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形势与政策》作业】从抗疫中读懂中国制度优势

时间:2025-01-15 19:05:3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形势与政策抗疫论文

今年年初,在新冠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候,武汉封城,全国停摆,举国抗疫。一些西方媒体却在此时极尽挖苦抹黑之能事,抨击中国抗疫举措,无视中国抗疫成绩,攻击中国体制。对此,钟南山院士曾说:

“国外报道对我们非常负面,但是中国人从来就不怕别人骂,也不怕别人侮辱,就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信心,同时也有媒体的支持。只要有了这一条,我们还是可以走出正确的道路。

而且给大家看看,到底中国这样的体制、这样的政治号召力、这样的组织能力,是不是能够在关键的时候起到应有的作用。”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的体制,政治号召力和组织能力在疫情阻击战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今国内的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而国外的情况却越来越糟。这鲜明的对比让我们在为国外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病毒重新输入我国的风险感到担忧的同时,也对我国的抗疫举措和其依托的政治体制产生更大的自信,更加清晰而直观地认识到中国的制度优势。以下我就疫情中中外的表现谈淡我对中国制度优势的认识和浅见。

首先,中国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中国的体制围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展开。因此,在疫情爆发初,中央就果断地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承诺不放弃任何一名患者。因此,在对新冠病毒还没有确切防治方法的情况下,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迅速并且在今天看来非常有效的措施,如封锁武汉,号召人民居家隔离等。还有如仅用10天时间建成火神山医院,后又建成雷神山医院,同时摸索出方舱医院的收治方法,对新冠患者做到应收尽收,让每一位患者,不分年龄,都得到无偿的治疗。这些指施无不体现出中国政府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责任感。

与死神赛跑,火神山医院仅用十天建成





方舱医院的搭建,使新冠患者应收尽收

而反观西方各国,盲目大意,不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重,没有立即采取严格的措施,甚至于有某国总统在疫情已迫在眉睫的情况下依然呼吁复工复产,浑不把人命放眼里,人命在这些政客眼里或许只是冷冰冰的数字。

呼吁老年人牺牲自我拯救经济





富人优先检测?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第二, 中国的制度具有更高的效率。 中国采取一党执政,民主协商的制度,在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前提下,中国的制度能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上,而不是在推诿责任,互相指责上。同时,中央和地方关系明确,中央领导地方,从而使中央下达到地方的命令得已迅速而有效的执行。并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中国共产党作风优良,党纪严明,中国政府也要求官员清正廉明,忠于职守。中国政府有一套严格的监察体制,对于不作为的官员进行严厉惩处,这在本次疫情阻击战中都有表现。以上三点让中国政府在本次对疫情的应对中表现出极高的效率。

中国已对数百名抗疫不力官员进行问责





美国:我们也问责了呀,罗斯福号航母的舰长我都免了

而反观西方各国,不集中力量抗疫,却将抗疫政治化,四处甩锅,更有某国“中央“与“地方”产生严重分歧,甚至对立,抗疫举措效率低下,难以施行。

第三,中国的制度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配合,国家各项举措得以最全面深度的执行。在疫情严峻的时刻,国家一声令下,十三亿人民自觉居家隔离,全国停摆,同时,无数群众自觉组织起来,成为志愿者,协助各项防疫事务。针对武汉封城出现的物资供应缺口,其他各省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真正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戮力同心,并肩抗疫,展现出强大的力量。

这场战争,每个人都是英雄

再看西方诸国,政府不为人民着想,人民也不相信政府,以致于抗疫举措难以得到有效施行。





除了不抗疫,什么都抗议

第四,中国的制度拥有更宏大全面的大局观。在中国疫情 得到控制,全球疫情大爆发的情况下,中国积极向那些缺乏足够医疗物资和条件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无偿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彰显了大国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而反观某些国家,互相抢夺医疗资源甚至不惜以打劫的方式。疫情初期消极避战,没有在并不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有所作为,只为眼前之利而致使如今已成燎原之势的疫情难以平息,眼光之狭隘令人咋舌。而中国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为世界树立了标杆,还抛开意识形态的分歧,积极帮助他国抗疫,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眼界让中国的制度拥有更宏大的大局观。

中国援助塞尔维亚





患难见真情





美国抢了德国的物资

制度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中国的制度 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制度也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因而中国不会因政治制度的不同而敌对某个国家,某些国家也不能把其意识形态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制度有其优越性,其他制度也有。我相信,中国会积极发扬自身优势,学习他国长处,真正成为一个 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衷心祝愿世界人民早日战胜新冠。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