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分享:新诗九十年记

时间:2024-12-26 14:40:2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1917年2月1日,《新青年》杂志刊发了胡适“白话”诗歌8首。这是中国诗歌步入另一条更为宽阔,也更为波澜壮阔征程的牵引之作,到2007年,中国新诗已走过90周年的里程。

  2007年,新诗90华诞。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盘点将成为这一年诗歌的重要话题。诗歌在2006年经历了“梨花体”、“裸诵”等风波,在2007年初始又迎来了“排行榜”、“公约”等事件,这些,都是中国新诗一路走到现在的悲喜剧。在这些激进的事件中,诗人一改以往的矜持,在主动或被动中以一种类似行为艺术的方式声明着他们的诗歌理想,而这却让大众再次迷失,对于诗歌的理解,对于诗人的认识,宛若陷入了迷阵。

  诗为天地立心,它永远是人类盛放心灵的容器。中国新诗经历了90个春秋的磨练,是是非非,诸多曲折,但它无可争辩地仍旧包含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进程之中,参与着中华文明的建设和传递。在新诗90年之际,诗歌和诗人在远离公众多年之后突然以另一种极端的方式被推到公众的视野之中,这似乎是某种巧合或暗示。在这个温暖的季节,就让我们用一种新的姿态和角色温习诗歌,试着回忆或总结中国新诗90年的历程。我们是谁?诗歌从何而来,向何而去?

  一、创诗纪:第一首新诗的诞生“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第一首白话诗《蝴蝶》

  1917年2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了胡适的这首题为《蝴蝶》(原题《朋友》,写于1916年8月23日)的诗,这被看作是中国第一首白话诗,这些诗带有明显的新旧“过渡”色彩,甚至有点“四不像”,但在文学史意义上,艺术价值的粗陋不能掩盖胡适重塑民族文化的勇气。从此之后,一批一批的诗人成为了他们所处时代的记录者、专注于灵魂的观察家、语言的历险者。有人因此称道,这“两个黄蝴蝶”,把中国的诗歌带入了另一片花园。

  胡适在当时提出了新文学的“八不主义”: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二、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三、不用典;四、不用套语烂调;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七、不摹仿古人;八、不避俗话俗字。后来,又发表了有具体主张的《谈新诗》。应该说,这些都是点亮中国新诗的智慧之星火。但就艺术表现力而言,那8首发表在90年前《新青年》杂志上的白话诗,同时,包括他在1920年3月出版的“中国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今天回过头去看确实有些单薄、粗陋。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在那个

深深困囿于古板语境的时代,那种在语言和形式上的大胆尝试、革新的气势和精神,对我们现时的诗歌写作仍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尝试集》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是“白话文运动的最后一役”,向诗人表明用白话文作诗是可能的,正如

诗歌评论家唐晓渡所说的:“它只有宣言的价值,你现在再看看它,根本没法读,于美感上太粗糙。”

  实际上,文学的每一次变革,不仅是因为文学本身的需要,也或许还有对现实与人生新的发现与体验,胡适的“诗歌革命”是否也即如此?

  任何一个新生物的出现,都会在前所未有的激情中蔓延。那些有着共同的诗歌理想的诗人们,便聚集起来讨论诗歌,于是出现了各种或有组织或无组织的新诗社团和各类提出各自主张的新诗派别。1921年初,在杭州成立的“新诗社”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主要的组织者有朱自清、俞平伯、叶绍钧等,其创刊的《诗》月刊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第一份新诗刊物。从此,中国新诗的各类思想主张也就进入了互相交流探讨之中,互相争辉斗艳。而今,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和诗歌,都不可能回到90年前所处的那个时代了,但无论是诗,还是生活,仍如90年前那般在持续变革。

  二、检阅:90年人物谱

  1917年,中国新诗完成了它的一次同中国传统诗歌的“断裂”。2007年,是中国现代新诗诞生90周年,“蝴蝶”飞走了,“鸽子”也远去了,但中国新诗这条“小河”自它的发源之日一直流淌到今天,并且,还会一直流淌下去。那么,在漫长的时光里,我们又该记住哪些人,哪些诗?

胡适

代表作:《蝴蝶》

他带来了汉语诗歌发展史上一次深刻的革命。1920年以前,中国只有一种诗歌形态,而在此之后,仿佛忽然就有了另一种与古典诗歌泾渭分明的诗歌形态。这是两千年以来中国诗歌形态发生的最大的变化。

周作人

  代表作:《小河》

  周作人的《小河》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从周作人开始,或者说,从《小河》开始,中国新诗有了最初的美学风格,摆脱了旧体诗的限制,不再追求格律韵脚,完全使用自然的音节。

郭沫若

 代表作:《女神》

  郭沫若作为“五四”时期的伟大诗人和英勇战士,是在追求自由理想,创造新世界的崇高信念下从事创作的,这一切都体现在他1919年至1920年之间创作出的《女神》中,让人们坚信:新世界的即将诞生,同时,亦开创了新一代浪漫主义诗风。

冰心

  代表作:《繁星》《春水》在20世纪初就出版了《繁星》和《春水》,北大教授洪子诚对其的评价是,“成为五四运动以来女性诗歌的惟一收获。”

艾青

  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的诗歌是为时代立言、为人民请命的。在当时的社会中,不但能令人愉悦,催人思考,而且能鼓舞读者投入到火热的哪怕是危险的斗争中去。诗人穆旦说:艾青的诗“会摇起你年轻的精力,鼓舞你更欢快地朝着斗争,朝着光明”。

徐志摩

  代表作:《再别康桥》他为新诗“创格”功效卓著,开创了中国新诗格律化的新格局。

臧克家

  代表作:《有的人》

  臧克家是中国新诗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他的作品也是中华民族这一段沧桑历史的缩影,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意义。

卞之琳

代表作:《断章》

  回首“五四”,多少人感怀怅然,不说别的,在文学的视野里,那是一方自由晴明的天空,卞之琳那么幸运地生活成长在那个诗意的时代,和他的老师徐志摩一起,编织“新月”的诗意。

戴望舒

  代表作:《雨巷》

提起戴望舒,无人不会想起那个“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他在中国诗坛的成就,远非“雨巷诗人”所能锁定,他曾用笔,确切讲是用心,感动过无数个孤独的灵魂。

郭小川

  代表作:《投入火热的斗争》

他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对时代的许多重大问题做出了诗人的回答,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以至“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一系列优秀诗作都记录了时代的痕迹。

食指

代表作:《相信未来》

  有人说,食指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更有人不乏景仰地把诗人食指称为一代诗魂,因为

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地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

北岛

代表作:《回答》

  在北岛早期的诗作中,美学的叛逆与时代的投射混合在一起,成

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代精神的表征。

海子

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被认为是80年代中后期非常独特而又诗艺出众的诗歌个案,他努力不懈地重建着理想中的“神性的史诗”,他是离上帝最近的诗人。

顾城

代表作:《一代人》

  从诞生、学语到最后,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梦,有时是远古的神明,有时是黎明的鸟叫。从他的诗里,我们依旧可以听到他从走廊尽头跑来的脚步声,他推开门,他推开门,推开一重重厚重的门……

舒婷

代表作:《致橡树》

  舒婷是“朦胧诗”群体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她的浮沉最能体现“朦胧诗”在这个时代的位置变化。

朦胧诗后群体

  代表人物:韩东、于坚、柏桦、翟永明、李亚伟、阿斐在“朦胧派”退潮后,诗坛又涌现出了一次诗歌浪潮,一些比舒婷、北岛、顾城等人更为年轻的诗人,他们不为主流文学所接纳,便成群结队,自办刊物,高喊“pass北岛”,彻底抛弃“朦胧诗”表现的愤懑、哀怨和寄托,痴迷于人的内心体验。这些诗人的作品虽然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不可忽视的是,从他们开始,中国诗歌呈现出了多元化的个人写作姿态。

三、诗生活:生活的变化与诗歌的困境

  从1917到2007,90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中国新诗没有“飞”多远,但也没有在纷繁的事物更迭中消失。不管是“朦胧诗”还是“口语诗”的偏好,还是“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争论,90年刹那,或疏离,或密切,它仍然以自身的方式与力量,锲入生活的内部。

  “两只蝴蝶”飞上中国天空大约50年后,有关诗歌从语言到形式解放的革命所带来的冲击在逐渐消隐。而诗歌自身的表现力和独立性的缺失,正在暴露出它们疲软的病态。“我”成为主体的自由写作“朦胧诗”始发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北岛、顾城、食指、芒克、江河、多多等诸多诗人与这一诗潮发生了紧密的联系。1978年12月23日,北岛与芒克创办民间诗刊《今天》,并执笔发刊词:“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且遥远,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讲,今天,只有今天!”这本印刷粗糙、发行有限的民刊记录了一些来自“地下”的声音,并像磁铁一样迅速吸引了一群青年。欧阳江河当年就将《今天》当作诗歌写作的“启示录”,认为它“带来了异端思想和怀疑精神”。在朦胧诗之后出现的诗人钟鸣,以“旁观者”的身份描述着这场遍及全国各地的“诗歌运动”:“在北京的院落里,在白洋淀寂静的村庄,在贵阳某基督教堂的凋敝的楼上,在四川由门板房衔接的小巷子里,在云南的橡胶树下,在北大荒的原野,在广州装饰的珠江大桥边,在上海的苏州河边……一些敏感的人,一些美学幽灵,开始发动诗歌昆虫的翅膀,好像有个更深,更微观的世界正在敞开,蜜蜂嗡嗡,最先从钢铁的碾轧获得忧伤的韵律。”

  相比于半个世纪前,内心更多的禁忌被消除,更多的坚冰被摧毁,新的诗歌美学正在建立,词语悸动如新芽,在内心的墙壁上开出绚烂的花朵。

  “童话诗人”顾城曾谈到“朦胧诗”的特征,“还是真实,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倾向主动的创造”。而这一切,又纠集在当时沉闷、压抑的特殊历史境遇里,所以,他们的诗歌读了以后“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其解”。臧克家坚决认为这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艾青也陈词严厉地说其“把‘我’扩大了遮蔽整个世界”。这样的诗潮,如胡适时代一样,在当时产生了广泛、激越的争论。

  事实上,“朦胧诗”承接了“五四”的新诗传统,而在美学上则显得更为自觉。让诗歌回到本体,人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使“我”成为了主体,这是“朦诗群”带来的显著“贡献”。向“下”的写作,向“在”的写作

1986年10月,《深圳青年报》和安徽《诗歌报》联合推出“1986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群体大展”,展示了64个诗歌流派和社团。这次大展后来成为“第三代诗歌运动”的标志性事件,影响到了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至现在的诗歌写作。

  据主要策划者、诗歌批评家徐敬亚统计:到1986年7月,全国共有非正式出版的打印诗集905种,不定期的打印诗刊70种,非正式发行的同仁诗刊和诗报22种,遍及全国的诗社多达2000余家。而这个时期的青年诗人对正式的诗歌媒体普遍存在不信任与抵抗,认为诗歌探索的真实面貌并没有在正式的诗歌刊物上得以体现,只能依靠“非主流”的传播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写作,以韩东、于坚、杨黎、李亚伟等众多诗人为代表的“第三代诗歌”,走上了一条相对于“朦胧诗”更

纯粹的道路。他们以一种“玩世不恭”、黑色幽默式的姿态消解了北岛那一代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气质,取而代之的是充满“人味”的平民气息,自然、随和的口语化写作。韩东的《有关大雁塔》(1982年)便被视为从朦胧诗转型为“新写作”、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这种“第三代诗歌”写作,更自我,语言、形式更自由,主张诗歌与“生命”联系。韩东认为“诗到语言为止”,显示出“反文化”、“反意象”、“反英雄”的诗歌倾向,于坚则强调口语写作的重要性。有人说,正是

这种过分自由和口语化的随意性,给“一个恶搞诗歌的时代”埋下了伏笔。

  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现实处境时光流转到1999年。

  这时,距1917年已82年。这年4月,在北京的“盘峰诗会”将“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间的矛盾推向了前台,后者大力倡导民间的、与日常生活和现实语境发生密切关联的“原创的”、富有活力的口语性写作,批评过分依据知识优势的、以翻译诗歌为写作资源的“让人头晕”的“知识分子写作”。

  是年,王家新提出以“后朦胧诗”取代“第三代诗歌”的称谓,极力批判所谓“民间写作”。于坚反击:“第三代诗歌并非所谓后朦胧……后朦胧诗在80年代张扬的是‘文化诗’,到了90年代则变成了‘知识分子写作’……”于坚如今没有了当年的“激烈言辞”,“我是出于对母语的敬畏,希望能警醒人们汉语在衰颓,你把我那些激烈的措辞抛开,你会发现什么?我听说一个美国研究者就比较理性,他说‘盘峰论争’是中国诗人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的标志。”

  而在此前后,“暗地病孩”、“下半身”、“橡皮”、“唐”等不计其数的

诗歌社团,借助网络的平台先后进入视野。竖、朵渔、沈浩波、尹丽川、阿斐、AT、春树等一批出生于上世纪70至80年代的诗人,以各为不同的、新的写作姿态出现。诗歌之外,他们中的一些则是新锐摄影家、插画师、图书出版人、业余乐手、广告业中的老板、职业发呆者、计算机专家、网络编程高手等。而诗歌之内,他们继承了第三代诗歌或其他文化遗留下来的传统,同时,面临着更为开阔、复杂、多变的现实处境,从根本上为诗歌注入了新的元素。

  其实,这些年,这场争论仍在以各种形式继续,“民间立场内部争论”、“下半身写作”、“垃圾诗派”,到恶搞赵丽华的所谓“梨花体”,到“裸诵事件”,再到“文学已死”的讨论……闹剧从未中止。欧阳江河认为,这是在“抢占谁是诗歌主流的话语权而已”。

  这些事件娱乐化地出现,不由得引起发问:网络时代是否加剧了诗歌困境的扩大?读者需要的是经典作品,而诗歌呢,又如何面对网络文化、商业文化的冲击?洪子诚在2006年的新诗学术研讨会上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现在的问题和整个诗歌环境有关,和诗人本身有关。……太大众就变成流行文化就没有多少价散居在远方的部落(文/肖水)

  1980年后出生的诗人,被习惯地称为“80后诗人”。于年龄来说,他们

是真正的“青年诗人”。然而,在当今中国的诗歌景观里,真正呈现“青年”

面貌的并非是在面目上青春年少,而在内心世界壮怀激烈的他们。在2003年轰轰烈烈的“80后诗歌运动”之后,80后诗人在整体上消失了。这是一个忽然消失在云端的庞大军团,现在能看到的只是一些在孤军奋战的倔强斗士,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就是一群被时间抛弃的散兵游勇。

  A.上海和杭州的“face”诗歌群体“face”诗歌群体以“face沙龙”为

纽带,聚齐了居于上海和杭州两地的陈错、肖水、谷雨、清水、余西、蒋峰等

最重要的80后诗人,以及茱萸、洛盏、叶丹、余味等当今最活跃的大学生诗人,更团结了长三角地区的一批年轻学者和作家,人数众多,交游密切,当为现今最活跃的80后诗歌群体。他们在为生计奔忙的同时,仍然坚持着对诗歌的热爱,仍然坚持着诗歌创作,其诗歌和诗歌评论作品某种程度代表着80后诗人的最高水平。

  B.北京的“秦”诗歌群体“秦”诗歌群体以“秦论坛”为纽带,聚集了一批主要从东北来到北京的优秀80后诗人,其中以小宽、木桦、土豆、鬼鬼为代表。鬼鬼现主要进行小说创作,土豆转向报刊的编辑事务,木桦一边写作,一边拍独立电影。小宽在做美食记者的同时,一直保持着高质量的写作。

  C.广州的岭南诗歌群体

岭南地区一直是中国诗歌的重要阵地,一批80后诗人也活跃于此。在广州,重要的80后诗人有唐不遇、阿斐、AT。唐不遇是80后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不重修辞,长在思考。被称为“最早的80后诗人”的阿斐虽然不甚活跃,但仍有作品问世。AT的诗歌短小,意象复杂,独具象征性特色。

  D.北京大学诗歌群体

在浓郁的学术氛围熏陶下,北京大学诗歌群体成为80后学院派诗歌的代表。其主要人物有王璞、小鸭、张力、吴向廷。这个诗人群体不事张扬,安于校园,但以高质量的诗歌令人仰佩。

  附:“80后”代表诗人介绍(排名不分先后)

  1.唐不遇,《珠海特区报社》编辑,代表作:《魔鬼的美德》。博客:http://www.poemlife.com/PoetColumn/tangbuyu/index.asp?vAuthorId=tangbuyu

  2.陈错,《每日商报》记者,代表作:《第二十二年》。博客:http://chencuo.yculblog.com

  3.肖水,复旦大学研究生,代表作:《文森特》。博客:http://amsterdam.yculblog.com

  4.小宽,《新京报》记者,代表作:《游戏会》。博客:http://www.sepblog.com/blog/user1/201

  5.余西,华东师大研究生,代表作:《含糊之诗》。博客:http://ivy06.shineblog.com

  6.谷雨,《杭州日报》记者,代表作:《狐狸踏雪的三种可能》。博客:http://lamp.yculblog.com

  7.小鸭,北京大学研究生,代表作:《一觉》。博客:http://hqqq.blogcn.com

  8.木桦,自由职业者,代表作:《我在哭》。博客:http://muhua.blogcn.com/

  9.蒋峰,浙江湖州公务员,代表作:《白毛鸟》。博客:http://blog.sina.com.cn/jfhuzhou

  10.清水,《南方周末》记者,代表作:《神是我们的避难所》。博客:http://airfish.tianyablog.com

  11.土豆,《新京报》记者,代表作:《孤独的红桃A》。博客:http://yuchy.tianyablog.com

  12.鬼鬼,青年作家,代表作:《遥远的地方有一座大熊山》。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iguixb

  13.阿斐,《南方都市报》记者,代表作:《与谁对饮》。博客:http://hexun.com/lifeihui1980

  14.AT,北师大(珠海校区)大四学生,代表作:《错误》。博客:http://blog.22floor.com/odradek

  15.春树,青年作家,代表作:《北京今天下雨了》。博客:http://blog.sina.com.cn/springtree

  1、“排行榜事件”:2007年初,“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评选出了2006年度好诗榜、2006年度庸诗榜、2006年度最佳诗集、2006年度最差诗选、2006年度最差诗刊、2006年度最具诗性的人物、诗歌贡献榜(2006年度及此前)。据排榜者称,这是“中国第一份诗歌排行榜”。但对于这份榜单,许多人并不认同,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2、“公约事件”:为纪念中国新诗诞辰90周年,《诗歌月刊·下半月》编辑部、撒娇诗院、问文化传播机构等单位于1月25日至26日在哈尔滨举行了“让诗歌发出真正的声音”系列诗歌活动,参与的诗人有:芒克、梁小斌、潘洗尘、

车前子、叶匡政、老巢、莫非、桑克、默默、树才、宋琳、冯晏、张清华、潇潇,共同拟定了《天问诗歌公约》:“一、每个诗人都应该维护诗歌的尊严;二、诗人天生理想,我们反对诗歌无节制的娱乐化;三、诗人必定是时代的见证;四、一个坏蛋不可能写出好诗;五、语言的魅力使我们敬畏,我们唾弃对母语丧失敬畏的人;六、没有技艺的书写不是诗歌;七、到了该重新认知传统的时候了,传统是我们的血;八、诗人是自然之子,一个诗人必须认识24种以上的植物,我们反对转基因。”

  3、“民间立场的内部论争”:2000年,在由吕叶等人发起的“衡山诗会”上,来自“民间写作”自身的争论开始出现了。沈浩波批评他此前大力称道的“非非”、“他们”、“莽汉”等部分前第三代诗人和“八五年一代”诗人中的大部分,从先锋性的减弱和缺失的角度,提出“我就是要先锋到底”的口号。韩东在同年12期《作家》杂志上,对沈浩波半年前在衡山诗会上的先锋口号进行质疑和挖苦,沈随后在网上贴文反击。由于韩东在与沈的论争中已指称沈为“伪民间”,杨黎、何小竹等进一步斥沈为“伪民间”、“混子”,得到大部分前“他们”诗人群的支持,争论至此陷入扩大化,持续6天,卷入其中的诗人40余名。

  4、“梨花体”:2006年9月底,国家级诗人赵丽华的诗歌旧作在网上广泛流传,顿时在网络上引发“爆炸”,并引发了表示讥讽和轻蔑的模仿热潮———这种模仿居然形成了一个名曰“梨花教”的“诗歌流派”。韩寒在博客上戏言“现代诗歌和诗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并称诗人惟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打回车键。这话激怒了现代派诗人们,先后卷入争论的有伊沙、沈浩波、李承鹏、尹丽川等,纷纷粉墨登场力挺赵丽华。直至沈浩波表达了停战的念头,双方才告一段落。

  5、“裸诵事件”:诗人杨黎在网上贴出《支持赵丽华,保卫诗歌朗诵会》的帖子,邀请诗人们2006年9月30日晚在北京第三极书局召开“支持赵丽华保卫诗歌”的诗歌朗诵会。略显冷清的朗诵会进行到一半,“物主义代表诗人”苏菲

舒脱光了衣服准备朗咏,被书局管理人员及时制止,使朗诵会有些难堪地收场了。随后,在北京现代文学馆举行的“颠覆!全球化语境下的汉语诗歌建构专题”研讨会上,赵丽华强调,“恶搞事件是某些诗人的恶意操作。”但会议中,叶匡政不失时机宣读了他的《文学死了》一文,引起在座诗人的广泛争议,而扭转了会议的内容重点。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