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高分,还是低分?
高分,还是低分?
偶然间读到一篇学生作文,这是一个即将来我校就读的初一孩子的作品,大约是孩子六年级所写吧。孩子在自评中写到“这是一篇自己写得很爽却得了有史以来最低分的作文”,由此吸引了我。
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写作能力不错的孩子,而且深得老师赏识,“有史以来最低”的说法虽不能得知具体分数,但可以推测以前分数应该一直很高,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结论;“写得很爽”也验证了这一点,喜欢码字的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时刻,灵感一来,文思泉涌,下笔飞快,欲罢不能,一个小小的作者能够产生这样的情感体验,必然是“我手写我心”,与绞尽脑汁、硬着头皮、“为赋新辞强说愁”的层次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我最感兴趣的就来了:小作者眼里酣畅淋漓的一篇文章却被老师打了低分,原因何在?好奇心驱使我仔细品味孩子的文章,《老师不在的时候》,极富个性的思想和文字都深深打动了我。作者采取非常简单的表现手法,着力描摹自己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神游”过程,一个孩子的期待、幻想、压力、犹豫等情绪跃然纸上,这是“老师不在的时候”片刻的解脱与自由,异常真实。我不仅联想起自己很多时候也会突然“走神”,进入一个完全自我的、不为人知的境地,那是真正自由的、没有约束的“爽”,居然与一个素未谋面的孩子产生了共鸣。对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而言,没有想当然地去写老师离开后的“高度自律”或“彻底解放”,而是以一直类似于意识流的方式去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写作思路实属难得。小作者有非常强的文字驾驭能力,譬如简洁的开篇,“与一个个数字签下契约”,“美滋滋地舔舔嘴巴”,“手中的笔见自己未得重用,也‘咚’地一下趴在桌上,罢工了”,等等,鲜活生动,很有感染力。再加上隐含于篇章架构中属舒急有度的节奏感,都使这篇文章成为不落俗套的一篇好文。
那么,我们的语文老师为什么会给了低分呢?不了解实际情况,可能只能妄加揣测。
或许是老师认为文章立意不够深刻。没有高大上的主题,没有催人奋进的正能量,这怎么可以?这让我想起“杨朔式散文”的基本范式:写人写事,最终写到人生道理。这种套路深深束缚着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近年来高考作文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新八股”的趋势,即为佐证。其实,老师可能没有从文字的缝隙间看到小作者的积极、上进,看到若隐若现的思想的火花。这比直白的表达更深刻,更真实,更有滋有味。感性的句子
或许是老师认为文章谋篇布局比较凌乱。不走寻常路,这种想到哪写到哪的做法怎么得了?这让我想起十多年前开始的“新概念”作文,韩寒一代人开创了写作的多种模式,尤其是文章的结构,屡有创新,后人争相模仿。但别人“嚼过的馍”终究是让人恶心的。内容决定形式,也从某种角度说明了内容永远重于形式。小作者看似下笔随意,实则收放自如,且写作结构不落俗套,恰为可贵。
或许是老师认为孩子的价值观有问题。作为一个优秀生,理应是同伴们的榜样,岂能在老师离开之后胡思乱想,乃至于作业本上“一片空白”?这样的作文给了高分,有纵容之嫌。对不起,为了“挽救”,给你低分“没商量”……
以上纯属“猜测”,我倒是坚信,老师是善意的:这样的作文危险啊!如果在考场出现,弄不好会吃亏的!不无道理,不是曾经有过“大逆转”的剧情吗?某篇高考作文被评卷教师打了很低的分数,结果阅卷组产生争议,最后认定是罕见的佳作,评为满分。由低分到满分,那篇作文是幸运的,但可以想见,更多的带有创新性的作文也许因为“离经叛道”而被打入了地狱。因此,我们的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希望孩子们一定要写“保险文”。或许我们这位老师并非不知道这篇作文中闪烁着的创新的“光泽”,但出于“安全”考虑,也不得不下了狠手,以期待小作者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努力奋斗
但愿这个孩子内心里存在的那粒创新的种子依旧在生长,不会因一个低分而枯萎!但愿有更多的老师能给孩子们的尝试以支持和鼓励!从小处说,这是孩子们的幸事,往大处说,这是教育的幸事,是民族的幸事!
风吹过的下雨天做小女人?还是女汉子?如果爱留不住的时光你是我最美丽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