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分享:语言 游 戏

时间:2024-09-21 01:41:5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我们现在要走近一个真正的哲学天才,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1889—1951)。

维特根斯坦先是写了本小书《逻辑哲学论》,全书最后一句是“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现在已经成为一句名言。他认为自己已经彻底把哲学搞定了,于是去了一所小学当老师,而这本小书促成了一个叫逻辑实证主义的流派的诞生。过了几年,维特根斯坦又写了本书《哲学研究》,把之前的思想一举推翻,这本书促成了日常语言学派的诞生,随后对整个哲学界都造成巨大影响,然后漫过哲学延伸到人文社科众多领域。而其作为一个丰富的思想宝库,直至今天人们还在思考着维特根斯坦说过的每一句话。

“语言游戏”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一个中心命题,它要解决的问题是词语的意义。比如,“苹果”这个词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一般会说,“苹果”这个词的意义,就是它所代表的或者指称的那种水果,它的意义就是我们拿在手里的苹果。倘若我们身边没有苹果,我们也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苹果的模样,这个图像就是“苹果”这个词的意义。维特根斯坦说:大错特错,一个词语的意义不在于它指称什么,而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使用它。“红色”这个词的意义是什么?如果说“红色”这个词的意义就是它所指称的是我们头脑中的红色图像,你怎么能知道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是同一个东西?如果说它指称的是某个红色标本,比如色谱中某个色块下面写着“红色”这个词语,你又怎么知道它指的不是这个色块的形状?诸如此类,仔细推究的话,我们会发现如果说一个词语的意义就是它指称的事物,我们总会面临着各种可能性,总会受到质疑。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能在交流中正常地使用“红色”这个词,是因为我们受到了相同的语言训练,学会了在特定的“语言游戏”中去运用一个词。

我们会觉得这种想法很难理解,或者会说,即便如此,那又能怎样呢?不可小觑,倘若果真如此,整个世界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善”“真理”“死亡”……所有的词,其意义并非是指称的某事物,你能找到一个我吗?还是能找到一个死亡?我们其实用“我”“死亡”这些词做很多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语言游戏中,它们的意义并不相同。我们会问:然后呢,那又怎样?这就意味着之前的哲学家们都是误入一个瓶子中的苍蝇,飞来撞去,总是找不到出路,就因为他们误解了语言,误解了词语的意义。维特根斯坦说,哲学就是人的理智在语言的边界上撞出来的肿块。而只需要回到日常生活,去考察我们使用词语的具体情境和过程,那些令人困惑的哲学问题自然就会消失了。这里必须要补充一句: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要远远丰富得多,有趣味得多,倘若能走进他的世界,绝对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