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能否走进作文?·南方报网·南方日报数字报

时间:2024-12-26 12:26:1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网络流行词应不应该进入高考作文

■正方意见:采取宽容态度

王晓渔:青年文化批评家、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现任职于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

■反方意见:自觉加以抵制

张柠:著名文化批评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网络语言作文能否使用?

正方王晓渔:不可一棍子打死

网络语言一方面反映了网民的个性和联想能力,另一方面也折射了网络使用者的特征———年轻的心态和不拘一格的想法。虽然这些网络语言由于存在鲜明的代际色彩,往往会在不同年龄人群的交际中产生隔膜和歧义,但是,以强制扣分来确保高考作文的文字“纯洁”是不可取的。

网络语言是年轻人的语言,充满了个性和想象力。高考者作为年轻人,将鲜活的网络语言融入文章并无不妥。若将文章的语言苦苦限定,等于给考生的思维箍上了绞索。文章贵在言为心声,形神兼备,剥夺考生用自己熟悉和喜欢的语言写作,写出的文章也像是古代科举的八股———老气横秋,没有灵魂。全国高考致力于净化民族语言固然没错,但对“网语”不可一棍子打死,更不能“挟高考而令考生”。紧盯高考,在一词一句一枝一叶上狠抓不放,过于注重形式,是一种舍本逐末之举。

反方张柠:应自觉加以抵制

我不反对学生们在网络上以他们喜欢的方式来交流,但并不赞同“网络语言”进入作文。有的青少年沉迷网络,习惯了这套所谓“时髦”的表达方式,使语言变得贫乏、单调、粗俗,失去了青少年语言应有的朝气和亲和力。用这样的语言写的作文,连教他们的老师都看不懂。如果任其发展,很可怕。

青少年还不成熟,缺乏生活历练,分不清美丑,教师要引导青少年认识“网络语言”的危害,自觉加以抵制,集中精力学好母语,提高母语的应用能力,为在社会上行走准备好语言条件。

2、网络语言应否加入教材?

正方王晓渔:宽容比扼杀更重要

所谓汉语的纯洁性是个相对概念,今日的汉语相对于古汉语来说早已“纯洁”不再。语言在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的新陈代谢。汉语有广博的包容性,网络语言带来的冲击不会触及汉语根本,只会注入新的活力。

语言是否有生命力,使用者最有发言权,被群众约定俗成的自然就流传下来。对网络语言要有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新词汇”从收集、研究到推广、编入教材,毕竟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对网络语言不要大惊小怪,不要视为洪水猛兽,也没必要简单地判断对错。宽容比扼杀更重要。

反方张柠:加入教材有点搞笑

在语文教材里放入“新鲜的网络语言”有点搞笑,语文教材的功能是知识教育与审美教育,是为了传承民族人文的传统,而不是为了讨好学生或迎合学生的兴趣。有些文言文知识就是因为在社会上无法学习,才需要在课堂教学里打基础。而网络上的流行语言是不需要教学的,孩子本来就可以在网上随意发表,通过语文教学能够达到什么教学效果?

而且,新词新语又掺杂了一种痞子化、崇洋化、崇港化的色彩。如“三陪”、“泡妞”、“包夜”、“包养”、“包二奶”、“开苞”、“搓秘”、“裸聊”……这些新词酷语从客观上反映了社会上某些低级庸俗的流行文化的存在,其流行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助长了庸俗文化的影响力,加大了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3、网络语言媒体能不能用?

正方王晓渔:禁用网语会疏远青年人

网络语言是在特定情景下,为了快速、简洁而使用的表达方式。网络语言在年轻人当中的普及程度和受欢迎程度如此之高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么多年轻人喜欢并运用“网语”,恰好说明了网络语言已成为很多年轻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人为地避免在公众媒体中使用“网语”,会导致媒体与青年人为主的受众距离越来越大。

再比如版主、主页、链接、下载、上传等现在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词汇都源自网络,也许刚出现时也是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规范标准的,但是通过媒体的传播,它们不都被大众所熟知了吗?毕竟,公共媒体与现实中活生生的语言不能永远隔着两重天。

反方张柠:新闻语言更应规范化

语言的风格应该多样化,但大众传媒的语言风格因为具有社会示范作用,所以应该以明快、庄重为主。如同教师的着装,生活中穿什么风格的衣服那是个人自由,但是一旦走上讲台,在学生面前的着装风格就应该庄重得体。

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不仅会对读者日常生活用语产生消极影响,也会影响报纸的自身形象。新闻语言要讲究简洁明快、生动活泼,需要采编人员通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来达到,而不应依靠网络语言标新立异。记者编辑在使用新闻语言时,发挥的是一种“过滤器”或“转化剂”的作用,将低级趣味、古怪生涩的词语过滤掉或转化掉,使报纸等新闻媒体在语言文字规范化进程中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