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位理科生对高考语文作文看法

时间:2024-11-10 23:08:4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对语文的看法作文

(来自高二一只小菜鸡) 希望文章对多行之人有微许帮助(以下只是个人看法)

高考作文作为高考语文作文的最后一道压轴题,其重要性非常可观。不仅是整张试卷分数划分的路口,对考生的综合性也较为全面。但来自理科生的我巧妙地把作文看成数学最后一道大题,什么意思?作文其实是能像数学大题一样有标准答案,但只是“思路方法”不一样。掌握一定的技巧,再加上熟练度的提升,高分是指日可待的。理由方法如下,

1.审题(题面中包含最核心的元素)

a.从题面中获得评分标准的对应 b.从概念到立意形成不同形式的观点

(思维更新:从自己会写什么,到分析题面要求,提示我们写什么;从自己想怎么写到分析 题面逻辑/经典逻辑/文学手法 怎么写)

逻辑经典:概念,并列,递进,因果,转折对立,统一,假设....... 文学手法:象征,排比 所以其实题目早就告诉我们标准了(个人意见)剩下只剩你自己的操练了 eg.(2019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分析:a.1.概念:物事人(对应 本性,属性,品性):性;水和盐(味道 淡和咸) 2.逻辑:递进 3.线索:性、水和盐 (用一定方法解析出 常用拆字) 性(人 生)

b.1.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并列>(物是人同属性叠加不会产生变化) 2.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对立>(事物有自然天然的属性) 3.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不同元素组成新的形态) 4.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性的解析如上 人生)

审题如上,但高考大多数命题一般包括了常见现象,及深层事物道理,所以我们写作文按照命题来走,按照命题写作文(大可不必自己构思,高考时间有限,标准答案就是命题本身

2.构思

有了审题的基础框架,构思也就已经浮现于纸上了,你只需自己找准载体,切记一切立意根本围绕命题本身即可

如 第一段(大众立意或反面立意 现象本身) 第二段(常见立意) 第三段(列段 排比举出列子,可从文学建筑电影方面选择) 第四段(深刻立意) 第五段(方法论 回到自己)

3.写作

做完审题与构思,写作就只是往里面填充了 而要想获得搞分,要满足一下几点 a .目的方面(证明观点)

b.检索方面 1.命题性(呼应题面是最关键的得分方法,也唯一目标) 2.文学性(一定语言修饰 ) 3.现实性(作文观点的确定,写作引出列子的来源,真实生活获得方向和灵感来源) 完成以上填充任务大可不必费心,我们只需考试外做足充足的素材积累,增加自己语言的文学性,充足论据的现实性,及考试内细心分析题目的命题性,便足矣

c.文辞流畅 1.(命题)对命题信息充分重复和呼应(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艺术的加工 )2.(结构)前后句、上下段、首尾段形成衔接和呼应,写作时前后观瞻 3.(语言)文白结合,骈散结合,充分运用修辞,恰当化用文言文句式

d.逻辑性

方法如下: 1.积累一定标题形式 2.积累优美开头及万能句型3.积累一定的素材论据 (大师写的句子我们无法自创,最好的方式就是抄,就是模仿,充分抄袭)4.熟练度增加(把每一次写作文都当做完善自己满分体系的练手)

有的时候多想必多做管用,但也不要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就是小编我吸取的经验

曾言: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相信每个人都是那只鲲鹏,有一天总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