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美文:户外半日游梦乡甜蜜
罗场,川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宁静闲淡。这里出了一代文豪阳翰生,有平缓的宋江河潺潺流过,沿河两边僰人岩画隐约可现,青松翠竹绵绵不绝,放眼皆是摩肩接踵的灵秀丘陵,丘陵上覆盖了满坡满坡碧绿的桑树,阳光下的桑叶微微透明。慢慢感受,你会觉得小镇倒也有些诗情画意。土特产是羊田粉条和罗场蚕茧。
夜宿罗场,窗外就是青翠婆娑的绿树,耳边有宋江河淙淙的水流声。5月夜晚的空气里,弥漫着醇厚的芬芳,夜晚安然宁静,早早入睡,梦乡甜蜜。
天光放白,有薄雾从河里升腾,飘飘悠悠,几缕雾从窗外荡进屋子,好清凉!睁开双眼拉开窗帘,看得见雾气氤氲的宋江河,沿岸翠色倒影湿润迷蒙,竹林里小鸟叽叽喳喳似乎在在商量一日之计,兴奋起来,从东跳到西从高飞到低,他们尽情歌唱玩耍,把沿河的竹林理所当然当成鸟儿们的天地。在阳台上望出去,几株肥大的芭蕉静立墙头,似乎也正在欣赏早晨的鸟曲。阳台上米兰发出淡淡的馨香,这光、这影、这香、这情、这景,融为一体,让我一下感动于平淡稳定生活的珍贵,这些平时熟视无睹的简单东西,因为拥有而多少次毫不珍惜啊?
去河边草坝转一圈,弯腰踢腿扭几扭,算是做早操。在罗场,到河边锻炼,也算是一种别有风味的享受了。
在这样晴朗的五月,沿河做一次户外徒步,岂不快哉?
起点就是罗场大桥,沿岸而行,河两岸是茂林修竹。右岸的碧玉走廊名不虚传,一色青青翠翠如碧玉,倒影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处处是画,于是,你也成了画中人了。僰人岩画就集中在这段走廊里,镇里集资修了一条供行人参观的小小水泥路,象一根细细的腰带蜿蜒在宋江河边。神秘的僰祖先人们是如何把棺木悬于峭壁之上,众说纷纭,因为无一确切说法,至今还是迷,走廊边的岩石上,随处可见雅人骚客题名留诗,大都是盛赞美景感叹僰人文化的神奇,那些僰祖丰收图、狩猎场面、图腾、娱乐图等,确实栩栩如生象形会意,这个匆匆来过又突然消逝的民族,怎不让人充满好奇和遐想呢?走累了,你可以到仙寓洞一歇。一大片岩石高高地突兀而出,天然形成了遮风避雨的屋顶,下面便是宽宽敞敞的长方形岩洞,有200来个平方米,可以容纳十来张茶桌。不过,仙寓洞被镇上虔信的男女塑了五颜六色的观音大士、送子娘娘、关公、赵云、如来佛祖等神仙,占据了洞窟的一半地方,成了名副其实的仙寓了。每当游人路过,守护人就热情招呼喝茶、请坐,我们趁机在这个美妙仙寓里体会了一下作神仙的感觉,虽然菩萨们端坐神龛,我们是坐竹椅,手持一杯香茗,闲扯把子,背后的香火淡烟缭绕,木鱼声声,前面可无遮无拦欣赏洞外万杆修竹、沐洗河风,感觉还真是不一般。
过了碧玉走廊,就看见河岸边时时一小片间或一大片平坦的草坝。厚厚的绿色小草象一床草毯,这里那里点缀着或稀疏或密集叫不出名儿的小白花、紫花、黄花、蓝花,黄荆树丛在太阳照射下发出特有的木香,蝴蝶自由翻飞、蜜蜂嗡嗡起舞,小鸟伴奏,和风轻拂衣裾,阳光轻柔抚摸,你会在这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中,陶醉在自以为的飘逸洒脱中。看,河对面草坝里咋开了那么多大白花花?再看,原来是放鹅的农人,把百十只鹅赶到河湾来放养,鹅们许是在河里捉鱼虾捉乏了,到河坝晒太阳来着。走进一片竹林,尖细形的斑竹叶积了厚厚一层,脚踩上去,发出悉悉索索的响,望望头上,密林森然,根本望不见高高的竹稍,阳光只穿透进几缕来,便想起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之景。曲曲弯弯的茂竹林并不显长,视野一下子又开阔了,一片金灿灿的麦田又展现眼前。宋江河就在田埂下哗哗流淌。这时节正是割麦季,累累麦穗压得麦秆弯腰低头,农民们正忙着收割。农忙时节,收割与栽种同时进行,抓得很紧的农民已经把抽水机和皮管搬到宋江河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怦怦啪啪,发动机运转起来。清亮的河水被抽到半山上干渴的土地里,蓄上水就可以栽秧了。栽秧→施肥→生长→结穗→打谷→磨米,五谷杂粮,生存之源,就这么脉络清晰突显在你面前。我明白了为什么说长江黄河是母亲,江河就是大地的血脉,每一条江河都是母亲甘甜的乳汁啊!私下里,我还对刚才看见的那些在烈日下汗流浃背的农民,有一种悯而哀之心,认为他们也是迫不得已,不能在优越条件下坐享其成,只能在这土地头来辛苦刨食。但是,今天我看见的劳动者,虽然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脸上却挂着笑意,满不在乎擦汗。看到他们利索轻快劳动的身影,我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肤浅和轻薄。劳动,是用一颗热情的心,用一种感恩的情去作,在这美丽的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劳动,何尚不是一种快乐、一门艺术、一份满足呢?以局外人的眼光去猜测别人、以自以为然的心理去评判别人,往往有点可笑和不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