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分享:每次写作都是一项微课程的实施

时间:2025-01-14 19:55:5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孙艳老师与我们几位同仁一起就《“表达目的”关照下的作文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她自己的主张是“自然而润泽”的过程指导。怎样算“自然而润泽”呢,我的理解是,在具备了为什么要写以及具体的表达目的的前提下,从课程意识、自然的读写结合、具体的支架设计几方面着手来实施作文教学。这三点从《我的美丽小世界——我的精神家园》里可以清晰地看出。下面试就她的这个写作教学设计分三点解读。第一个值得解读的是作文教学的课程意识。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最痛心疾首的说法是,中学没有作文教学。可能老师们会奇怪,我明明每两周要叫学生写大作文,还有周记、日记,考试时也都考作文。然而这说明什么呢,只说明我们在让学生写作文,而不等于就是作文教学。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是一个上位系统;具体到作文教学,为什么要教作文,是个总起点,然后是教学生写什么和怎么写;再具体点,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方法(或支架)是什么,重点难点在哪,更重要的是教学的过程是怎样的?有几个环节?学生的任务是什么?教师将在哪里给学生帮助?所有这些都包含在教学的整体设计中。这个“整体设计”体现的就是课程意识,要知道,我们每次作文教学都是一个课程,一个微课程,课程的因子全部包含在里面。就此我们来看孙艳老师的这个作文教学设计,以“读读写写”为主要任务,起码包含了两课时,或者说两个阶段,前一课是“读”中体会“写”的妙处,第二课则把目标定在“语言锤炼”这个写作任务上。前一课,可以看作目标明确的吸收,后一课则是以我手写我心的输出。从“读读”到“体会”再到“写写”,我们可以预计,这不仅是两课时,应当还会有第三课甚至第四课,比如写了之后,大家再来“展示展示”,还有“评评”和“改改”。为什么作为评点者会这样猜测呢?前不久观察过孙艳老师的另一次作文课,内容是“乡情作文的写作”,她的“课前意识”很强,“准备工作”(其实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很充分。第一步,先让学生用一二百字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第二步课堂交流各自的“美食”;第三步再回家去就此美食查找资料或向爸爸妈妈了解它的“故事”,包括与自己有关的故事;第四步,完成整篇作文。如此,一种美食,作为一个情感凝结物,作为线索和核心,串起了一种乡情,又串起了学生的一系列学生任务,至少包括了四个内外课时,这就是课程,这就是作文教学中所强调的“过程指导”,而不仅是一次600字写作。第二个值得解读的是读写结合的处理。读写结合是中国的传统并延续到现在,也为语文老师们广泛认可和实践。但考察现状,普遍的问题在于,对于“读和写的连接点究竟在哪”并未有足够深入的研究,老师们在“熟读三百,不会作也会吟”的模糊与形象表达中,把读与写的关联弄得神秘莫测化。缺少实证、自说自话,是我们的研究通常呈现的毛病,而在教学上诸多说法与主张也同样是听着很有道理,但道理在何处、价值如何检验都缺少可靠的证据。具体到读写结合的实践中,我们很多教学是一厢情愿的,比如,以为教了些插叙、对比、构思精巧、提炼主旨、细节描写等写作技法就能让学生活学活用,以为拿一篇好文章精读深挖写作特色就能成为学生的亮眼处,这种自以为其实是把写作课上成了阅读课。现在较有共识意义的是读与写之间的连接在于“体验”,即读的体验转化为写的体验。这个体验一方面指生活情感体验,还指生活情感迁移到另一情境中的表达体验,包含了写什么与怎么写的整合、融合。在此意义上我们来看孙艳老师的课,她的目标很明确——读读写写,注意,不是普通的读,而是带着自己的“表达目的”的读。在她为学生设计的学习单中,“删一删:删去这些加点的词,比较一下,写写体会”、“换一换:替换一下加点的词,比较一下,写写体会”、“补充一下:根据你读的体会,在括号中加入描写性的词;体会一下,再来读一读”这诸多明确而具体的学习任务,基于读,但达于写,这是从读的目的以及与写的连接而言的。我们再看这些学习任务的实质:当孙老师要求学生体会一下,换个词时,就实现了读与写的连通,连通点在于“体验”,既体验萧红的作品里用词结句的妙处,也基于把作者的体验迁移到自己的身上来,把自己放进去,形成代入感,唤起自己的儿童视角,完成一次情境模拟。在这个情境模拟中,所谓的“换个词”,就已经是属于自己的“体验性”创作了。读写结合,因为有了连通点,并有情境模拟,而产生效果。第三个值得解读的是具体的活动支架问题。作文指导除了不指导、一厢情愿地乱指导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而无当,缺少针对性的具体的活动设计。你跟学生说些构思要精巧、选材要新颖、描写要生动的话,都显得空泛,即使是拿着某个范文作为样本,还只是读,相对于写,还是空虚。此时需要的是为学生设计具体的写作活动情境,形成学习支架。具体来说就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写作障碍的基础上,帮他们搭梯子,引导他们找路子,然后借助这个梯子、循着这个路子跨越写作障碍,实现思维水平与表达能力的双重提升。在孙老师的第二课时设计中,就有着非常明确的活动设计:主要目标是语言锤炼——此时如果停留在萧红的原文中进行语言锤炼,基本上还是读和赏析的变种,孙老师已经引导学生实现了由读到写的跨越——如第一个学习任务,自设情境“借鉴萧红文章的语言描述方法,试着用富有色彩和动感的词语来描绘一下《我心中的乐园》或《我的美丽小世界》”,这个活动里,从读到写有着障碍,跨越它的办法是模仿,这个模仿是基于“体验的转移与沟通”,即由“萧红的园子”到“用我的儿童视角”去看“我的美丽小世界”,情境模拟成功实现,而接下去,我们会发现那个支架,也就是梯子——借鉴(2)(3)(4)小节的语言描述方法,试着用富有色彩和动感的词语来描绘,学生有了这个梯子,学习活动就变得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孙老师的课中,这样的支架一共有三个,这三个具体的任务步步完成,实际上,完成第四个总任务(写整篇文章)就已经水到渠成了。当然,我们也许会怀疑,这种拆零的活动完成之后就是否一定出色地完成整篇文章,这确实不一定,写作的成功有很多因子,特别是情感体验、主旨蕴含等方面很难通过具体的方式来达成,孙老师的课中还没能让我们观察到这个方面的尝试,但那是另外的课中的事情,就本课的写作学习目标来说,我们的教学能予以学生帮助的,孙老师通过具体的支架设计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