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模拟题及优秀范文欣赏:《莫让人才空埋没》

时间:2024-12-25 02:23:1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以重视人才为话题的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③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 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⑤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⑥才之用,国之栋梁也。(王安石) 宋代有关“才”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形成有机联系,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 莫让人才空埋没 羽箭雕翎,可以直插云霄射取天狼,但只有善射者去“会挽雕弓如满月”,才能一箭中的猎获目标; 骏马良驹,可以纵横驰骋奔腾千里,但只有遇到慧眼识珠的伯乐,才能扬鞭奋蹄飞驰如电; 能人异士,或满腹诗书,或胸有奇策,但只有举贤任能者的青睐和任用,他们才能一展抱负,建立丰功伟绩。 故事中的千里马无疑是幸运的。 尽管最初的应聘以失败告终,但是伯乐的慧眼毕竟没有让人才埋没。 不得不承认,他的成功固然与他日行千里的潜力有关,但最终的一举成名天下知终究得益于伯乐的赏识和青睐。 清代名臣曾国藩曾说:“山不能为大匠别出奇木,天亦不能为明主更生异人。 ”人才有数,人才难得,关键在于用明亮的双眼发现人才,用勤劳的双手培养人才,凝聚人才的智慧,挖掘人才的潜能,利用人才的能量,达到人才兴邦、人才强国的目的。 唐代韩愈在他的名篇《马说》这样写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自古及今,有多少经天纬地之才因为肉食者的昏聩愚昧而被抛弃和冷落。 英雄无路,报国无门的喟叹,弥漫了整个历史。 其中,明代才子徐文长就是一位被埋没的人才。 他诗文书画冠绝当代,胸中奇策无出其右。 本该建功立业的人生,却在穷困愁苦中度过。 他半生落魄,潦倒窘困,精神恍惚,数次自戕。 他的一生,正如那幅《墨葡萄图》的题诗所写,“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他这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被人为地闲置于泥淖之下,耗尽了最后的毫光。 英雄无路请缨,天才终身抱憾,实在是一幕沉重的人间悲剧。 历史的覆辙不能重蹈,人才的使用应该引起发广泛重视。 人才,是凝结着无穷智慧的坐标,是传递人类文明的火种。 在显身扬名之前,他们或渔樵于江滨,或隐形于市井,似乎总是那么默默无闻。 这就需要我们的掌权者能够具有孜孜不倦的恒心、百折不回的毅力和力排众议的勇气,举人才于蓬蒿之间,识英雄于草泽之上,不拘一格选人才,放心大胆用人才,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不再只是一句空谈的口号。 莫让人才空埋没,莫使明珠空泪垂。 现在,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人类前进的车轮也从未停歇。 中国的发展依靠人才,人类的进步需要人才。 让我们尽己所能,为人才的成长进步优化环境,为人才的脱颖而出营造氛围,为人才的合理利用创造条件,我们的民族会因为人才更伟大,我们的世界会因为人才更繁荣。 【分析】 本题作文选用与论述“才”相关的六个宋代名言组成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关注“人才”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贴近学生实际。题目要求从六句宋代名言中任选两三句,并合理引用,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导向,也融入了传统文化。写作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理解这些名言的具体内涵;二是找到所选名言的相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 第一句体现了人才难得,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第二句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治国平天下,以及成才之道在于教化;第三句体现了选拔人才坚持的原则和对待人才的态度——礼待人才;第四句体现了才与志的火系,才与志的结合更能成大事;第五句体现了才与德的关系,相互影响,德为根本;第六句体现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这些名言既充满深刻的思辨性,又具有时代的价值导向性。 根据选取名言的不同,立意角度也有很多,列举几种,以供参考: (1)以①③为基础,论述对待人才的态度; (2)以①③或①⑤或③⑤或①③⑤为基础,谈论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3)以②⑤为基础,论述对人才的培养在于教化、德育; (4)以②⑥为基础,说明人才对国家的重要价值; (5)以④⑤为基础,表现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及追求; (6)以六句中任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结合宋代的社会实际来写如何育才、选才、用才等。 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往往围绕一个大话题,提供一些既独立又有内在关联的词语或句子,这些词语或句子所呈现的并列、递进、对比等内在关系,取决于考生的组合延伸能力。此类考题往往就这些词句提供一个写作任务,让考生根据任务对材料相关词句进行组合,并延伸出新的认识,进而进行写作。 本文来源: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