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亲近大自然作文
亲近大自然
我把快乐寄托在萌发出青绿嫩芽的枝头,让它代我向大自然问好,我把喜悦寄托在那一队队遨游于广阔蓝天之上的飞鸽,令它替我向大自然诉说。大自然的迷离勾起了我对它的向往,使我亲近它——美丽的大自然。
春天,万物复苏。一株株青翠嫩绿的绿芽左扭扭,右扭扭,忽地使了劲,从芳香淡雅的土层冒出来,懵懂的注视着这个世界,还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束缚着冰溪的浮冰化开了,溪流从新获得了自由,唱着清脆的歌,哼着快活的曲;掩埋着枯草的冰雪消融了,小草抖着枯黄的身躯,把残留的冰雪抖没了。“一场春雨一场暖”,淅淅沥沥的春雨似牛毛,如花针,轻轻冲洗着充满生机的时间万物,它把枯黄的草染成了青绿色,把枯萎的树刷得更有生机,把墨色欲流的雪松洗得更青翠……春天跳着婀娜的舞步,向大自然舞去。
夏天,绿植泛密,乌云密布,伴随着给大地巨大冲击的滂沱大雨,夏天以雨水间的缝隙中冒出来了。豆粒大的雨珠在荷叶上唱着歌,在绿树上跳着舞,在湖面上演奏着一曲激昂亢奋的交响乐,天地间蒙着一层薄薄的轻纱,盖着一罩灰蒙蒙的大衣。“啪嗒,啪嗒,”是谁给灰沉的天气添上了彩色的一笔?原来是嬉戏的小朋友在坑洼中戏水。他们带着雨具,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中。
秋天,是一位颇有才能的画家。她舞动着七彩的画笔,把枫树涂成了火红色,把水稻染成了金黄色;山上的松显得更加苍翠,平静的湖显得更加悲凉……“哗哗哗——”是枫叶的啜泣,火红的树叶不舍地与母亲离别;“沙沙沙——”是果树的笑声,因为它们知道,自己辛苦结出的果实已经为人民所奉献。
冬天,雪雾迷蒙。羽毛一样的大学覆盖了田野,棉花一样的大雪压断了枝头,白云一般的大雪笼罩着房屋。鹅毛般的大雪从天穹飘飘洒洒地斜织着,如同冬的巧手为大地织上了一层苍白的外套。在这白雪皑皑的冰雪之下,饱含着勃勃的生机。在这寒气刺骨的凛冽的寒风中,又孕育着生命的蓝图,又孕育着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让我们亲近大自然吧。亲近它花的芬芳,亲近它雨的磅礴,亲近它收获的喜悦,亲近它雪中蕴含的勃勃生机……
【写作指导:在写作中如何展开联想】
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贫乏,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种现象,有人往往归结为词汇缺乏,遣词造句能力不足。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同学不会在现有生活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的缘故。把联想运用到写作中,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表达生动、形象。学生在作文中,怎样展开联想呢?我们可按照下列三种思路去培养和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
一是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有相近或相关关系的其他事物的联想。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人间独酌,起舞弄清影写起,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由相近、相关的事物而引起的联想。
二是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是指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性质或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的事物的联想。如郭沫若《天伤的街市》,抓住街灯和明月的相似之处,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明星写到街灯,通过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寄托了作者反抗传统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茅盾的《白杨礼赞》,抓住白杨树干、枝、叶、皮及顽强生命力这一点,采用象征手法,由此及彼,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和白杨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北方农民。再如,由波浪想到柔软的丝绸,由大花猫想到老虎,由天上的白云想到地上的棉花等,这些都是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展开联想的。
三是朝着“相对”“相反”的方向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起与它在性质或特点上有相对或相反事物的联想。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较好运用了相对与相反联想的手法,设置了豆萁煮豆这一特写镜头,凸现了兄弟相残的主旨,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又如许地山的《落花生》:“花生的好处……很多它的果实深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在这里,作者由埋到地下的花生联想到同它相对的事物——挂在枝头上的桃子、石榴、苹果。这些都是由相对或相反的事物,通过对比而产生的联想。
总之,联想是在所见所闻的基础上展开的。如果观察不全面、不细致,联想就难以展开;如果见闻写得不具体、不切实,联想就会失去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逐步积累生活经验,不断汲取知识养料,养成勤于思考、善于联想的好习惯。这样,我们就能在写作文时,一边写,一边想,积极开动大脑,写出联想的内容,好文章自然会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