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一个硬核青年的“孤独”人生

时间:2024-12-27 03:38:5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硬核是一种人生态度

五四运动前(1918年底),整个北京城都在因一战协约国胜利而欣喜若狂。

闻一多没有参与庆贺。

他并不认为这是庆祝胜利的好时机,这次胜利也不会为中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所有人都在欢呼,大家摇动着胜利的大旗,喊着同样的口号。但此时此刻,任何反对和质疑的声音都显得刺耳和扫兴……

即使这声音代表着冷静和理智。

夜晚的街头依旧喧闹,闻一多的 “孤独”显得十分不合时宜。这样的不合时宜和不妥协,在他的一生中不知到底发生过多少次,也正因为这样的性格 , 1946年,他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但此刻,在昏黄的台灯下,他依然拿起笔,写下那首《提灯会》:

“何当效春雷,高鸣振聋痴!”

1.安静的少年,却有硬核的一面

1919年的闻一多20岁,在清华上学。

5月4日那天,是个星期天,但清华校园并不像北大一样喧嚣。傍晚时候,闻一多才听说:今日城里发生了浩浩荡荡的学生运动。

闻一多在大家眼里,一直是个安静的少年。所以当第二天早上,食堂门口出现那张抄满《满江红》的大字报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沉默寡言的他,还有这么“硬核”的一面。

清华学生参与到五四运动,或许正是从这张红色的大字报开始,而闻一多也成了大家眼中五四运动的 “幕后领导者”。

梁实秋后来在《谈闻一多》中写道: “闻一多则埋头苦干,撰通电、写宣言、制标语,做的是文书的工作。他不善演说,因为他易于激动,在情绪紧张的时候满脸涨得通红,反倒说不出话。”

6月,北京的学生迎来了暑假,闻一多却想留在北京,继续参加爱国运动。

5月17日下午,他给老家的父母写了一封长长的家书:“我留在这里为国家做事,不是说非得有我在国家才可以不亡,而是国家育养了这么多学生,每年花费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如果不出力,更待谁人呢?”“此次事件,各界之所以佩服北京的学生,是因为做事稳健。孩儿我在此帮忙,决不会有任何危险,父母大人务必放心。”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