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注意高考作文的导向作用

时间:2024-09-23 01:24:4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要注意高考作文的导向作用

  2015-06-10 15:34:11进入论坛来源:

  □雨来

  一个普通事件成为公共话题,成为作文材料进入高考试卷时,就要慎重考虑它可能引发的导向问题。

  与往年一样,今年部分高考作文遭网友吐槽。我对其中两个题目也有些看法,说出来与大家讨论。

  新课标的作文材料是女儿举报老爸,此事发生不久,曾在网络引起争议。父亲开车打电话,孩子一再提醒,由于父亲不听劝阻,孩子最终选择报警。

  重庆的作文材料改编自两年前的网友微博: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我认为,作为高考作文,尤其选择具有社会话题作为作文材料时,是具有一定导向功能的。女儿举报老爸,如果就事论事,女儿的行为并没有错。毕竟在高速公上开车打电话,是很的。女儿的行为,并非是对交通法规的膜拜,而是为了一家人的安全。然而,当这个事件成为公共话题,成为作文材料进入高考试卷时,我们必须关注其引发的导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高考作文尽管可以自选角度,但往往有“确定立意”伴随其后。女儿举报老爸这个材料,很容易让人陷入“灭亲”的“立意”陷阱。而现代,并不提倡“灭亲”。

  《刑事诉讼法》2012年3月经修订后,特意增加了一条: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的,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也就是说,《刑事诉讼法》不提倡“灭气”。这与既往对“灭亲”的高歌形成鲜明对比。某种意义上,“灭亲”是个包含缺陷的词,它击中了人性最柔软的地方,多数情况下,是无情的,而非具有普适性的公义。《刑事诉讼法》增加的这一条,正是对价值的。

  《刑事诉讼法》之所以这样修订,是基于大多数人的共识与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如今,新课标的作文材料,仿佛为“灭亲”设局,这与文明的进步并不适应。

  重庆的高考作文材料与新课标的逻辑有些相似。只不过,它预设的是陷阱。“所有人都沉默了”这句话尤其动人,仿佛所有人在看到后都自惭形秽,自觉。

  事实上,不能逾越规则。可以被同情,但也得遵守公共规则。既然乘坐公交车,就说明没什么急事,这班公交车没赶上,完全可以等下一班。而且,公交车的运行时间是很严格的,小男孩请司机等一等他妈妈,但并未说明为什么要等,因此乘客此后的抱怨应得到理解。最后甩出残疾母亲的包袱,并以“所有人都沉默了”来暗示所有人自认,让逾越规则占据高地,无论是与现代还是与当前的依国,都不匹配。

  与女儿举报父亲类似,小男孩请求等一等母亲,如果作为普通事件,并没有什么符号意义,但它进入高考作文,就要慎重考虑它可能引发的导向作用。其他高考作文亦然。

  责任编辑:祁凯琳

Tag: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