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分享: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1911年2月,清政府将北京城内设立的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西北郊外的清华园办公,并将校名定为清华学堂。这一年的4月29日,清华学堂正式开学。
在最初的十几年中,清华学堂一直作为一所普通的留美预备学校而设置,学生进入清华园,主要学习英文和一些欧美文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教授则相对较少。1924年初,随着各方呼吁和社会大潮涌动,清华学堂正式启动“改办大学”程序。同年10月,根据清华大学筹备委员会草拟的组织纲要,决定在筹建大学部的同时,筹备创建研究院,“以备清华大学或他校之毕业生,对特种问题为高深之研究”。由于财力、人力、研究方向等诸方面限制,筹备人员多次研究,最终决定研究院先设国学门一科,也就是后来被社会广泛称赞的国学研究院。
1925年2月,在校长曹云祥主持下,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筹备处鸣锣开张。此前,因提倡白话文而名声大噪的胡适建议曹校长采用宋、元书院的导师制,并吸取外国大学研究生院以学术论文为专题研究法来办研究院。曹校长深以为然,首先聘请由清华出身,美国哈佛大学学成归国的一代名士,年仅32岁的吴宓(字雨僧)主持研究院筹备处事宜,并让吴拿着自己签发的聘书一一聘请。
很快,在学术界声名显赫的王国维、梁启超和在国外的赵元任、陈寅恪相继被聘为教授,他们就是当年令天下学术界为之震动,影响深远,被后世广为流传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教授”或“四大导师”。
清华校方为聘请“四大导师”来校任教,可谓不遗余力。在所有的“标准”中,其中一个被后世广为称道的鲜明特点是重视真才实学,不慕虚名,不轻信文凭。在“四大导师”之中,只有赵元任一人怀揣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证书,而王、梁、陈三位均无博士、硕士头衔,甚至连学士学位也未拿到。梁启超的“文学博士”称号,是他到了清华国学院任教之后由美国耶鲁大学赠与的。尽管头上没有金光闪闪的博士帽子,但三位却学贯中西,思想、学问博大精深,堪称当之无愧的学术大师。
至于这“四大教授”或“四大导师”的称号最先由谁呼起,后来的研究者已难考证,据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回忆:“‘四大教授’这个称呼,不是我们自诌的,这实在是张仲述找元任时信上如此说,第一次见面也是如此说。而校长曹云祥开会时也是如此称呼的。其实正式名称是‘四位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