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旅游杂谈

时间:2024-11-11 14:33:0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旅游杂谈

  已经写了几篇或多或少关于旅游的文字,无奈手痒又想写,看了以前的几篇,生怕重复,还好。

  前几天和老婆通电话,老婆说盼着我回家,对于我所说的旅游,老婆说等我回家了,她也随我一齐好好放松。听了老婆的答话,我很高兴,也有些感慨。工作只但是是安身立命的切实需要,家庭才是你的港湾,只但是这个港湾需要物质条件来搭建和维护。

  我总觉得,即使再爱岗敬业,工作有时候是一种羁绊,一种束缚。你始终无法放飞自我的心灵。有个成语叫“心如死水”,我觉得一潭碧水,只有活了才美丽,如果是一潭死水,即使春风吹来,泛起涟漪,也是毫无生气。

  就像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并非为了吃饭,工作虽是生活必需,但并非生活全部。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说:“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千年以来,读书万卷者实在不少,行路万里者可能不少,但行路万里的读书人实在不多,正如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的那样: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然二者亦不能兼。每见老书生矻矻纸堆中数十年,而一出书房门,便不知东西南北者比比皆是。然绍兴老幕,白发长随,走遍十八省,而问其山川之形势、道里之远近、风俗之厚薄、物产之生植,而茫然如梦者,亦比比皆是也。

  两者兼得的,我们所知不外乎徐霞客、李时珍、达尔文诸位。行路万里而又著述者也不多,马可波罗,埃德加·斯诺,英国作家毛姆都到中国来过,也都留下了著述,但各有特色,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便是如此。

  2011年和老婆去居庸关时,遇见一位癌症康复的大妈,我们虽然感叹她的坚毅,但旅游一事对体力和精力还是有些要求,如果气力有限而行程又紧,那必须不会有很好的感觉。

  我原以为泰山与普通的山并无区别,只但是是名气大、海拔高、资格老罢了。但当我和老婆在今年清明之前夜登泰山的时候,人满为患,而且很多人并非第一次登山。当你真正登顶的时候,你才能真的感觉到历代皇帝登泰山的艰辛,才能读懂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才会明白乾隆时山东东平籍进士刘公瓘初到江南时的那句“一山一水一圣人”答话的好处。才能亲眼见到幼时课文里读到的泰山挑山工,这些感受是任何传媒都无法传递给你的。

  马亓山就在莒南,并且声名在外。我原以为只但是是一个开发旅游的噱头罢了。但当我今年初与老婆小清、老爸和小姨一家一齐登上它时候,我真的感觉到,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它与生俱来的魅力,并非后人能够牵强附会的。我们只是没有留意,想当然罢了,我们就应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颗会感受美丽的眼睛。

  11年和老婆小清漫步走过南锣鼓巷的时候,途经文宇奶酪店的时候,那斗大的小店虽然近在咫尺,但已经被重重包围,我所见只但是牌匾罢了。早就明白这家店有名,但门前顾客蜂拥如此,实在没有想到。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估计也但是如此。

  今年3月和老婆去海南度蜜月的时候,到了天涯海角旅游区,我俩一路携手走到天涯刻石又原路回到,却听说海角在天涯之外的不远处,我们不禁有些遗憾。旅游虽不能完全按图索骥,但有时难免遗珠之憾。

  11年和老婆小清逛王府井时候,给她买了瓶老酸奶。还不错。我又想起小时候到北京时,向一个送酸奶的陌生大叔讨要一个酸奶的瓷瓶,他竟然给了我一瓶,但当时我对老酸奶毫无兴趣,只想着把瓶子带回家练毛笔字。之后瓷瓶陪了我几个月之后意外碎了,我还懊恼了许久。此刻想来,完全是一个买椟还珠的笑话。

  再之后,央视主持人赵普爆出了明胶老酸奶的事,想起那些“黑心烤鸭”一类的恶心事,挺倒胃口的。

  上个月和同事到博克拉,四个人坐一叶扁舟,“让我们荡起双桨”,泛舟费瓦湖。在这个临湖靠山的城市,湖水荡漾,雪山闪银。静坐舟中,看四围青山滴翠,倒影湖中,水波兴起,层层涟漪,心中颇为释然,真是一个让人放松的好环境。我又想起09年4月与老婆到湖北秭归的泗溪,我们与另一对情侣一齐划起竹排,青春年少,无限快乐,想起了那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实在是惬意。此刻三峡大坝建起,虽然高峡平湖,“千里江陵一日还”,但只适合赶路,不适合观光。想想还是一千多年前的诗人李白潇洒,“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但是清代梁章钜《浪迹丛谈》记载了这样的对话:客有语余曰“太白《早发白帝城》诗云两岸猿声啼不住,考《水经注》,瞿塘峡多猿,不生北岸,非惟一处,或有取之放著北山中,初不闻声,将同貉兽渡汶而不生矣,然则白诗误”余曰“此考据固精,然诗家则不应如此论也。

  我很赞同梁章钜的观点,这样做实在是大煞风景,简直是榆木脑袋。诗人的潇洒全无。

  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七十七说“按,杜牧之为池阳守,清明日出游,诗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盖泛言风景之词。犹之杨柳岸、芦荻洲耳。必指一村以实之,则活句反为滞相矣。”看来古人的观点是相通的。

  我以前收集了很多北京的旅游图片,修改过北京旅游的视频,我发现很多图片比我所见的实景要好看一些。之后见了一种《摄影旅游》的杂志,书中的图片之美自不待言。想起读过的《我们一齐牵手旅行》,这本书的作者之一就是专业摄影师,书中美人美景美不胜收。等我和老婆新婚去度蜜月,全程拍了近一千张照片,有一些还是不错的,毕竟多年来我一向在留意阅读摄影方面的闲书。

  摄影师的镜头告诉我们,并不是美景不美,而是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没有留意发现美。其实赏心悦目的地方不少,我们可能未曾谋面,可能熟视无睹、擦肩而过。所以很多时候,放松情绪可能不必长途跋涉去那些名胜古迹,也能够闹中取静,去那城郊乡野,只要喜欢的地方,让你愿意停留、漫步或多看两眼的地方,便是好去处。

  但是我们去居庸关长城的时候,城砖上路人写刻的文字跑进了我们的照片,很扎眼,这只能叫美中不足。这种缺憾并不是什么造化使然,而是那些人的杰作,实在不就应。

  看《又见一帘幽梦》的时候,看到女主角在那薰衣草丛中,用毛主席的诗词说,便是“她在丛中笑”。便想什么时候也去法国逛一逛,看一看那很宽的香榭丽舍大街,登上埃菲尔铁塔,也去那薰衣草之中闻闻花香。但是透过攻略明白,法国的这些大片薰衣草一般都在山间,并不是很容易到达。

  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去过丰台的世界公园,但忘记了是哪一年与谁同去的。就是把世界各国的著名景点按比例缩微的公园。类似的经典不少,还有北京的中华民族园,深圳的世界之窗等等。我不太喜欢这种实事求是复制的景点。如果说是为了开蒙倒还好说,这种景点只有望梅止渴的作用罢了。一个景点是与它所在的空间不可分割的,任何一个景点都有它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底色。此刻国内不少地方弄了不少山寨天安门、山寨白宫。我觉得有点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意思,让人哭笑不得。同样,一个景点的传媒形象与你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总是千差万别的。就像全聚德的烤鸭离不开荷叶饼,也离不开六必居的甜面酱一样,真空包装的味道总是差十万八千里。

  我觉得旅游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其然看一看就明白了,知其所以然并不容易。比如读碑文题词就要懂一点繁体字,见了“虫二”,就要想到风月无边。这方面,能够借助景点的铭牌文字或是介绍来了解,另一方面主要靠平时积累。知其所以然的旅游感受和知其然的浅尝辄止是不一样的。

我家的PD故事——登泰山篇我请老婆去旅游旅游实习报告海南旅游感想三口之家旅游如何选择装备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