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一霸食蚊鱼,为了生孩子精尽鱼亡(惊呆了)

时间:2024-11-10 22:18:3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食蚊可

精尽人亡小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精尽鱼亡小编知道还真有,食蚊鱼就是这样,长知识了有木有!小编不懂鱼的世界,但是食蚊鱼可是水中一霸,拥有多种强大的技能,几乎能在任何环境下...

精尽人亡小编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精尽鱼亡小编知道还真有,食蚊鱼就是这样,长知识了有木有!小编不懂鱼的世界,但是食蚊鱼可是水中一霸,拥有多种强大的技能,几乎能在任何环境下生存,可惜某种事情有些贪恋,竟然导致精尽鱼亡,可惜了。

一、水中一霸食蚊鱼

告诉你蚊子怕什么,食蚊鱼啊,看名字就知道,专吃蚊子的。食蚊鱼又叫大肚鱼、柳条鱼,是一种矮胖的小鱼,一般只有4~6厘米,专吃蚊子的幼卵孑孓,特别是那种带着登革热病毒的花蚊子,所以现在很多地方都会在水中投放食蚊鱼,用来消灭水中的孑孓。不过食蚊鱼可不仅仅只吃孑孓的,这样它们会饿死的。不要看它这么小,但是凭借着四大技能,在水中可是一霸。

1、能吃

成年食蚊鱼一天能吃上百条蚊子幼虫孑孓,还有各种浮游生物、甲虫、螨类和无脊椎小生物,一天的进食量是其体重的42%~67%,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当食物不足的时候甚至连同伴都吃。1986年,科研人员发现,如果仅吃孑孓,食蚊鱼会有一部分死亡,幸存的食蚊鱼也会生长迟缓,而在封闭的实验室环境中,食蚊鱼甚至连同类都吃,关于这样的行为是不是遗传还有待研究,不过像这样放在其他水域,显然其他鱼种就遭殃了。

2、能生

每年春末夏初的时候,蚊子幼虫孑孓孽生,而食蚊鱼也到了繁殖的最佳季节,雄鱼和雌鱼追逐交尾。雌鱼的孕期从16天到28天不等,一天雌鱼能生2~6窝小鱼。作为暖水鱼种,食蚊鱼的繁殖率依赖水温,15℃的时候间隔23天,30℃的时候只间隔19天,而且每窝有60条左右,身材大的雌鱼更够生更多。但有一点就是,雄鱼不行。

1995年,鱼类学家们发现,虽然出生时食蚊鱼的雌鱼和雄鱼的数量相等,但是统计成年鱼的性别比例,雌鱼的数量远多于雄鱼。研究人员认为,雄鱼在交配之后死亡率高,是因为雌鱼自身能储存精子,已经完成繁衍使命的雄鱼无须再活下去,从而避免和新生的幼鱼形成竞争。为了下一代而精尽鱼亡,不可谓不震撼。

3、能抗

所谓能扛,指的是生态耐受性强。除了不耐寒这样的天生缺陷无法克服,食蚊鱼能够在许多严酷环境下存活,包括两倍于海水盐度的水体和含氧量低的水体,含有机废物、杀虫剂、除草剂和酚类的水体,甚至在42℃的水温下还可以短期生存。食蚊鱼口部的特殊形状也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当水中溶氧量低的时候,它能方便地直接浮到水面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正因为强悍的环境适应力,《苏联大百科全书》称食蚊鱼为“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淡水鱼”。

4、能打

食蚊鱼通过挤占其他鱼类生存空间,掠夺其食物,直接打压其他物种。它们有时候直接吃体型更小的成年鱼类,对体型更大的物种不外乎两种手段——绝嗣和肉体伤害。一种是吃大鱼们的卵以及幼鱼和蝌蚪,北美的鲈鱼和鲤鱼深受其害;另一种是直接攻击其他大鱼,咬其鱼鳍和鳞片,造成细菌感染,间接提高大鱼的死亡率。简直堪比食人鱼了,所以食蚊鱼水中一霸的地位是肯定的。

二、食蚊鱼立碑扬名

它们耐污染、适应力强,繁殖能力高,对消灭疟蚊及其他蚊子幼虫有一定作用,20世纪,被引进到世界各地,放养于河川、池沼作灭蚊用途。在美国,首次有文献记载的有目的性放养行为是在1905年,150条食蚊鱼从得克萨斯州被引进到夏威夷,作为控制蚊虫的手段。之后几十年,美国公共健康部门下大力气,在境内扩散食蚊鱼,因为他们认为食蚊鱼在防治疟疾等疾病方面性价比很高。在世界其他地区,类似观点也对食蚊鱼的引进起到了推动作用。

现实中,食蚊鱼确实起到一些正面成效。俄罗斯文献介绍,食蚊鱼是20世纪上半叶根除南美、俄罗斯南部和乌克兰疟疾的一大因素。对食蚊鱼口出“不敬”之词的人们,在前往时可要当心,不要低估当地人们对食蚊鱼的深厚感情。黑海之滨的旅游胜地俄罗斯索契,曾经蚊虫肆虐、疟疾流行,1925年食蚊鱼被引入索契,到20世纪30年代,当地的蚊虫问题就得到了有效控制。1956年是索契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索契没有发生一起疟疾病例。2010年,为纪念食蚊鱼在控制蚊子疫病中立下的功勋,当地人斥资240万卢布(约合31万元人民币),在索契的阿德列尔区立起了一座食蚊鱼纪念碑。

三、食蚊鱼功不抵过

说过错不小,指的是食蚊鱼对环境的负面冲击很大。例如食蚊鱼的大胃口掠夺了很多资源,打压习性则占据了许多水生物种的生存空间;食蚊鱼的竞争优势还明显减少了其他水生物种的数量,破坏和改变了原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澳大利亚的文献表明,食蚊鱼至少与9种原生鱼类和10种原生蛙类的衰退有关联,塔斯马尼亚的绿纹树蛙因为受到食蚊鱼威胁,已经被列入濒危动物保护名单。此外,许多原生物种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原生物种的减少就意味着水域内藻类和浮游生物过剩,造成水体透明度下降,水质恶化。正是因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食蚊鱼被多个国家和组织列为入侵物种,更入选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存续委员会的《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

1925年,食蚊鱼被引入澳大利亚,目前已经广泛分布在除了当地北部以外的其他地区。食蚊鱼在澳大利亚收获很多恶评,被视为有害生物。尤其是在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野外放养和运送食蚊鱼活鱼到其他地区属于非法行为。1999年,新南威尔士州濒危动物保护法将食蚊鱼列为环境公害,当地人任何扩散食蚊鱼的都是违法的。为控制食蚊鱼数量,人们考虑了包括引进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在内的多种措施,然而投鼠忌器,人们更担心当地的土著物种受到伤害。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网站披露,“在生物学和物理学方面,尚无已知的控制食蚊鱼的方法”。美国在杀灭食蚊鱼方面的经验主要是使用化学方法。例如向水中加注压缩二氧化碳或者碳酸氢钠,改变水体的酸碱度,兼顾灭鱼效果和残留毒性最小,此外还又改变水的溶氧量的方式,但是这些做法都可能对当地其他水生物种造成有害影响,都应做全面的评估。

从控制和清除食蚊鱼的难度之大和成本之高来看,用“请神容易送神难”来形容是非常贴切的。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