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字数有限,听后感在此。

时间:2024-12-26 13:49:5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蓝色狂想曲听后感

这不是长乐评,是个长听后感。

毕竟没经历过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个中国摇滚乐的黄金年代,对崔健和他的作品也没有过深入的了解。为了听这张live专辑,特意依序听了15首歌的录音室版本。在对这位毋庸置疑的中国摇滚教父神一般的编曲顶礼膜拜的同时,产生了一个困惑;老崔的咬字算是含混不清的,去年工体场演唱会我楞是一句歌词都没听清楚,而且大屏幕连字幕都没有;可他的文字是言之有物的,这些表达欲望强烈的文字却没有最直接的传递到听众的耳朵,是他本就唱不清?还是故意为之,让你摊开歌词本好好读一读?

两天之后,我终于下定决心打开这张《摇滚交响》——扑面而来的感动。

在我看来,live是检验好歌手的唯一标准。并不是要求歌手要在现场唱出完美的音准和精准的节奏,而是气氛的笼罩和情绪的蔓延。这几年看过的数十场演唱会里,最惊喜的是15年底蔡健雅的《失语者》北京首唱会,大冬天的,我花了300块钱买了本应是免费的黄牛票走进汇源空间,虽然只有10首新歌首唱和8首老歌重新编曲,但当演出最后一个音符消失那一刻,我真不想走出场馆,之后的两三个月,满脑子都是那一晚眼前舒服的人群和台上“迷雾迷雾在迷雾”的Tanya,直到现在,依然偶尔会被暖到。老崔的这张live专辑就实打实地扎到了我。

先说编曲,录音室版本的《农村包围城市》已经让我瞠目结舌,这场音乐会里电声乐队加上交响乐团的编配让老崔的教父级才华再次得以施展。《出走》remix《送别》,《像一把刀子》remix《蓝色狂想曲》,《红旗下的蛋》remix“东北秧歌”,而且是把正儿八经五音的秧歌旋律生改成小调式,不和谐、不稳定的声部并行,搭配吹管乐器时不时地鸣响,一股扭曲的冲突感,激进而叛逆。

“我想唱一首歌宽容这儿的一切,可是我的嗓子却发出了奇怪的声音,啊…啊…啊啊…啊啊啊耶”,唱得我稀里哗啦。绝非蛮力地嘶吼狂叫,他有细节,有重点,有那些熟练的流行歌手们口中的分寸感。《假行僧》开头铺了一段漫长的管弦乐引子,可当那经典的前奏响起的时候,我仿佛都感受到观众席集体起立的动作,包括《花房姑娘》《一块红布》《一无所有》,那个黄金般的开启留下了太多经典的文字,特别是最容易被大众记住的旋律。

可崔健中后期的作品越来越向说唱式行走,振奋人心的旋律好像不再有了。他或许有太多想表达的东西,密集的歌词恐怕只能用念的形式才能找到出口。“爸爸,我就是一个春天的花朵,正好长在一个春天里,因为我的骨头是蓝的”,他没说他找到的工作是“唱曲儿的”,而是“写字儿的”。对应着的《迷失的季节》算是为数不多凄美的旋律,忠于原版的呈现,不免让同名电影《蓝色骨头》里头那段舞蹈浮现脑海。

“憋了一晚上了吧,跳起来好吧?”1!2!3!4!

交响乐,一种礼堂中乐手们西装笔挺正襟危坐有条不紊出的工整。

摇滚乐,一股工体馆里石破天惊吼得满场起立光着膀子一起唱的呐喊。

冲突、碰撞、碎裂、融合。

恩,是的,我写不下去了。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