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聊王僧辩,他虽有所妥协,但却是个绝对的忠臣

时间:2024-11-10 17:31:2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妥协忠义

迫于现实压力,王僧辩觉得接受北齐的要求,自己的权势只会受损,但如果和北齐交战,一旦输了,自己境遇更不好过,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拥立萧渊明为帝了,当然,这也只是一种推测而已。故而我认为王僧辩虽然有一定的操守,他的行动也有功于南梁(灭了侯景),但怕是很难说是为国为民的君子。

在这期间,王颁作为一个曾经的俘虏在北周政权内一步一步爬到了汉中太守、仪同三司的高位,而随陈昌一起被抓到长安的陈霸先另一个侄子陈顼也被释放回国,在陈蒨死后夺了侄子陈伯宗的帝位,在另一面,当年率军攻克江陵的大将军杨忠的儿子杨坚继承了父亲随国公爵位,在随周武帝伐齐的过程中崭露头角,王僧辩当然是忠臣,可以以诚对待陈霸先等人。

公元581年,隋王杨坚逼迫周静帝禅位于他,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面对又一次的改朝换代,王颁选择了效忠新主隋文帝,为其讨伐蛮族建立战功,很得隋文帝的赏识。隋朝建立八年后,在隋文帝的励精图治下,国力日隆,反观江南的陈朝在陈顼的儿子陈叔宝的统治下,荒废朝政,耽于酒色,醉心诗文和音乐,后庭花之声日夜回绕于金陵秦淮河之畔,天下统一大势已成。

此时王颁已在北朝等待时机报仇已达三十三年之久,在隋文帝与朝臣谋议伐陈时,王颁献上平陈之策,得到隋文帝的赞赏。他担心不能继续战斗,以至于悲伤痛哭。隋军数路大军合围建康,而陈军内部在陈叔宝的指挥下调度失当,各自为战导致建康城被攻破,陈叔宝躲到枯井里面,被韩擒虎俘虏,立国三十二年的陈朝灭亡,天下一统,王颁家国大仇得报。

再者当时是入冬之季,从地理因素讲,这时候汉江水位下降,再加上王僧辩军要逆流而上,要实行王僧辩的计策,是有不小难度的。因此王僧辩不直接救援江陵,而想赶赴汉江,到底是王僧辩军事上的判断失误,亦或是其他原因呢?关于这一点,我就不做进一步讨论了。后来王僧辩拥立萧方智(萧绎之子)为帝,而此时高洋打算派军护送萧渊明(萧衍的侄子)会南朝,同时让萧渊明为梁帝。高洋此举自然是为了干预南梁国政,王僧辩也看出来了,所以一开始是表示拒绝的。

但后来北齐军击败梁将裴之横后,王僧辩迫于军事压力又改变了注意,同意立萧渊明为,并让萧方智为太子。萧方智是萧衍之孙,而萧渊明是萧衍的侄子,从继承关系来说,明显萧方智继承帝位比萧渊明更合法。王僧辩迫于军事上的压力,而动摇了自己的想法,于是向现实妥协,但也能说明他的忠义之心并不坚定。不过如果往阴暗点想呢,也可以说王僧辩一开始不想拥护萧渊明,是因为萧方智是小孩子方便自己控制,而且不希望北齐来干预这种局面。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