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分享:写“我”之作——“我”的写作教学探寻
走自己的路,让自己来说!——写作之宗旨“走自己的路,让自己来说!”是人生的全部。行走——精神与肉体的行走,呈现——形象与抽象的呈现,两者成就生命的意义。行走是一个探寻和吸纳的过程,而呈现是一个表达和影响的过程。写作属于后者,它原本应该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状态,却变得堪比“上青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太多限制自然的所谓规则——不让自然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写作其根本的性质是交流,写,本指描绘、移置;作,在此指精神与肉体的劳作(行为);写作就是将“我”——生命的个体的行为、创造、情感、观念“移置”于书面而已。由此“作文”显然只是“写作”的一种,即构思文章的过程。故而教学应该放眼于写作的教学。写谁之作?当然是写“我”之作。
写作,绝非作家的专利!因为作家所从事的也只是写作的一种。广义上来说,每个有生命意识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写作,每个人都在有了“作品”之后才获得一种真正的成就感。故而,写作首先是“我”的一种需要。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通过某种方式得以呈现,是作为一个情感人的正常需要。这常常表现为一种“发表”的欲望,也就是渴望别人了解自己的劳作,得到群体的一种认可,然而这仅是一个低层的表达方式。其实写作更是“我”的一种思维,对于自己作为的梳理和思考,这种梳理和思考也许为了获取更高的成就,但也有可能仅仅是对某个阶段言行的自我阅读,所写的内容并不急于公布于众,甚至亲密的伙伴都不会有所示。比如私密日记,它就是对自己行为的一个记载,记载的同时也伴以审视与向往。需要是一种外向的沟通,而思考则是一种内向的挖掘,这二者于“我”的一身有机地融合,就证明了写作就是“我”的生活。再进一步思考,任何生命个体都会抵达物质上消亡的时刻,即每个生命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若其所写之作成品,并就“我”之生命体现有了深远的意义,闪现出群体需要的价值,其“所作、所为、所思”在另一时空出现,自然就实现了“我”生命的延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写作又是“我”的另一种存在——这是人生的更高境界!
澄清了写作与“我”的关系,再来研讨我们的写作教学,就会发现:一切是那样的明朗!原来写“我”之作就是最好的!那么写“我”之作对于写作教学的意义何在?写“我”之作是学生最想说的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更多地关注写作技巧的传授,即使后期的改革也只是从所谓的兴趣激发上作了调整,大多打着“快乐”“游戏”之类的旗号。事实上真正热爱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写作也并不是一件完全快乐的事情,但真正的写作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古人“捻须”“推敲”的故事数不胜数,当今作家积思成疾者亦不乏其人。但此类人的痛苦与当前学生写作中的痛苦是不一样的。写作以文字表现,如果认为这些符号只是为了将自然及社会现象描写或“移置”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作品中的这些符号“移置”的不是客观现实中的一切,而应该是每个充满鲜明个性的“我”之过滤后的部分——因为任何文字都无法将所需要表达的内容百分百地呈现。然而我们在写作指导的过程中却常常忽视这样的一个折射过程,指导者或是需求者往往只想让作者呈现出自己所需要的。作者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写”出的是“非我”之作,而是要去揣摩“他”之作,这样的写作过程必然是艰难而痛苦的。
可见前者之痛苦是为了寻求表达方式的痛苦,此过程本身却是一种幸福的享受,因为其指向是“我”的作品。而后者的痛苦则是一种“被强制”的奴役之痛苦,对于人生来说,是一种扭曲,因为其成果是一种非“我”非“他”的四不像。潘新和先生对写作教学法就提出了:除了“热爱写作法”外,别无他法。我也认为写作好比恋爱,爱上才是最重要的,如何爱那是可以随情而长的!让学生爱上写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允许学生写自己最想说的,让“我”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认可。教育的一切方法都应该建立在对“我”的尊重之上。
写“我”之作是老师最好教的那么如何教学生写出“我”的作品呢?英国本·科特的作品《小猪变形记》讲述了一只小猪遇到谁就想成为谁的故事,他尝试着:踩着高跷、画着斑马纹、鼻子上装了塑料管、踩着弹簧、披上羽毛……一路上不断地模仿,也不断地丢失着自我,迷失着方向。直到他一头栽到了泥潭里,认定“当小猪一点儿乐趣都没有”的时候,另一个小猪告诉他:“我就是猪,我在泥潭里面打滚,觉得很好玩儿啊。你快试试吧!”他才彻底地感受到:“原来当小猪是最开心的事情呀!”至此他成为了一只在泥潭里面打滚的猪——原来打滚就是他最好的写作方式。我们老师常常做着那些帮助学生踩高跷、画纹身的事情,并美其名曰“指导”。真正的指导应该是发现“我”之内涵和本质,了解其生活背景,顺应其情趣与能力,进行相关的点燃。其实,写作中的“我”是需要我们耐心等待的。他们的“真”也和他们一样在成长,一种健康的成长。那只原本就在泥潭里的猪是最好的老师,因为他唤醒小猪找回本真的“我”,也就找到了写作的真谛。写“我”之作是社会最需要的
也许有人会提出,对自我个性的太过强调,会不会丢失了其社会性?其实就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写“我”的作品才是最需要的。之前的作文教学为何成为一种“八股”,成为假、套、空话的粘贴板,就是因为社会对于“我”之不尊重,不愿听到“我”的声音的停滞甚至倒退状态。对于任何群体、企业、社会的发展,“我”的作品永远是其真正的动力。科举的最初宗旨就是想透过一篇文章来听取个性的声音。给写作教学赋予这样的重任,树立这样的观念,并非人为将其拔高,而是为人师者责之所在。因为只有让每一个“我”的声音都能得以传达,社会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人类才可能实现真正的进步。而再回到现实中,只有学生能写“我”之作,才能让老师坐在办公室里阅读学生作品时,不再是一种痛苦的劳作,而是不断感受、发现“我”之作品细节的快乐,欣赏“我”之生长的愉悦,向往“我”之价值体现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