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翼的旷世之才王勃-高二作文
当同龄人还在苦苦挣扎于一功之名时,他早已飞黄腾达,站立于人生峰巅;
当同龄人正青春华发,准备一展报负时,他却已猝然陨落,早早地谢下人生的帷幕。
他如流星般划过历史的天空,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永恒之光。
他,便是王勃,
一只卓尔不群的落霞孤骛——王勃。
他,是一只孤傲之骛。
有人说,王勃的悲剧是由于他恃才傲物,太过狂妄。是啊,六岁通诗赋,九岁作《指瑕》,十四岁登高第,十七岁入朝为官,王勃的早年可谓如梦幻般完美。身处人生巅峰的他,一腔才情,满腹经纶,纵称才高九斗也不为过,他怎能不以才傲世,目空一切呢?
然而这险恶的官场怎能容得下如此狂徒。“斗鸡一文九重天,夕贬穷途路八千”巨大的人生落差刹然而至。“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的末路之感袭上心头。
可王勃真的错了吗?我看不然。自古文人多骚客,真正能在文坛上光照千古的大家,大多都是仕途失意之人,前有“焉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陶渊明归隐田园,后有高唱“大江东去”的东坡居士被一贬再贬,更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太白干脆不愿入仕。
何以致然?这是因为从古至今,中国的文人263作文网Www.263y.Com骨子里都流淌着一股孤傲之气,一种不可侵犯的尊严与气节。而当这种孤傲之气与官场的污浊之气相接触之时,二者便会如水火一般,泾渭分明。前者不能苟同后者的虚伪与腐化,后者也绝不能容忍前者的清高与傲慢,当二者矛盾不可调和之时,前者便会屡遭排挤。这,也许就是王勃悲剧命运的文化根源了吧。
他,是一只奋进之骛。
王勃虽遭贬谪,但仍锐气不减。滕王宴上,当其他宾客畏缩不前,莫敢接纸笔之时,他却沆然不辞,挥笔即书,满腔文才有如汪洋恣肆,倾泻而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凝成一曲千古绝唱,虽有些许“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无奈。可王勃毕竟是王勃,傲世孤骛,怎能因折翼而沉沦,“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化悲凉为旷达,化惆怅为激昂,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而这,也正是儒家千百年来给读书人的训诫,即使失败,也要摆出豪迈的姿态!
然天妒英才,“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成了王勃的自身写照。他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再也飞不起来了。
赣江之畔,
一只孤鹜翱翔苍穹,
托起秋水长天无限的风情。
斜阳已成余晖,
阁上曲终人散,
空留
一片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