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皆为正气-高三作文
以儒学入世,在行大善时偶会渴望社会回应;以道家行事,自然洒脱无迁挂;以佛家济世,或可感化一方民众。
老板资助学生终求登报,女孩热心救人不求功名。同一种浩然正气,有两种不同心境。虽看似做法不同,但却殊途同归,同有善心与仁义,都可净心正世风。
孔子弟子众多,有人救治后受财,孔子称赞了他。因为这样更多的人明白在舍生救人之后可以收取回报,因而人人有救人之心,社会充满正义。有人为国赎回流亡在别国的同胞,却不接受应得的奖励,孔子责备了他。只因这会让无力承担赎金的人因担心自己的品德不如他人而不敢领奖励,也就不赎回同胞,进而影响鲁国这项政策的推行。圣人的智慧,直到今日,依然充满指导意义。
一个人为善不够,要使天下人人行善;一个人有仁义不够够,要让天下人人有仁义。为了让部分人具有的美德布满华夏大地,登报的行为从正面给出了榜样,让许多人效仿;悄然离去的身影从侧面刻画的精神,更是让人心生敬意,作了好事却不占有,无声地关爱社会。
佛法有言,天下众生皆有菩提枝,佛法教义是为大悲水,以大悲水浇菩提枝,方能结263作文网Www.263y.Com出甘美正义之华果。从现实的角度上说,仁义的教化,善意的传递,正气的承接皆是这大悲水。黑格尔说:“教育便是以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以一颗心感化另一颗心。”因此,我们要做的是站起身,去帮助那个等待我们的人,这样,我们又何必对二人的行为指手画脚呢?
当然在,不是所有的付出都需要别人的赞扬。培根写道:“当一份善意以别人的看法为出发点时,那就无以为善了。”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忍受一直付出没有回报的感受。我们不能自己什么也不作,却对他人的行为加以指责。毕竟,世界是公平的,谁也不欠我们什么。男子电话中一句“求求你”,表达的是一个乐于助人之人对继续坚持的力量的渴求,是对继续助人的目标的坚守。如此简单而无害的请求,怎能不让人泪目?
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评判二人品行的高低。因为高下相倾,二者在不同条件下本能互相转化,没有优劣的绝对区别。
以儒学入世,在行大善时偶会渴望社会回应;以道家行事,自然洒脱无牵挂;以佛家济世,或可感化一方民众。虽看似不同,但于民于国,都是大益,不过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