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分享:从单一模仿到个性表达

时间:2025-01-13 06:38:5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每次上习作指导课前,都会有一个困惑冒出来:到底该不该给学生提供范文?不提供范文吧,学生无从下笔;提供范文吧,很多学生照着范文生搬硬套,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多有雷同,仿佛是加工厂统一生产出来的。

曾经给四年级的学生上过一次习作指导课,内容是:我是个迷。为了帮助孩子们写作,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篇范文,题目是《我是个“小书迷”》,开头是这样写的:我特别喜欢看书,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个“小书迷”。走进我的家就仿佛走进了新华书店,在我的家里随处都可以看见书,书桌上放着书,餐桌旁放着书,沙发上放着书,连厕所的马桶旁也放着书。

这篇文章从自己的爱好、别人对自己的称呼和家里书多几个方面写起,突出了自己爱看书的特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随后的习作中,很多孩子都模仿了这个开头,其中有个孩子的作文让人哭笑不得,他是这样写的:

我特别喜欢玩电脑,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个“电脑迷”。走进我家里就仿佛来到了电脑城,在我的家里随处都可以看见电脑,书房里有电脑,餐桌旁有电脑,沙发上有电脑,连厕所的马桶旁也有电脑。

原想通过范文引路,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没想到有了范文,孩子们居然依葫芦画瓢,不假思索地套用。难道在课堂上不该给学生出示范例?该如何评价学生的这种模仿?又该如何避免和纠正学生的这种单一模仿呢?经过思考和学习,我觉得在习作指导课上出示范例并没有错,孩子的模仿也是能够理解的,只不过需要加以引导和纠偏。

首先,在习作指导课上给范例并没有错。作为起步阶段的作文教学,教师肯定要多给学生一些指导,帮助他们思考写什么、怎么写。范例引路的教学,充分利用了儿童善于模仿学习的特点,通过范例,可以帮助学生开启写作思路,减轻学生的写作困难。用范文示例是一个被实践证明的简洁易行的好办法。

其次,孩子的机械模仿虽然不可取,甚至可笑,但并不是不可理解。模仿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儿童最初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孩子们学习作文的一种重要途径。当我们只给学生呈现了一种范例时,他能照着范例进行模仿,于他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进步。但老师不能对这种机械模仿置之不理,更不能大加讥讽,而应指出这种模仿的不合理,同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学生不动脑筋地生搬硬套,鼓励学生一定要在模仿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帮助学生个性表达。

那么该如何避免学生的这种机械模仿呢?我觉得在呈现范例时,应该在“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上做文章。

由于范例导致学生作文的雷同,往往是因为我们给学生的范例太少,只“举”了“一”,没有“反三”。同时还缺乏一个对范例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消化、吸收的过程,即触类旁通的过程。

我想,我们在出示作文范例时,能不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菜单式的范例?去掉以前单一的范文,而变为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角度的片段范例。另外,当范例呈现给学生后,应必不可少地引导学生对范例进行评点分析,让学生体会到范例的精妙之处。通俗地说,在作文指导课上给学生提供范例,既要给学生“点菜”的权利,又要给学生“品尝”的机会。

基于以上认识,我决定改变以前一篇范文讲到底的做法,精心挑选几个不同的范例片段,给学生提供一种菜单式的范例,并通过对范例的剖析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对接,从而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鼓励学生“以我为主”,大胆地写出自己的个性体验。以下是我第二次上《我是个迷》作文指导课的部分实录:

师:同学们,大家想不想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写出自己是个什么迷的呢?老师这儿有几则作文片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三个片段,请学生读给大家听。)

片段一:妈妈送给我一顶桂冠——“电视迷”。哈哈,那真是当之无愧啊。为了看电视,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在所不辞。就说昨天晚上吧。妈妈端上晚餐,我三下五除二就把晚餐消灭了。然后,我兴高采烈地打开电视机,调到我喜欢的少儿频道,聚精会神地看起来。

片段二:认识我的人都叫我“书呆子”。在我家的书柜里有许多书,《智斗故事》《笑话选》《少年科学瞭望台》……为了多买些书看,在放学回家时,我的眼睛总是不停往两边的书店里看,希望能看到称心如意的书,有时竟撞到别人的怀里!为了多读一些书,我还经常到亲戚朋友家借书。

片段三:我是个集邮迷。我的集邮册里珍藏着许多珍贵的纪念邮票。只要听说邮局要发行新的邮票,我一定会马上取出积攒的零用钱,风风火火地赶到邮局等候开门。一天晚上,我发现一个黑洞里放着许多我喜欢的邮票,我乐不可支,于是,就伸手去掏,掏着掏着,却挨了爸爸的一巴掌。我呆呆地望着爸爸,心想: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地打我?只见爸爸怒气冲冲地问我:“你这小子,不好好睡觉,把手伸到我的嘴里来掏、掏、掏,掏什么?”师:你能看出这三个小朋友是什么迷吗?生:第一个是电视迷,第二个是读书迷,第三个是集邮迷。师: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经过分析,师生一起总结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师:要想写出自己是个什么迷,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生1:可写自己的绰号。生2:可写家里的摆设。生3:可写自己一有空就干什么。生4:可以写自己的零用钱都用来做这件事了。师:这三个片段,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反映自己是个什么迷。那么在这三个片段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呢?生:第三个。师:是的。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第三个片段。那我们来看看,为什么第三个片段会让我们过目不忘呢?生:因为他写了做梦。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连做梦都在想着邮票,可真是个集邮迷。正因为他写了做梦这件事,所以我们印象深刻。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生:我觉得要通过一件事来写自己爱什么,是个什么迷。师:你说得真好!通过事例来反映人物特点,这一点非常重要。大家看看,片段一和片段二有没有写事例呢?(学生有些小争论,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争论持续一小会儿后,老师请一位同学发言。)生:这两个片段都写了事。第一片段是吃过晚饭后就去看电视。第二个片段是走路的时候撞到别人怀里。师:是啊,这两个片段也有事例,那为什么不如第三个片段给人印象深刻呢?生:第三个片段的事例很搞笑,写了做梦。师:是的。第三个片段的事例很典型,很有说服力。那我们都写做梦,比如书迷写自己做梦都在看书,电视迷写自己在梦里看电视?好不好?生1:我觉得可以。生2:我觉得不太好,照抄别人的,没有创意。师:我欣赏你的观点。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做梦以外,一定还有其他事能证明我们是个什么迷。我们先来看片段一,你们家看电视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发生?生1:有。我们家每天都会上演“遥控器”大战。生2:我总会想尽办法趁爸妈不注意偷看电视。师:哦,能说说吗?生:暑假的时候,爸妈不让我看电视,但他们一上班我就偷偷看,为了不被爸妈发现,我就拿来电扇对着电视吹,不让电视机发热。师:多有意思的事啊,写下来一定很有趣!但是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说一说行不行?生:不行。师:我们看,刚才的三个片段都写了事例,但第三个给我们的印象最深刻,除了因为第三个事例最有趣外,还因为什么?(学生陷入思考。)师:那我现在换一种写法:一天晚上我做梦,梦到爸爸嘴里有很多邮票,我就去掏,结果什么也没掏到,还被爸爸打了一巴掌。这样好吗?生:不好不好!这样写太简单了,而且不好玩。师:看来啊,除了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外,还要将事情写具体,写出趣味。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那我们试着给第二个片段写一个事例吧。(学生写作。)

茅盾先生在谈到写作时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实际上,一切艺术都起源于模仿,写作也不例外,每一位作家在起步时都离不开模仿,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起步阶段的习作教学中,给出范例让学生进行模仿是一条重要的路径。诚然,范例也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范例过于单一,再加上引导不当,可能会出现学生大量模仿,表达不够灵动,甚至雷同的现象。但衡量整个学生习作学习过程,使用范例总体的收益是大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而且如果教师指导得法,使用范例的弊端是完全可以规避的。

那么如何才能发挥范例最好的作用,让学生从单一模仿走向个性表达呢?我认为首先要避免范例的贫乏单一,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出发,精选多个片段范例。如果不是从篇章结构、整体构思上给学生借鉴,最好将成篇的范文改为若干个片段范例。实践证明,精选多个片段,给学生提供菜单式的范例,可以让学生明白写作并不是唯一的,表达是丰富多彩的。既可以写此,又可以写彼;既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而且,菜单式的片段范例避免了范文的单一和冗长繁杂,既便于学生分析感悟,又能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思考借鉴。

第二要注意发挥范例的辐射作用,帮助学生从模仿过渡到创新。将范例呈现给学生并不是为了让学生一味模仿,而是希望通过范例开启学生的写作思路。以范例为拐杖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扔掉拐杖,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是为了不学”,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能够创造性地运用。

总之,教师既要发挥菜单式范例的对比作用,引导学生分析范例的内容,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还要发挥菜单式范例短小精练的特点,解剖范例的写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跳出模仿的藩篱,采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灵动自由地表达自我感受,为自己的写作服务。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