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分享:明辨 慎思
近年来,材料作文在各地高考作文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材料作文在出示相关材料后都有一句说明,那就是“选准角度,明确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角度可以有多个,主要看材料中出现几个主体;立意也不难明确,简单些的能从材料中直接抓到关键词,而稍难些的则须总结概括材料中揭示的哲学意义与启示。而最难的也是最容易被考生忽略的则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意义的范围”,这句话要求考生在构思时一定要考虑立意的精准化,否则会陷入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那么考生在平时作文和考场当中容易犯什么样的错误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中心词语内涵辨别不清,理解笼统
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
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所给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此则材料可从不同学生的角度得出不同的观点。其中从说“什么也没闻到”的同学角度思考,可以得出“坚持自我”这一观点,此论点没问题,但如若同学们不深入思考,笼统来写,很容易写成“面对诱惑的时候要坚持自我”,进而转化成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等,结果李白、苏轼、陶渊明等就都跟着来了;与之相应的还会有学生写“面对困难的时候要坚持自我”,进而一些与苦难作斗争的“铁杆”“斗士”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论据,霍金、史铁生、邰丽华等又将“华丽现身”。显然,以上两种立意方向都是错误的,都脱离了材料的意义和内容的范围。材料中所表现的“坚持”,是坚持自我的独立见解,不盲从,不人云亦云。显然意义复杂的词语或短语很容易让考生分辨不清,从而错解其意,造成作文完全偏离题意,落个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二、近义词差异辨别不清,理解偏差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此则材料是由三个小材料构成的,此类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寻找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即共同揭示的一个道理;二是寻找不同点,即每则材料都能提炼出各自的中心。经分析比较,如若按照第一种方法来解题,那么只能得出“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观点,而这一观点则过于笼统宽泛,“人才成长的规律”复杂不一,岂是一篇八百字的作文所能涵盖得了的?无限地列举又怎能有启示意义?讲空洞的大道理不如不讲道理。所以,寻找共同点这一策略行不通,只能寻求第二种。而第二则材料和第三则材料都有可以直接提取的关键词。一为“体验”,二为“寄予希望”。而就在提取了正确的关键词之后,有些考生也会出现问题。如写“体验”,有很多人举例时写到“作家为了写好文章,亲自到农村来体验生活”,错误毋庸置疑。在这里,他把“体验”理解成了“实践”,即“亲身去体会、去做”。而材料中的“体验”其实是一种“探索”,一种向未知世界摸索探求的过程与状态。再如,写“寄予希望”,精准的理解是“赏识”“肯定”,但却有很多学生写成了“鼓励”,“鼓励”与“赏识”有相似的地方,但两者也有不同,“鼓励”指的是鼓劲儿支持,多为言语上的,如“加油”“你一定能行”之类的。而“赏识”,则是对他人能力的一种肯定与重视,多为心理上的认可与赞许。这样分析的话,显然第三则材料的精准中心词为“赏识”,而不是“鼓励”。由以上分析可见,忽略近义词的区别,随意更换中心词语,会导致文意的偏离。
三、暗喻性关键词内涵不明,理解模糊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经分析,这则材料中有直接提示观点的词——关门。学生们都能找到。但接下来就有问题了。很多学生的观点句都是“让我们学会关门”“此事例表明只有关门才会成功”等。随之而来的很多同学就写成了“不要给自己留后路”“关上别人的非议”等,这显然是偏离题意的。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挖掘“关门”这个比喻性词语的内涵。这个词语的内涵是——学会忘却过去,忘记曾经何等荣耀,忘记曾经多么失败,不要让它们成为你今天前行的羁绊。如若在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的时候就能挖掘出“忘却羁绊自己的荣耀或失败”这一内涵,而且明确点出,多半就不会轻易犯以上两种错误。
那么如何才能不犯上述错误,使立意精准化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办法:
一、细化中心词内涵
应该对关键词进行仔细推究,可在关键词之前加个“哪方面的”,或在关键词后面加个“什么”或“干什么”。前面提到的“坚持自我”,如果在后面加个“什么”,是否就能比较清晰地分析出是“见解和观点立场”呢?答案显而易见。
二、辨别近义词内涵
用近义词分别概括材料,比较哪个确切。如“寄予希望”这一观点,材料中没有“鼓励性”的“话语”,却暗含了“肯定与信任”,“赏识”就自然而出了。
三、挖掘出喻体背后的内涵
如“关门”这个词本身显然非哲理,必须探究其喻意。再如2009上海春季高考作文的材料中说到的四盏亮度不同的“灯”,也当然有比喻性的作用,即“灯”代表“自信度”,越亮则自信心越强。唯有在第一段就明确亮明观点,才能保证后面紧扣中心来写。
四、把所选论据和材料进行类比
如若条件、原因、过程、结果、意义都相似,则论据定然符合要求,如果大部分有出入,则举例不太恰当。如下面这则材料:
国王得到了一只漂亮威武的猎鹰,把它交给首席训鹰师进行训练。为此,驯鹰师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训练计划。可几个月过去了,猎鹰一直待在枝头纹丝不动。无计可施的国王突然想到:也许我需要一个熟悉野外环境、对自然了解更多的人来帮我解决问题。于是找了一个农夫进宫。第二天早晨,国王看见了那只不可救药的猎鹰,正盘旋在御花园的上空!他兴奋地对大臣说:“把那个创造奇迹的实干家给我带来!”
“你到底用什么方法让这只猎鹰飞起来的?”农夫回答道:“陛下,我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砍断这只鹰抓着的树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则材料可以有三个角度,即鹰的角度、农夫的角度、训鹰师的角度。如果从农夫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到“变换思维”这样一个主题。有学生在作文中举例如下:
在一次实验时,爱迪生让他的助手去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这个助手回去后用游标卡尺开始测量,又用大量数学公式推导,几乎动用了他大学所学的全部知识,结果累得满头大汗,但最终一无所获。这时爱迪生去找他,见到此状明白了原因,于是动手将灯泡里灌满了水递给助手,助手恍然大悟。变换思维,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可能就会轻易解决。
另外一名同学举例如下:他本才高八斗,有着满腹安邦治国之策,不料进宫之后却只能做御用文人,整天用华丽辞藻续写靡靡之音,与文字傀儡无异。于是,李白的一腔热血被冷却,苦闷彷徨,一时“举杯消愁愁更愁”。然而仗剑行走的自在游历以及徜徉在山川美景之中的自得其乐,让他看到了不受拘泥的另一个自我,换一个角度,他依然可以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依然坚信“钟鼓馔玉不足贵”“千金散尽还复来”!是变换思维让李白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两个作文片断比较,显然第二个要比第一个更有文采,更吸引读者眼球。然而把两个片段与原材料进行比较,哪个更相似呢?显然应该是第一个。原材料说的是变换思维、打破常规来解决问题,而第一个正好符合。第二个虽然也扣之以“变换思维”,但其实仔细推究起来,其真正的含义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人生”,再确切点说,是“用乐观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审题立意的精准性其实是思维的精准性的体现。希望上述的浅见能对考生的作文思维有些许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