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分享:新范式: 写作本位,让语文、写作本体回归 ——建立独立的中小学写作教材

时间:2024-09-20 14:30:1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没有独立的写作教材;写作教学附庸于阅读教学;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几乎清一色的阅读课展示;写作课少得可怜,偶而为之也大都热衷于展示活动过程,展示课堂一鳞半爪的讨论;课内完不成作文,留到课外完成,从而对完成真实状况了解不多;无本可依,从而导致老师将作文课上得随心所欲,甚至于有相当部分的老师干脆放弃上作文课,只在考试时考考作文,将作文课异化为以考代课……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状况。

作文教学如此状况的症结之一,就是一直以来“阅读本位”语文教育主流范式酿出的苦果。语文教育、作文教育走错了路!

百年现代语文、作文教育的主流范式,就是语文、作文教育本体的“工具论”、“应付生活论”、“应需论”(或可称“实用论”、“应试论”、“应世论”),语文教学实践的“阅读本位论”、“以读带写论”(或可称“阅读基础论”、“阅读决定论”、“吸收本位论”),综合起来,可称为以应付生活为目的,以阅读为本位的“实用吸收”型范式。现代语文教育的一切现象、成就与问题,皆由此衍生。如重功利轻人文,重实用轻文学,重训练轻积累,重占有轻体验,重技能轻素养,重知识应用轻生命感悟,重语言轻言语,重机械记忆轻语用能力,重读轻写,重解释轻创造,重吸收轻表现……这些,无不与主流范式息息相通、脉脉相连。

在语文、作文教育的实践层面,就是“阅读本位”、“以读带写”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强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却从未提及写作对阅读有什么作用,重读轻写,极大地削弱了言语表现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过分夸大了阅读对写作的作用,产生了“阅读决定论”,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对写作行为和教育规律的认知,导致了语文教育的偏瘫,从教材到教法,“写作”都处于附庸的可有可无的地位,造成了教师对写作教学的无知和无能。语文、作文教育的这一严重缺陷,对今天的语文课改产生的阻碍是有目共睹的,长期对说和写的忽视,使之成为语文教育的最薄弱的环节。

对读、写认知的单向度思维和对阅读的片面强调,也导致了对语文教学系统要素的认识的本末倒置。在语文教学中,读、写这一对矛盾,读是写的基础这是不错的,但是,写的基础却不仅仅是读,写的基础要宽广深厚得多,阅读只是基础之一,许多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却不会写就是证明。实际上,在语文教学系统的整体结构中,言语表现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只有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以表现、以写为本位,才能打好全面的言语基础,才能达成言语教育的应用性目标。只认阅读是基础,是打不好言语表现的基础的,也是学不好阅读的。从“阅读本位”到“表现本位”是在言语实践层面的基本观念的改变。这是对语文能力的矛盾关系和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语文能力一般界定为听、读、说、写四种,又主要限定于阅读与写作这两种,而在阅读与写作这两种中,又日益倾斜于阅读。教材以文选为主体,教学中以对文选的讲解为主。而通常人们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价,又往往看的是他们的写作水平。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人对中学生国文程度低落的状况时常提出强烈批评,作为“低落”的证据,往往举的是学生在考试中所写文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阅读本位的教学框架,它是建立在“吸收”功能之上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就是通过阅读吸收他人的知识和思想。然而,“吸收”功能,绝不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因为,人不可能为“吸收”而“吸收”,这样的无谓的吸收是浪费生命,不以消费为目的的“占有”和“囤积”,只是满足人的原始占有欲罢了,就像守财奴聚敛财物似的。吸收的目的应是将他人的创造作为自己生命发展的营养,使自己变得更充实和美好,也能进行有价值的言语表现和创造,并将自己的言语创造回馈于他人和社会,把生命托付给言语,用言语展开、延续生命,这才是“存在”意义上的言语行为。

要实现培养学生言语表现力的目标,“表现本位”(由于其最具代表性的能力是“写作”,所以也可称为“写作本位”)的教学规范,无疑将优于“阅读本位”的教学规范。“表现本位”从其主要矛盾上看,体现为“写作本位”。从“写作本位”的角度,和“阅读本位”进行比较,其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表明:

(一)写作的功用大于阅读的功用(或者说写作包含了阅读)。阅读的“吸收”,固然也是一种功用,但人不可能为“吸收”而“吸收”,“吸收”不是终极目的,“吸收”的功用在于改善人的认知状况、身心修养及更好地应用和表现等。而一个人不论将从事何种职业,只要想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他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必将是指向言语的“表现”功能。人的自我成就、自我实现和人的本体发展等,都离不开言语的表现。而这才是语文教育所期待培养的“言语人”。

(二)写作活动兼容了阅读活动。阅读活动的完成未必都要相应的写作行为的介入,读罢不论有无收获,只要自己觉得满意就算功德圆满。写作就不同了,写作活动的完成必须包含阅读。由于写作行为不是作者单方面完成的,文章写好不等于写作行为的结束,它还只是半成品,须待读者阅读之后,通过作者与读者视界的融合,才有意义的生成,最终是由读者完成的。因而,作为作者,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能得到读者的接纳,并使自己的作品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成意义,他必须在写作过程中不但以作者身份出现,还要同时以潜在的虚拟的读者身份出现,对所写的内容进行评判和检视,通过自己和另一个自己的对话,使作品能取得读者的最大限度的认同。就是说,写作主体在写作时必须同时具备作者与读者双重身份。写作行为中始终隐含着阅读,这隐含着的阅读活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者意识、受众意识的体现。作者,必然同时也须是读者,一厢情愿地自言自语,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写作主体与阅读主体在要求上存在的上述差异,决定了“会读未必会写,会写必然会读”。

(三)写作能力的要求高于阅读能力的要求。阅读是读者对文章提供的可能性的破译和选择,是读者的介入性的转换和二度创作;而写作是直接对原生态的素材的破译和选择,是作者独立的发现和原创。读者的解读能力如何,这一般是无法苛求的,阅读活动是一种个人行为,读者大多只为自己负责;而写作一般是面向大众的,应向读者负责,文章的质量是必须苛求的,在智力的投入上,自然也要高于阅读。就是说,在智能层级上,写作也兼容了阅读。

(四)阅读有益于写作,写作更能促进阅读。阅读对写作和写作学习的作用自不待言,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关键在于怎么读。诚如宋人陈辅所言:“万卷人谁不读,下笔未必有神。”写作对阅读的作用,则基本上是正面的:其一,阅读的感想和心得,只有透过语词化(写作),才能有真正清晰、深刻的印象和体悟,这就是历代学者都十分重视写读书札记的原因。真正高质量的阅读,有赖于写作的推动。其二,写作必然会促使人去读更多的书,“书到用时方恨少”,写然后知不足,这就引导人们去有目的地读书和思考,形成写、读、思的良性循环。为写而读,比泛泛而读,自然其功效要大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又何尝不能带动、促进阅读呢?

(五)“写作本位”比“阅读本位”更能达成教学结构和功能的和谐统一。现有的“阅读本位”的教学架构,是试图将阅读的知识经验“图式”转换迁移到写作上,这只是一种先验的感性化的认识,其实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阅读的对象——文章(指广义的书面表达形式),只是写作的成品,从“成品”中如何能学到“制作”呢?这就如一个美食家,无论他如何善于品评珍馐美肴,也未能因而成为特级厨师一样。不论是多么高明的教师,要想把“成品”还原到“制作过程”中都是一种臆测,而绝不可能是“科学”的,从“阅读”中能直接迁移到“写作”中的,唯有文体形式和一些词语的运用。而对于写作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对写作行为过程的揭示,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特的感受、见解和情感,阅读对这些却无能为力。因而,绝不可能有阅读上的进展能决定写作上相应的提高这样的事情。

由此可见,不论是从语文教育的目的、功能教学架构还是从长期教育实践的效果看,“以阅读为本位”的“吸收实用”型规范已不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其基本观念既远远落后于当代的学术进展,也无法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语文能力的需求。因而,现有语文教育规范的消亡,为了言语生命自我实现的、“表现本位”的“发展创造”型新范式的建构,已是势所必然。v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