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分享:一场没有胜负的博弈
我是一个特别爱往电影院钻的人,同时我也是一个特别爱透过表面看本质的人。于是,在回顾2012年各个档期的电影上映时,我的这两个特点结合,便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这一年上映的很多电影都源自于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儿》到《一九四二》,似乎所有的著名导演、知名导演、有点儿名气的导演都扎堆在一起,为文学作品重放异彩而发光发热。
然而,银幕的热闹难掩内容的空虚。改编剧火热的背后,反映的是当今中国影坛缺乏具有人文关怀和精神高度的好故事。从学术上来讲,文学是影视的重要源泉,很多优秀的影视剧都是改编自文学作品。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影视更以其快捷、具象、受众广的优点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一大手段。可能你不会安静地花几天时间去读完《红楼梦》,但是难保你不会几昼夜不眠不休去追它的电视剧;可能你以前从来不会看网络小说,但是难保你看了《甄嬛传》之后不会去把它的原作买回来仔细拜读;可能你从来都不知道扬·马特尔是谁,但是现在如果你说你没看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你一定会被人嘲笑;可能你不会把“哈利·波特系列”的图书都买全,但你一定关注了电影中三个小演员多年来的变化。要知道,这就是影像的力量,好的文学作品搭上好的影视作品,从来都是双方都获益获利的好事情。
然而如今大多数的文学作品却成了许多导演谋求商业利益、讨好观众的手段。徒有其表的情节模仿,和不顾大众感受的添加与虚构,这不仅是把观众当猴儿耍,更是对原著及其作者的侮辱与亵渎。其实从另一个侧面,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当下对于文学原创的不重视、不尊重。由于缺乏相关的保护和奖惩机制,所以,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胎死腹中”就是无人问津,还有很多本身非常具有潜力的编剧不得不偏离自己的原意去创作,把好故事写成了烂剧本。原创力匮乏一直是中国影视剧的老大难,在影视品种日益多样的今天,这个问题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
“君子善假于物”,文学与影视本是可以相互利用、共同进步的两“兄弟”,但是却在商业化的社会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这场“借东风”的博弈是永远不会有胜负的。关键要看操控博弈的人心如何。写书与拍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行为,更是一种良心活。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对得起读者和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