、、

这样有扶到放,从易到难,老师的引导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写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十组:

这一组老师的而设计跟前面说做的差不多。

通过这十组的展示,我发现了大家都关注了“写”的训练,有了这种意识,有了意识就会或多或少的有行动。这几天的教授讲座中也都提到如今的老师们应该有“教课文”转变为“教语文”,从“非本体”到“本体”,从“教过”到“学会”——吴忠豪教授语。

可是,这么多的写作点还是碎片化的,我们是否有个规划,有个计划训练。

今天的活动让我对文本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就是“线不理不直”“理不辨不明”。每一种设计都有他们的理念,他们的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这都是最正常的。什么时候都不可能完美,只能是在不断地完善,趋于完美。

还有很佩服各组的老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设计出自己组的方案,这是各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团结的力量。

每一个上台展示的老师更让我佩服。他们讲的头头是道,每个人都措辞有度,落落大方。

真的收获挺多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