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见】CDC论文争议背后:真的是“不管疫情,先写论文”?

时间:2024-11-10 16:23:1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疫情论文

原标题:【观见】CDC论文争议背后:真的是“不管疫情,先写论文”?

摘要:虽然“为发论文而瞒报”并不属实,但是议论所指、众口所论不容轻视。

1

可能从没有一篇流行病学的论文引起过如此之大的风波。

昨天,一篇由中国疾控中心和各级疾控中心专家发表的论文引发莫大的争议。文章结论表示,在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武汉已经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疾病传播,即所谓“人传人”。该文一石激起千层浪,“疾控系统专注发论文隐瞒判断”等结论不断涌现,引发人们对于疾控中心工作的广泛质疑。

今晨,疾控中心发表声明称,该论文所涉及的全部案例数据均是根据“根据截至2020年1月23日上报的425例确诊病例(包括15名医务人员)所做的回顾性分析”,且所有案例此前均“向社会公开”。

2

何为“回溯性分析”?它指的是根据23日确诊病人的患病经历,对病人感染时间、接触情况进行回溯统计。例如,一个23日方才确诊的病人,可以通过回溯性分析将其感染时间回溯到1月之前。而通过对于其接触史的回溯,则可以了解其被感染情况,如果样本量足够,自可以推断出“人传人”的结论。

这意味着,关于疾控中心“很早就知道人传人,但为了发论文隐瞒”的说法,并不能站得住脚。在昨天公布的学术文章中,未对数据回溯这一点做出足够多的说明,才引发了如此多的误会和讨论。

和一线医务工作者相比,公共卫生往往不直接参与救治,而是重在分析研判,这意味着学术研究和思考本身就是其工作的重要职责。

疫情当前,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员工作当然是从事公共卫生研究,以期对疫情进行有效控制,但是这与将一些研究成果进行发表并无龃龉。一方面,论文有助于疫情信息的进一步公开,特别是超越了一般公共传播语境的深度分析、讨论,学术论文都是很重要的讨论载体,疫情爆发以来,不少新闻报道都是从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切入,来帮助人们理解疫情的源起与发展。

另一方面,论文的发表是为了让更多人对疾病的疫情有所了解,这也将有助于吸纳更多智慧参与对疫情的防治——对于没有亲赴前线的科学家来说,也只有通过这些论文才能对疾病的情况和发展有所了解,进而贡献自己的能力。

3

不过,公共卫生研究这一独特属性也折射出一个重要问题——公共卫生数据,谁能知?怎么用?

公共卫生,既然以“公共”为名,必是事关全社会的生命健康和人身安全。不同于很多其他口径的调查数据,公共卫生数据不是研究者的私产,而是全社会在疾病面前的公器,特别是在疫情为重、人心摇动的情况下。

固然,诚如疾控中心所言,其文章所披露的病患信息均已在通报中发布。但除了一些致死案例外,这些病患的具体情况,如感染时间、行动轨迹、传播路径,均没有得到及时、全面的公开。

这意味着,这些数据仍然是疾控中心“独占”的。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发布趋势性的研究无可厚非,但是相关病例个案情况,是否应当向公众发布?

在历次公共卫生危机中,信息发布都是重要的环节——从最简单患者数据,到复杂的情况分析,再精确到每一个具体个案的情况。信息每丰富一步,人们对于疾病的了解就清晰一点,关于未知的恐惧的也就能退散三分。

于公众而言,详细的疾病信息意味更多感同身受,意味着疾病的信息逐渐化为更加鲜明和生动的人物;对于政府而言,详细的疾病信息意味着更加透明的救助和治疗,亦能大大减少关于疾病隐藏和瞒报的指摘和责备;而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详细的疾病信息则有助于其对疾病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也能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防控疫情的过程中,这些专业的公共卫生数据,完全可以,且应当更好加以利用。

4

昨天的群情激愤,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公共卫生部门在疫情中“存在感”相对缺失。疫情论文毕竟是一个距离人民群众相对遥远的“产品”,如果公共卫生部门埋头于此,难免会让人产生“远离一线,不顾生命安全”的联想。

对于疫情数据,公共卫生数据如何脱离纸面的疫情通报和学术文章,让公共卫生数据的使用有温度有力量,让公共卫生的工作更为每一个普通人可知可感?这是公共卫生需要重视、研究并着手改进的。

疫情迁动人心,更牵动无数体制机制运转。高负荷之下,许多体制机制的缺陷和不足会显露出来。于各个相关部门而言,正好也是在实战状态下检视、改进自身工作的契机。

这次关于论文的争论,直接挑明了疾控部门两种身份之间的张力。疾病控制中心,作为一个兼具控病职能和研究能力的机构,控病职能意味着强力的控制和高效的执行,研究能力意味着对于持续的反思和独立的见解。如何在这两种职能之间求取平衡?

研究能力应当是执行能力的基础,同时,控制疾病和执行管理则应是公共卫生部门研究能力的终极指向。

虽然“为发论文而瞒报”并不属实,但是议论所指、众口所论不容轻视。公共卫生部门理应牢记“初心”,最好的论文要永远写在中国大地上,映在每个人民群众眼里,镌刻在每个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之中。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