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写网(17xie.com)

时间:2025-01-13 08:45:4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论荆轲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没有回头箭。凡事仅有一次,成则成之,败则败之。生则生之,死则死之。凡是关乎人生的大事,应先谋而后动,须深思熟虑,不可草率鲁莽行事。

刺秦王这样关乎人生的大事,荆轲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贸然行之,岂有不败之理?按说荆轲事先是做了充分准备的,有过周密考虑和计划的。比如他准备了樊将军的首级和督亢的地图,从而创造了取信秦王,接近秦王的机会,为刺秦奠定了基础。还购买了锋利的匕首,并用毒药淬火,按说刺秦是经过精心的预谋和策划,又经过预演,是十拿九稳的事,可偏偏就没有成功,除荆轲剑术不高之外,更重要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在于荆轲缺乏深思熟虑,没有刺秦的思想准备,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想着刺杀秦王,他一门心思放在生劫秦王达成协议这件事上,而没有考虑或很少考虑刺秦的问题,以致一次次失去刺杀秦王的机会。

刺秦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荆轲缺乏深思熟虑,没有分析到刺秦势在必行,而生劫是根本行不通的。荆轲把自己的思维只限制在生劫一事上,对生劫不成如何行刺考虑较少。刺秦实则目的不在刺上,而在生劫上。太子丹就告诫荆轲:“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地,如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荆轲是按照太子丹的意图行事的,却没有考虑到秦始皇决非齐桓公,刺秦的形势也不同于齐桓公的时代。当时是靠武力争雄的时代,而不是春秋需要取信诸侯的时代,不需要讲诚信,单靠武力说话解决问题。齐桓公时代天下分争,齐桓公为了取得天下人的信服,就慨然答应曹沫归还鲁国土地,从而为自己称霸诸侯作了很好的铺垫,后来果然如愿以偿。而秦始皇所处的时代,韩国已灭,其余五国也在各求自保,根本奈何不了秦国,秦国统一全国已是大势所趋,大局已定。秦始皇也根本用不着讲什么信义来取信天下。再说秦国也从来就不讲信义。“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从来就没有一个说话算数的人,连蔺相如都知道,而在其后的荆轲却不知道,这能说的过去吗?这能说他动过脑吗?更何况秦始皇当时答应你,过后还可以反悔,你还是拿他没有一点办法,还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由此看来生劫成功的希望渺茫,注定是要失败的。生劫是死,刺杀也是死;刺杀成功是死,刺杀失败也是死。荆轲的死是必然的,一定的,只要迈出赵国的国土,一踏上秦国的宫殿,就注定要死,而且会死得很惨。而生劫成功的希望几乎等于零,难道荆轲这样考虑过吗?没有经过头脑加工,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贸然踏上死地,岂有不败之理?如果真的考虑过,就决不会是这样的结果了。这可以从最后荆轲刺杀失败后骂秦王的话得到印证:“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这倒是一句大实话,有人认为荆轲说这句话,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其实不是;这句话恰恰证明荆轲缺乏深思熟虑,就贸然行事,才刺秦不成,以致招来很多人的诋毁。“秦政非齐桓,如何欲生劫”?“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为勇且愚”。“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也为他的刺剑之术不精而惋惜,“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说刺秦失败是由于剑术不精,我认为不是剑术不精,即使再不精,拉住秦王衣袖就刺,也不会刺不中,再说利刃用毒药淬火,只要划破秦王的一点皮肤,即可见血封喉,置秦王于死地。所以造成刺秦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荆轲一开始就没有刺秦的思想准备,没有刺秦的打算,没有考虑到刺秦的必然性。而这一点正是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周到,缺乏深思熟虑造成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