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素材:媒介暴力内容怎样影响了流动儿童

时间:2024-11-10 14:28:2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面对铺天盖地的媒介信息,流动儿童呈现何种行为特征,如何对他们进行干预、引导?流动儿童是近些年城市新增的群体,对他们的教育需要有针对性。

流动儿童所处的年龄区间,是个体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关键的内外行动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儿童在生理、认知和情感发展中的变化特点,将决定其社会性发展的特征。

在当下的传播语境下,媒介模糊了代际边界,成为儿童重要的榜样来源。流动儿童通过媒介攫取信息,构筑自身的认知组合,形成新的行为路径。这种由媒介涵化(涵化即媒介对人们的理念、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而来的认知及行为有何特征?它与流动儿童的生存环境、认知心理特征有何关联?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的放矢,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干预引导。在此,本文选择从媒介暴力内容的接受切入,引入相关变量,来考察流动儿童的媒介涵化特征及其干预路径。

首先,从年龄来看,流动儿童对于媒介暴力内容的理性判断并未随着年龄持续增进,而是呈现出了先升后降的特征。

从儿童发展学的角度来看,流动儿童正处在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岁)向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1—15岁)的变迁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逐渐提升。如研究显示,在7—12岁的年龄区间中,流动儿童对于电视暴力内容的关注及模仿程度逐渐下降,这与儿童发展学中提及的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向形式运算思维阶段的转移较为同步。

但值得注意的是,到了初中阶段,流动儿童对于电视暴力内容的关注及模仿程度没有继续下降,而是呈现回升状态。这一时期,刚获得逻辑思维技能的青少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期望世界符合逻辑。他们会逐渐表现出更多的自我中心意识,更易成为批判者和要求革新者。当现实与纯粹的逻辑思考之间呈现不吻合,甚至断裂的时候,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更易受到负面情绪、负面信息的洗染。尤其是身处初二、初三年级的流动儿童,升学、留城市还是回老家等问题袭来,导致他们压力倍增。此时歧视知觉、自我统一性等问题,可能导致他们进一步感知自己所处的弱势地位,对城市评价陡然降低,对媒介等传播渠道所传达负面情绪、负面信息的免疫力亦显著降低。

其次,从性别来看,流动儿童女生对于暴力信息自我免疫力高于男生。

这一点可以从不同性别图式的角度来理解。心理学家贝姆在研究中界定了两种不同的性别图式:第一种包括两个性别的普遍信息,第二种包括适合特定性别的行为的详细信息。这两种图式发挥两种功能,一是儿童评价信息对自己的性别是否合适,在此水平需要建立男性和女性双方的图式而非单一性别的图式;二是第二水平发生在当一个环境刺激被判断为对自己合适时,儿童会进行进一步探索。基于不同性别角色与性别期待,男生与女生对于媒介暴力信息的认知和对待差异明显。

再其次,从受教育环境来看,“异质”教育情境中的流动儿童对于媒介暴力的免疫力较高。

儿童的受教育情境与流动儿童对于电视暴力的收看和模仿倾向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异质”教育情境中(就读于一般的城市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对于电视暴力的自我防御度相对较高。处于“异质”教育情境的流动儿童,对纸质媒体的认可度与阅读率普遍高于处于“同质”教育情境(就读于民办流动儿童学校或流动儿童集中的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而当人们进行阅读时,脑中发出的是贝塔波,思考的方式是警觉和有意识的分析状态,带有更为理性的判断。因此,经常接触报刊等纸质媒体的流动儿童对于煽情、感性的电视及网游暴力信息免疫力相对较高。

最后,从家庭干预来看,“双亲—儿童”共同观看模式下的流动儿童电视暴力免疫力较强。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于儿童采取的不同收视管理模式与儿童的电视暴力接受情况之间呈现不同的联系。严厉的限制性模式对于流动儿童而言,作用仅在于家长在场时的收视行为限制,但这种限制并不能对流动儿童的健康收视进行有效引导。虽然家长采取了限制性管理模式,但儿童并未因为家长对其电视收视行为的限制,而对电视暴力等内容产生免疫。部分流动儿童对于家长的收视限制显示出叛逆的态度,往往在家长不在场的情境下偷看、偷玩。高压的收视环境下,孩子更易受到煽情、暴力内容的影响。与限制性管理模式相比,“双亲—儿童”共同观看模式在儿童的收视指导中能起到一定作用。家长在儿童收视过程中的伴随状态,有助于提高流动儿童对电视暴力内容的免疫力。

综上,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普及,大众媒介已经成为儿童文化认知发展的重要场域。作为城市中的“陌生人”,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生活、就学状态较为特殊,因此媒介对于他们而言,涵化角色更为突出。媒介经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实际经验成为他们的行为依据。从家庭环境来看,“双亲—儿童”共同观看模式最有利于提高流动儿童对电视暴力的免疫力;从教育情境来看,“异质”教育情境中的流动儿童在对电视暴力内容的选择、判断上更趋理性;从个体因素来看,年龄因素和性别图式对于流动儿童的电视暴力接触情况有显著影响。家庭中的收视伴随模式以及学校教学环境中的媒体素养指导,可能帮助他们更理性地接触媒体,进而将内在的亲社会动机上升为实际行动模式的固化。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新移民的互联网社会支持”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0年03月26日第7版

(互联网分享精神,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