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的作文:我逐渐了解了她作文
我逐渐了解了她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逐渐了解了她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逐渐了解了她作文1
从我记事到现在,我逐渐了解了她。
四岁时,我了解了她的第一面。
她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从商场走回家。我一路蹦蹦跳跳,有说有笑,她的脸上挂着笑容,没说话,静静地听我说着。伴随着一阵音乐声,一位衣着褴褛,蓬头垢面,面部狰狞的的丑叔叔慢慢地走过来,似乎没看到这有个人,也没有看到他手里的碗。他手里拿着碗不断对行人乞讨,然而得到的回应却极少。我害怕极了,躲在她身后,头时不时伸出去瞄一两眼,她却拉着我的手向他走去,并放了一张纸币在他碗里,然后走开,身后传来几声谢谢。
我了解了她善良的一面。
十二岁时,我了解了她的第二面。
我觉得学习压力并没有那么重,所以在学校很轻松,但她却如临大敌,整天回来都问我的学习情况,我随意地应付几句,她仍不放心,连连追问,得到满意回答才罢休。若是考试成绩不如她所期望的,便会急躁地问,最近是不是没认真听讲,是不是尽玩去了,是不是松懈了,是不是……真是多想了好吗!我最受不了她这炮珠般的质问,两双眉毛同时皱起来,于是恶言相对,摔门而去。但到晚饭时间,两人又会坐上餐桌,聊聊学习,聊聊生活。
我了解了她烦人的一面。
十六岁时,我了解了她的第三面。
早起晚归,形容的不止是我的生活,也是她的生活,早上五点多起来,送我上学,晚上九点半来接我回家,在这冬天的寒风里来回奔波,她的皮肤受到了损伤。我曾多次提议说,让我自己骑自行车上下学,但她却拒绝,认为晚上我一个人回家危险,坚持接送我。她更担心的是我的学习,有时学校的作业没做完,带回家,遇到不会做的题,她看着我皱着的眉头,她就像做错事的小孩那样无措地站在一旁,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最后,她只能说,在学校不懂的多问问老师和同学。她有时会去学校找老师,问老师我的情况。
我了解了她操劳的一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了解了她。
我逐渐了解了她作文2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在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
——题记
课间,听同学抱怨自己与妈妈相处时爆发的小火花,我低头笑了笑,想来,我和妈妈的关系总是特别好,除了在一件事上,那是一年以前了。思绪随之飘向远方。
“妈,我的好朋友要过生日了,我想陪她一起出去玩,可以吗?”我渴望的眼神直直的看向母亲。
“不可以。”果不其然,我又被拒绝了。不知为何,从小妈妈就不让我独自一人上街游玩,朋友的邀约我总是硬着头皮拒绝了一次又一次,我真是难以理解母亲为什么如此固执。于是,我内心的小火山在一次又一次的积淀后,终于爆发了。
“妈,你太过分了吧!我只是和同学出去玩一次而已,天天窝在家里,我都要发霉了,你为什么总要把我关在家里!”我生气的向妈妈喊道,眼睛里蒙上了一层薄雾。
不知是我的眼泪起了作用还是我的宣泄引起了妈妈的深思,妈妈呆愣了一会儿,终于缓慢的点了点头。“你要是实在想去就去吧,只不过来回我都要亲自接送你。不许玩太晚。”我开心极了,以至于我没有看到母亲眼中的那份担忧与苦楚。
下午逛街时,我向朋友提及此事,朋友的反应令我大吃一惊。她说:“你妈妈可真爱你。”我疑惑的想,不该是我妈对我约束太多了吗?这时一位母亲牵着孩子从我身旁经过,我听见她对孩子说:“外面有些乱,你要抓紧妈妈的手,不要走丢了,会很危险的。”
不要走丢了,会很危险的,会很危险的……
我愣在了原地,打开手机,果然显示着几条未读短信。问我几点回家,到哪儿了,路上注意安全。一条条唠叨的话中藏着我忽视的东西。
我才逐渐明白过来,原来母亲的'“约束”实在是因为她的担忧,担忧我会在外面独自遇到危险,担忧还没长大的我会出现意外。妈妈其实一直在竭力保护着我,她一直都很爱我。
我连忙打电话让妈妈来接我,看到妈妈匆匆赶来的身影,我不禁有些内疚,我对母亲发脾气,让我的内心煎熬。但我终是读懂了母亲,读懂了这深沉而细腻的母爱。我疾步跑去,追逐着母亲的身影。
我逐渐了解了她作文3
暴雨将至时,天空黑云密布,空气压抑,令人窒息。等到它肆虐过后,又是雨过天晴,彩虹高挂。这一过程交给时间掌控,正如我对母亲的了解,由误解到善解,时光一手操办。
“这么简单的题你也不会!我都教你几遍了,想想我小时候,这种题得心应手,怎么到你这就不行了呢!”母亲大声斥责着。
这一幕如同肥皂剧一般,在我的童年里不断上演,从不间断,枯燥又乏味。那时的我,老是因为做题慢被母亲呵斥,母亲也因此时常打骂我,她似乎不会笑,永远只有抱怨和比较。“别人的妈妈和蔼可亲,为什么我的妈妈却偏是个极端?”这粒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埋下。
我逐渐长大,上了初中,家境比以往略有改善,母亲的抱怨也少了些,可我感觉我与母亲是两个世界的人,当我抱怨学校压力大,饭堂伙食差时,她总是用那一贯的陈词,“语重心长”地“告诫”我:“我那时读书啊,走泥巴路走六七里,只有咸菜,什么都缺。你要什么有什么,比我那时幸福多了,所以你更要努力学习……”我觉得烦透了,与她的交流越来越少,为了寻找慰藉,我在游戏中获得了我想要的,渐渐疏远母亲。
高中的生活更加紧张,每晚最早11点睡,可我爱踢被子的现象却从未发生,我很疑惑。一晚我故意醒着,想弄清楚原因,就在我昏昏沉沉之时,一道人影蹑手蹑脚来到我床边,自言自语道:“娃今晚没踢被子,可以睡个好觉了,也是辛苦了他,每天学习那么累,唉。”那双手替我掖好被角后,又摸摸我的脸,然后才离开。我的大脑还处于卡机中,“天啊,那是手吗?怎么这么粗糙?那道疤痕硌得我脸生疼。”我回想着,突然泪如泉涌!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那道疤痕,是我小时吵着要吃牛肉,母亲在切肉时不小心划出的。这本尘封的记忆,突然翻到了是能触动泪腺的那一页,却将往日的不解一笔带过。我瞬间理解母亲的严厉与苛刻,因为她爱我,所以不愿让孩子被宠坏,宁愿破坏慈母形象也在所不惜!
多么庆幸,是我母亲的孩子,多么幸运,没有让误解破坏我们母子之情,有此母,足矣。
我逐渐了解了她作文4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很小很小时,我便听说过关于她的民谣。
小时候,常听奶奶讲起她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花府花家有个女儿叫花木兰,她善良勇敢,有一天,几个人拿着军……”在奶奶一遍又一遍的复述中,我的心中,她仿佛就是一位替父亲办事的孝顺姑娘。
后来,在上小学以后,偶尔听起语文老师提起她,但此时提及的她却仿佛与心中的有些不一样了。老师说她是位替父从军的女战士,可由于年幼,我却始终不能够理解替父从军的真正内涵,于是,在我的心中便认为她是一位替父亲办事的女战士。
再后来,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不断增长的我终于理解了“替父从军”的意义,心中也渐渐泛起涟漪,对她不由得心生敬佩,“哇!她居然上战场打仗!”自此,在我的心中,她便是一位报效祖国,孝敬父母的女英雄。
直到小学毕业,上初中后,我才认识到,她是一位责任心极强,能力极强,勇敢而孝敬的女英雄,因为学习并了解了《木兰诗》后,我详细的清楚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了解了她体谅父母为花家争光的那颗心,了解了她不远万里骑马奔复的艰辛,了解明白了她十几年军旅生活的痛苦。
而现在,经过沧桑岁月的洗礼,我体会到的仿佛已不止那些。漫漫的归路,听不见爷娘的呼唤,看不见熟悉的故乡,孤身一人,在漆黑的夜晚,只听得见黄河的流水以及敌人的战马声,这是怎样的惊险与恐惶,又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怎样的毅力才能促使她继续前往?血腥的战争,劳苦的训练,难以忍受的生活一过就是十几年,又有多少次夜深人静时,泪从她的脸颊滑下?英勇的杀敌,在十几年的战争中活下,这又是需要怎样的努力与不懈啊?
伴随岁月,我逐渐了解了她,了解了这朵坚韧而美丽的在苦难中盛开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