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分享:王唯州:才情王子以梦想决胜高考

时间:2024-12-29 01:32:2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王唯州和文学接触可以追溯到很早,2002年才小学四年级的他便开始发表文章了。王唯州说:“当时并没有很热爱文学,也不知道文学到底是什么东西。但听到老师的表扬,感受到了同学们的艳羡,我就有动力继续写了。”这样看来,倒是虚荣心带他走上了文学路。但是如果为了荣誉或丰富简历去写作,创作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也只能是走进死胡同。因此,少年成名的王唯州进入初中就沉寂了,三年时间一篇文章也没发表过。而就在初三暑假,一本《我的名字叫红》的小说闯入了王唯州的生活,真正开启了他的“文学大门”。受小说多视角写作风格的影响,王唯州对外国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本小说的作者奥尔罕·帕慕克也成了他最喜爱的作家。拜读着文学大师的优秀著作,王唯州暗暗地想:自己为什么不尝试着写出这样的文章呢?“想要写作”的念头再一次在他的心里萌芽。

进入高中,王唯州又开始写作了。他说这不得不归功于他当时的语文老师,他每星期布置的作业就是写一篇文章,没有任何限制。王唯州就一篇一篇地写,完全是天马行空的状态。返校后上交文章,快到周末时又发下来,每次王唯州的分数都高得离谱。这也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由此他再次和文学拥有了美妙的接触,这之后就再也没断过。一个学期后,王唯州交出来的成绩就是小说集《形象》,后来凭借它,王唯州获得了巴蜀青年文学奖新人奖。他说:“现在看揭秘1:文学伴他成长进入高三前,王唯州了解到像自己这类学生,拥有某种特长的,可以参加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经过多方面的了解,他瞄准了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和四川大学这三所大学。在精心准备后,他通过了这三所大学的申请。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他参加的这些考试的类别和模式,这三所大学考试的主要目的都是考核王唯州的文学水平。自主招生考试的模式基本都是笔试加面试,但各个大学的选拔方式又各不相同。例如,复旦大学就为此举办了一届征文活动(目前已办了六届),文章体裁限制在书评范围内,但不规定书目,进行初次的选拔,这等于是一次笔试。当时王唯州交的是评帕慕克的《白色城堡》,题目叫《〈白色城堡〉:东方和西方的童话故事》,最后得了三等奖,获得了面试的资格。而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相比之下又比较特殊了,它们没有设置笔试环节,而是把笔试和面试糅合在一起。王唯州的工作量就是两篇作品,一篇是散文,另一篇是小说。在三所大学的面试过程中,王唯州充分谈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

“我就像在极力推销自己的产品,努力说服他们签下这份合同一样,我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滔滔不绝。”

这三所大学的面试,更多地是在了解面试者的发展潜能和内心世界,他们关心面试者是如何思考,又是如何看待他们所研究的严肃事物的。他们也关心面试者的阅读量,因此会问一些面试者平时所读的书,也会让面试者对中国文学的现状发表看法。王唯州说:“也许我觉得最后这个问题太过浩瀚无边,就冷淡地把问题推了回去。我更倾向于回答自己有把握的问题,而不是对每个问题都高谈阔论。”在面试的过程中,王唯州还表达了自己的文学观点,教授们听后都点头称是。在三所大学面试的最后,面试的教授们都向王唯州表达了良好祝愿,祝他在文学之路上越走越远。

揭秘2:自主招生面试达人来,它稚嫩得很,满是模仿的痕迹,看着它我甚至还会脸红。但这也不失为一种纪念。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清楚地明白文学是我一生的陪伴。”不过,很多熟悉王唯州的人会发现,在他高三那一年,他们几乎没有见过他的新作品,别人可能觉得落差太大了。他说曾和父母探讨过高考期间暂时放下写作这个问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他觉得做事总得理性一点。他说:“后来仔细想想,写作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你有了这种经验,只要你持续热爱它,就是永远拥有了。”这期间他就拿米兰·昆德拉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故事鼓励自己,竟然成功了。所以从高三开学到毕业,他就再也没写过东西,期间如果有想要写点什么的渴望,解决方法就是阅读——通过阅读保持那种“叙事状态”,而且这种方法也不如写作那样费时间费精力。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