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素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时间:2024-11-10 22:02:3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注、关心青年学生成长,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关键词]时代新人;立德树人;民族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始终关注、关心青年学生成长,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要命题,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阐述了任务,明确了路径。

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

如何认识和看待青年与青年人的培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面临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提出严格要求。

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回首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的近百年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青春理想、青春活力和青春奋斗恰恰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优秀基因,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的“中国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他曾明确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阐述了为什么我们党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摆在首位,要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基础作为政治责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千千万万青年将参与其中,这是党和人民赋予青年一代的历史重任。

理想信念、精神风貌、全球视野、品德修为和真才实学共同构成时代新人的核心素养,缺一不可,相互支撑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通过发表讲话、考察走访、回复信件、见面座谈等方式,从“五点希望”“八字真经”“十六字诀”“四点要求”,以及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提出的“六点要求”,为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画像”,为学校育人工作“定调”,从理想信念、精神风貌、全球视野、品德修为、真才实学等五个方面对时代新人的质量要求进行了系统论述,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明确了任务。

第一,关于理想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所说,“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广大青年学子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就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听党话,跟党走,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第二,关于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中反复强调,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到繁荣发展,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需要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上下求索、开拓创新;需要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攻坚克难。

第三,关于全球视野。“教育传承过去、造就现在、开创未来,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世界格局处在加快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深,也同时面临诸多共同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各国青年应该通过教育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合作意识,推动人文交流、促进民间交往,共同开创人类美好未来。因此,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扎根中国沃土,涵育家国情怀;也要立足全球发展,在交流互鉴中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关于品德修为。坚定理想信念要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人品德的锤炼,始终强调“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要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第五,关于真才实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学生必须“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努力学习、苦练本领、增长才干既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前提,也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基础。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要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第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学校办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解决学校教育“为了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牢掌握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权,高校党委要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解决了“领导权”和“主导权”的问题,学校办学“为了谁”的问题才会有“正确答案”。各级党委都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武装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不断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解释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主题和任务,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听党话,跟党走,练就过硬本领,将个人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之中,为实现“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

第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解决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做什么”的问题。一方面,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另一方面,时代风云变幻,社会舆论纷繁,帮助青年辨明方向、校准航向尤为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三性一力”、始终坚持“八个统一”,即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理论研究优势,注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研究,将理论研究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成果,构建更为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体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在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功能上实现资源集成、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第三,“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家庭、学校、社会、政府通力合作,解决培育时代新人“怎么做”的问题。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除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政治规定性之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教书育人的规律、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规律,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校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彻底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两张皮”的问题。

“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必须深入研究新时代青年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特点,找准他们成长发展中面临的痛点、难点、焦点、热点,转变传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抓两头、带中间、防万一、保安全”的工作策略,将工作覆盖面转向“沉默的大多数”,将工作重心下移到学院、班级、宿舍,更加关注普通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和成长发展诉求,“两头”“中间”一起抓,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在个人。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学校育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均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效衔接课内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协同并进,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心设计教育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身边事、身边人”,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通过积极的参与和真实的体验实现“自我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必须步调一致、统筹推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负有教育责任,各司其职,有效推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对提高育人效果至关重要。

第四,学校党委要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解决立德树人“谁来做”的问题。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核心点,学校党委是关键。全面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使每一个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要求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还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严格教师选用的思想品德“门槛”,注重理论素养与专业素养、学术研究与教学能力、科研成果与实践成果相统一,着力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能力的建设。要着力加强学校育人的工作体系建设和人力资源配置,推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强“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同时,学校要积极营造人人都有育人责任的文化氛围,将全员育人落到实处。积极创造条件和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受教育者”在参与学校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落实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原载《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互联网分享精神,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