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批注阅读——生逢其时

时间:2024-11-10 22:58:1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宽容作文600字批注

原标题:高考满分作文批注阅读——生逢其时

高考满分作文批注阅读——生逢其时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的说过,她宁愿生的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认为,人们在每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生逢其时

(标题紧扣“人生与时代”的关系话题,简洁大方地提出观点。)

我想起《双城记》中开篇的那句话:“这是一个最繁华的时代,这是一个最萧条的时代。”我们永远在时代的夹缝里徘徊、挣扎,踟蹰不前,天上、地上、人间都找不到一个立足之地。而我认为:不论生活在哪个时代,我们都该怀着宽恕和爱,去面对这个世界,去活着。

(以名著《双城记》的开头引出谈论的话题,进而引出中心论点。又为下文以狄更斯为论据展开议论做了铺垫。一箭双雕,环环相扣,体现了行文逻辑的严密。)

生活在十九世纪的狄更斯,恰逢改革初行,社会动荡,英国贵族和底层贫民矛盾激化,资产阶级戴着虚伪的面纱招摇过市。那算不上一个好的时代,换句话说,那并不是一个适合文艺发展的时代。可是生在那个时代的狄更斯并没有纵情歌酒,怀着绝望的心情自暴自弃,也没有愤懑偏激,而是用一支笔孤注一掷地书写生命,给当时的英国开出了一剂良方——宽恕与爱。他书写《双城记》、《雾都孤儿》,他写的不是革命史诗,而是捕捉了那个时代的氛围,用一个个的故事告诉人们:仇仇相报终无已时,流血只会造成更多的流血,只有宽恕与爱才能拯救这个世界。仁慈的狄更斯看似是最不适合那个阴暗时代,可是他却能勇敢地面对,用自己的力量去感化那个社会,在最不适合的时代做出了最合适的壮举。

(以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创作小说来弘扬正能量的事例论证中心论点,即用光明冲刷时代的黑暗,用正义战胜人性的邪恶。“爱和宽容”才是拯救世界的良药。)

而在现代,二十一世纪的伊拉克,我仿佛又看到了这种力量——那个生活在巴格达的八岁的少年卡马尔·哈希姆,他行走在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那片土地,有这么一句诗歌形容这个时代的中东,“山坡上的灵车来来往往,日以继夜。”没有少年的欢乐,没有热腾腾的饭菜,只有硝烟与战火,明灭不息。多少人在贫民窟、难民营里祈祷,来生不要生活在这里。可是卡马尔并没有抱怨,他拿着相机记录伊拉克的点点滴滴,每一个温情的画面:有老人坐在书店的门口阅读,太阳从棕榈树后徐徐升起,咖啡馆的门外摆着一杯免费饮料。这算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这是任何一个孩子都不愿意生活的时代,然而卡马尔用自己微博的力量去记录那些爱与温暖,鼓励每一个伊拉克人勇敢地、努力地活下去,这是在最不适合的时期最合适的救赎。

(写少年卡马尔用相机记录温情的生活画面来鼓励生活在伊拉克战火中的人们树立信心,选取普通民众的事例去论述中心论点,告诉人们生活在黑暗的时代更应心向阳光,正如顾城所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好它寻找光明”。

伊拉克战火环境的描写与卡马尔的寻找光明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而对战争环境描写的越惨烈,对比就越鲜明,所以对于伊拉克战火环境的描写形象生动,憾人心魄。)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卒,然而又有多少人终生困于自己的生不逢时而最终郁郁而终。如那个错生在帝王之家的亡国诗人李煜,如那个忧愤了一生最终病死的贾谊,倘若他们能正视自己的时代,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一些什么,那么历史会否有所改变?

(选取李煜和贾谊两个生不逢时、志不得伸的事例,从反面论证要顺应时代,自我超越。)

不论我们生活在最繁华的时代,抑或萧条的岁月,都应当拿出自己的力量,那不是残忍的力量,不是无情的力量,它或许微弱且伴随着困难,却能在深渊中带来光明,在坚韧中捍卫我们的爱——这便是生逢其时的全部诠释。

(再次从人与时代关系角度,重申“生逢其时”的内涵,首尾照应,中心突出。)

【点评】

本文紧扣材料中的话题“我所向往的时代”,提出“生逢其时”的观点,即无论生活在什么时代,都要学会自我超越,才能活出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主体部分选取两个时代——狄更斯和的时代和当下的伊拉克,毫无疑问,都是非常糟糕的时代,然而无论是富有良知的作家,还是未脱稚气的小孩子,他们都用自我救赎完成了对苦难的超越,完成了对一个时代的超越。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追求表达出来了,因而是深刻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