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名句集锦

时间:2025-01-01 11:03:2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家国情怀的素材摘抄

01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适用主题】

青春理想,年轻一代的担当,社会责任感等。

【示例】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与脊梁。我们对“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祖国充满眷恋,对“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的前程满怀信心。

02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曹植《求自试表》

【适用主题】

平凡与伟大,奉献精神,积累点滴的力量等。

【示例】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通过劳动的坚实付出,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正如“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推动社会进步的,正是每一个平凡人的劳动付出啊!





03

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

【适用主题】

描述豪情胆气,抒发青年壮志等。

【示例】

“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鲁迅早在《文化偏至论》中就把人民与国家紧密联系了起来。确实,一国人民尤其是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非只是一句空话,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切实地努力奋斗,才能共同奔向更好的未来、实现更高的社会理想。





04

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

——宋教仁

【适用主题】

关于心怀天下,立志报国,与友共勉,树立远大志向等立意。

【示例】

在不同时代下,爱国有着不同的内涵。自古以来,心怀国家的有志之士,他们正是国家的脊梁。革命时期,仁人志士“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以己之力投入到变革的浪潮中。

和平年代,爱国是筑建中国梦的基石,我们更应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伟大事业。无论何时,青年学子都应怀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正处风华正茂的我们,当怀丹心启航新征程。

05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鲁迅《随感录》

【适用主题】

年轻一代,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丧”文化的反思等。

【示例】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责任,其中,青年更应该积极向上,力担重任。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高声呐喊:“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鲁迅也在《随感录》大力呼告:“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06、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

《大学》为“四书”之一。这句话论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古时想要彰显美德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中的“八目”,也是其核心思想。

在儒家所倡导的人格阶梯中,进退有序、长幼有序的“齐家”是一个人成年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合为一,是古代志士仁人的宏愿。

07、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孟子》为孟子及其弟子所作。在这里,孟子解释了天下、国、家、人的关系: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国与家相辅相成,国家的仁德政治,家庭的仁德风气,个人的仁德修养,都关系着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08、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霍去病是西汉名将。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屡为边患。武帝时开始对匈奴的侵略进行反击。霍去病率军抗击匈奴,屡立奇功,勇冠三军。他得胜归来后,汉武帝为他建造了“豪宅”以表彰他的战功,霍去病坚辞不受,并留下了千古名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以保境安民为己任,宁愿在大漠风沙中率将士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也不愿在豪华府邸中安享荣华。掷地有声的问句,问出的是爱国之情、英雄之气。

09、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抱朴子》是晋代道教大师葛洪所作。他提倡儒家的忠孝仁义传统,并明确提出“爱国如家”的思想。这里烈士是指有气节、有壮志的人。这样的人热爱祖国,犹如热爱自己的家,在国家有难时,他们愿意为国尽忠,体现大义。

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诗人除了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更由家书的不易得感到对国家深深的忧虑。

11、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于谦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这首诗是其于边地前线所写。诗人一颗赤心渴望着报效国家,而身在他乡,思念亲人又不禁使他双眼泪流成行。佳节引起了诗人的思亲之念,但是为了国事,又不得不坚守岗位、羁留在边地,把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国家的担当上,表达了诗人思国又思家,百感交集的心情。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这是明代思想家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时留下的一副对联。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以此劝学生要好好读书,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更进一步,说明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要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劝勉读书人要心有国家,体现了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

13、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刘蓉《习惯说》

刘蓉是清代古文家,《习惯说》选自其《养晦堂文诗集》。刘蓉少时专注于读书,竟没注意到屋中地上的坑洼在不断侵蚀扩展,父亲看到后对他说,你连一间屋子都管理不好,如何还能治理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齐家”是步入社会的起点和前提,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从个人到国家天下,从正心诚意修身到治国平天下,一个不容忽略、不可越过的环节就是“家”。

1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国之不存,何以为家?卫国御敌乃吾族之责也。——《黄氏宗谱》

皮都没有了,毛还长在哪儿呢?倾覆的鸟巢下面,难道还有完整的鸟蛋?国家都没有了,哪还有家呀?保卫祖国、抗击敌人是我们家族历来的神圣职责。

15、国耳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治安策》是贾谊呈给汉文帝的一篇奏章,论述如何使国家得到长治久安。此句意谓为了国家舍弃自己的小家,为了公众利益舍弃个人利益。文帝时,外有匈奴侵扰,内有诸侯王争权夺利,贾谊主张行仁政,轻赋税;削弱诸侯势力,巩固中央集权;富国强兵,抗击匈奴。强调政治教化,确立“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的爱国思想。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