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文章:写给生活的情书
写给生活的情书
不同的歌,相同气息的词,合起来,就是一首诗,一首情诗,一首赵雷写给生活的情诗。不像摇滚或多或少带着些戾气,民谣,总是淡淡地唱。十分真挚,十分坦诚,无论感情,无论生活。
“我爱那片露底的海和你轻悠的笑”,“五颜六色的花丛,没有一个特喜欢的颜色,我爱天上的云朵但我手脏不能将它触碰”。这种爱,对于完美,对于生活,有些距离感的欣赏,是这个时代缺少的淡泊与隐忍的追索。
“南方姑娘,南方姑娘……”,就那么抱着吉他,闭着眼睛,轻轻地唱,“南方姑娘,我们都在忍受着漫长,南方姑娘,是不是高楼遮住了你的期望……日子过得就像那些不眠的晚上,嚼着口香糖对墙漫谈着理想……”
不苛求什么只是理解,他歌唱着这失落的美,美的极致,影子已不见,便是一种空旷。这种情绪很淡,像一个世外的人,目光越过姑娘,看到遮住年轻期望的高楼,看到现世人们共同的无奈,也看到那安慰着时光的完美。
真的总是被这种温柔感动,“让我偷偷看你,在你回眸的微风里……”,你能够想象那是怎样一种清澈的眼神,以深情对待这个世界,他眼里的姑娘有平静悠扬的笑。
雷子说:“有些人能够唱歌,有些人务必唱歌,而他就是务必唱歌的人。”他也确实用歌在生活,歌,也就成了他的生活,静静地唱,他的反思与成长,回忆与期望。静静地唱,做生活的歌者,光这一点,就是许多我们现代人无法企及的坚持。见素抱朴,不忘初心。
雷子在歌中生活,在歌中寻找,最终回归自己,每一首歌都是他写给生活的情诗。
《少年锦时》、《我们的时光》唱着他怀念的时光,燃烧着青春的余热,无忧的时光。
《再也不会去丽江》,却是雷子真的心疼那片土地“一路昂头的青春,数不尽夜的星辰,雨季清刷着石路,浇不灭的火塘旁”,所以他唱“别问我丽江在何处,是谁在践踏着那颗安静的心脏,别说你留恋这看似温柔的地方,别给性穿上感情的衣裳。”
“睡不着的后海边,月亮还在抽着烟”这是雷子的《鼓楼》,一个拥挤的地方,他是个沉默不语的靠着车窗想你的乘客,而时间是青春的电车。
写给生活的情诗,赵雷用民谣生活,用民谣歌唱。十七岁,背把吉他,在地下通道唱歌,只身穿行西藏,云南,抛开一切为理想执着,他把《不开的唇》送给他的理想,没有说太多,像天空一样沉默。像浮游一样活着,尽管迷惑,尽管“命运给了一块糖,又给了一个巴掌”尽管“命运说我让你往东你敢朝南走就是与我抗衡”。
雷子依然“倔强的反抗者命运,依然相信花儿会再次盛开”。民谣一把吉他的潇洒,雪地里赤身裸体的疯狂,雷子活成真实的他自己,我们听他歌有青春的热血,是因为,大多数的我们都只活成了大多数人的样貌,工作、金钱、房子、车子,在这个标榜规则的社会,打磨棱角,裁剪肢体,努力把自己安进一个已成体系的模具,用统一的价值标准三六九等德划分一切事物,周而复始,每件事物都被固化成一种认识,从而再按这种认知生活,一次次加固,直至腐朽。
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的样貌。向这个社会追要个人的价值,大多数的我们还没找到自己,而他,“那个有理想的青年是多么简单和自由”。他在唱“歌是生活歌是纯真,歌中有春歌是精神,歌唱你歌唱她,歌唱那些小草和野花。”于他而言,歌唱就是本能的感受生活,简简单单,一片赤诚,这就是民谣的态度。
写给生活的情诗,生活不就是当下的时时刻刻,身边的事事物物吗,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一切,我们多少人能真的去感受,去理解,以及释怀。
我们学习,把它当作任务;我们工作,以此为谋生手段;身边的人爱我们,我们视其为理所当然;身旁的花开了,我们无感的走过;理想太远了,我们停下了脚步。
这样的我们,到底麻木了多久,勉强地活着,还提什么歌唱,还追问什么“理想,今年你几岁?”
而他,赵雷,给没有好处的生活赋予好处,以歌的名义。《妈妈》《窑上路》唱着他牵挂的人和放不下的情,“妈妈,亲爱的妈妈,我多想分给你一下午的力量,我多想给你一颗简单的心脏”“我相信天上或地下有个永不分离的家”这种情太浓,词里的爱与无奈有着苍凉的宿命感,下笔时该有多沉重,歌唱时又是否能释怀。
这就是赵雷,用歌在活,用歌在应对自我,真实到让听歌的人也被深深击中。《未给姐姐递出的信》中“姐姐,如果感到疲倦的时候去海边静一静”尤其让人鼻酸,不是词多美,是情很真。
他唱着《无法长大》《凭什么说爱你》看似无奈又怯弱,那是真实有缺憾的人性,也是矛盾又无比坦诚的生活,而我们,已失去那不加粉饰的真诚。这真诚,就是赵雷,就是赵雷的民谣。
真正开始明白赵雷,不是他的歌,而是在《课堂内外》之类高中校园常见的期刊里看到的《画》的那阙词,真的被惊艳到了,进一步了解发现之前听的很多民谣也是他的。
“我没有擦去争执的橡皮,只有一只画着孤独的笔,那夜空的月也不再亮,只有一个忧郁的孩子在唱,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真的太诗性了。
周云鹏民谣里的诗性有其哲思的意味,张玮玮民谣的诗性是朦胧的温柔,赵雷的诗性,就是纯粹的真诚,他唱他自己,一个通通透透的人,他唱他的生活,也就是人类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
那时还看大冰,在枯燥的高中生活中,看到了生活的一万种可能,以及幸福的一万种姿态,尤其看到大冰在书里写赵雷,简直兴奋到极点,我们都是同族中人。当时的我心里怀着一颗流浪的渴望,却不明白赵雷正在是十个轮子的巡演,在十五座城市进行livehouse的原生态弹唱。十六岁时的我如此匮乏,连想象力都是,还没成长成此刻十九岁只身坐14个小时的火车翘掉一些课去北京看他演唱会的我。
就只是在耳机里一遍遍循环他的歌,在《赵小雷》,《不开的唇》,《背影》里感知那个那倔强,沉默又洒脱的通透少年,那时的赵雷,“只是一个穷小子,生活简单的就像一块石子”冰箱里还不是总有吃的东西,在他八个平米的《小屋》里,他却觉得宽恕,并爱着“那轮血红残阳和牲畜的叫”。而那时的我,如赵雷歌中“忧郁的白衬衫”和《不开的唇》,亦是沉默的人,却不像他因音乐和理想有着内心深处的满足感。
也是因为赵雷,和一个男生走到了一齐,他爱着《南方姑娘》,我却喜欢北方人的直爽,高考前的那段时间,我还是在《八十年代的歌》里的那种“我明白我的故事太多,我明白我只停留片刻”的缺憾和寂寥,而他是喜欢《窑上路》的那种深刻的崇高,就应是我成长的太慢,需要太多的时间去摆脱生命里的晦暗,高考后我们就是两条路上的人了。
耳机里,赵雷轻轻唱着“爱人,你在哪里……爱人,不用惦记……”并真诚的期望“你必须要像晨曦一样活,不必在意我的哀与乐”。很多时候,极度的渴望,便成了攻占,而尊重与祝福,也许才是我们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就像《玛丽》《朵》里的那种祝福,就像《阿刁》里的那种真诚的理解与尊重,那唱的不仅仅是阿刁,更是至真至纯,崇高的自由。
说了那么多,像是个民谣的偏执狂,你大能够反驳我,他的歌太直白简单,甚至也能够提他17年辽宁站巡演的差强人意的表现,但要是只盯着残缺与人性的弱点,我就不配听赵雷的歌。
民谣,是一种态度。没有震耳的电子乐让你跟着摇摆,不会用嘻哈式的戏虐调侃博你一笑,也没有流行音乐式的煽情或者交响乐的繁复曲调让你心潮澎湃,只是淡淡地唱,简单的和弦,散淡的曲调。你若听得懂,这世界就通透。
这是你的情书经典情书语句表白的情书妈妈写给进入高中女儿的信拒绝冷漠,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