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分享:从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看习作教学

时间:2024-12-27 07:01:3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习作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习作教学必须遵循哪些规律?习作教学中总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让我们茫然不知所措。翻阅古今书籍,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对习作根源的探寻之旅,引领了习作教学的方法之道,温暖了习作教学的规律之路。

一、写作的根源:发表的欲望“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依理说,心中有所积蓄,自然要说话;感到说话不足以行远传久,自然要作文。”叶圣陶先生揭示了写作的真正动力源——发表的欲望,也就是言说的欲望。按照先生的阐述,我们可以探寻学生习作的路径:当主体胸中有所积蓄时,才有言说的可能、言说的欲望;有了言说的欲望,才能尽情言说,才能说得好;感到言说不足以行远传久,而又需要行远传久时,才能主动自觉地去作文。这样看来,由“发表”到“作文”,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更是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我们必须遵循这样的过程和规律:必须让主体自主体验“积蓄——发表——作文”的过程,习作教学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言说的必然、表达的快乐和习作的幸福。

叶圣陶先生的思想和《语文课程标准》有异曲同工之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由此可见,主体的言说欲、自我表达是写作的根本,是写作的需要,更是成功写作的保证,这是写作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是,我们在教学中恰恰漠视了学生的积蓄和言说欲,忽视了个体,忽略了过程,常常以一个题目、多项要求逼迫学生写作,而且要写好。我们从不过问学生对此是否有所积蓄,有没有表达和交流的愿望,造成主体的“被积蓄”“被发表”和“被习作”,这样的习作当然苦不堪言,哪有“不吐不快”的愿望和习作的乐趣呢?又怎能成功地习作呢?追根溯源,我们的孩子害怕习作原来是我们的思想不力、目标不明、方法不对呀!这样说来,学生的“言说欲”是我们教学成功与否的

关键,也是习作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言说欲呢?循着言说的路径,我们必须深入地调查和思考:学生对习作内容是否有相关的积蓄储备或相似经验?有多少呢?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触动学生的言说欲,让学生不吐不快、畅所欲言呢?怎样才能以个体带动全体,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主动言说、喜欢倾吐、乐于表达呢?在充分地表达交流之后,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入书面言说的境界,这样的过程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主体没有言说的勉强、表达的困扰和写作的痛苦,在自主表达中无拘无束,一吐为快,舒展生命,那是何等的快乐啊!那么,学生习作还需要我们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吗?“‘发表的欲望’是本,‘技能’是末。”叶圣陶先生这样说。也就是说,只要学生具备了“发表的欲望”,那么技术上的事则是次要的。而我们呢?我们平时更多地、片面地追求习作技能的指导,似乎是指导越细、要求越严、方法越多、讲解越繁,学生才越能写好似的。而事实上恰恰相反,我们教师越是主动,学生就越陷入被动。这就是学生在习作时越来越为难、越来越写不好的原因。我们过多、过细的指导和要求反而是画蛇添足,或者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这样的教学怎么了?我们忽视了主体“发表的欲望”这个习作的根本动力,一味地研求习作的技能,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结果就会穷途末路。

二、写作的目的:养成好习惯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习惯,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那么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似乎就是为了完成规定的习作任务罢了。我们短浅的目光只能看到当下,而叶圣陶先生看到的是学生的未来、学生的终生,我们哪有先生这样的远见卓识呢?是哪些习惯呢?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国文科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养成学生的两种习惯:(一)有所积蓄,须尽量用文字发表;(二)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工夫。而“技术上用工夫”是指“对于一字一句的得当与否,一语一句的顺适与否,前后组织的是否严密,材料取舍的是否合宜,自然该按照至当不易的标准,一一求能解答。”而“从有所积蓄到打算发表,从打算发表到研求技术,都不妨待学生自己去理会好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这些,我们做到了吗?我们没做到。我们能做到吗?我们不能做到。所以,我们的习作教学始终是低效有时甚至是无效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呢?首先是我们都热衷于阅读教学,冷落了习作教学。我们总是认为习作教学是副业,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岂不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也就是说,阅读是为了写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实践活动,我们怎可偏废呢?平时,当学生有所积蓄时,我们并没有让他们去“发表”、去言说,也没有让他们用文字发表,更没有“尽力在技术上用工夫”。我们只关心教材规定的习作任务,也不管教材上的习作内容是否是学生愿意接受的,是否是学生所愿意“发表”的。习作后,我们逐字逐句地精批细改,疲惫不堪却收效甚微。我们忘记了习作的主体是学生,违背了“技术上的工夫”要让学生自己去理会。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反复的修改研习中对字、词、句、篇一一求能解答,才能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能练就写作的本领。我们老师的越俎代庖,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怎能有习惯、有能力、有兴趣呢?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改造思想、改变方式、改换视角,真正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积蓄、关注学生的言说、关注学生技术上的工夫,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会,在锲而不舍地反复研习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才是真正的使学生受益终生的教育。叶圣陶先生的高瞻远瞩怎能不令人景仰和敬佩呢?三、教师的作用:引导和启迪叶圣陶先生曾经用一句话点明教师的主导作用:“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所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原来,教师“引导”和“启迪”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奋其力”和“自致其知”,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十年,我们的教学仍然停留在“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的层面,不能不令人惭愧。即使在今天,先生依然一语中的,直指我们教学的弊端,实在精妙。先生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进一步阐述:“譬如走路,教师指点一下,或者在前边走,路还是要学生自己走。引导之后,学生能自己理解,自己练习,老师又何必多事口说?要在学生走不通的时候,才给他们扼要点明。老师不能一辈子跟着学生,学生必须随时读写,直到晚年,这又是必须让学生自动,发挥他们积极性创造性的理由。”反躬自问,我们这样发挥主导作用了吗?将这段话迁移运用到习作教学中,那就是当学生习作时,我们指点一下,让学生自己去练习,自己独立去写,教师不可多嘴多舌。要在学生写不好、不会写的时候,才给他们扼要点明。这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独立思维、独立习作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是我们呢?当学生迷惑时,我们常常在指导时失去了耐心、忘记了自己,不由自主地将“主导”变为“主体”,包办代替。我们常常背着学生走——以要求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以指导代替学生的反复尝试,以批改代替学生的自主体验。所以我们的教学速度很快,过程很顺,可是结果呢,可想而知。越位——正是我们教学的最大失败。我们完全替代了学生,学生没有“走路”的体验、跋涉的勇气、征服的喜悦,教学丧失了主体性,也没有了主导性,这样只求速度没有过程的教学,学生怎能发展呢?“我以为先生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又告诉了我们“教”的真谛、“学”的重要:我们并不是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在说中会说,在写中会写。“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样才能受用终生。这真诚的话语多么情深意长、耐人寻味啊!“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因此,教所要求的是:让学。”海德格尔如是说。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程标准》这些,都是叶圣陶先生光辉思想的诠释和佐证。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