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关于第一学期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4-12-26 02:10:5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全国、省职教会议精神和信宜市科教兴市战略为指导,坚持“均衡发展,全面提高”的办学宗旨,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力度,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

  1、高考成绩优异:2007年有38人考上各类高等院校,其中廖亚十以总分397分居全市高职类第一名;陈世娇同学数学150分满分成为全省高职类数学单科状元。

  2、中考成绩突出:共有49人考上信宜中学。

  3、2007年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获市二等奖。

  4、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校有教学班57个,学生3800多人,其中中职学生2100多人,创办学史最高记录。

  5、“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使高中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6、学校被评为“省绿色学校”。

  7、投资20多万元,建起面积达400平方米的实训车间。

  一、坚持质量是学校生命这一理念不动摇,质量立校。

  不管吹东南西北风,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学校的所有工作必须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开展。

  (一)狠抓教师的管理,建一支高素质,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1、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首先我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把师德教育作为青年教师培养,新教师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二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使教师增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做到依法从教,以身立教,第三是建立师德考核制度。每学年,学校组织领导班子和级长对教师履行师德,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认真考核,定好等次,并且把结果向全校教师公示,此举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队伍中违纪等现象逐年减少,形成教风浓厚喜人景象。并涌现出一批师德好先进个人。2007年9月,卢仕叁老师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温国营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

  2、实行分级管理,量化考核,催生长效动力。

  自从2004年以来我校实行高初中分级管理,由领导分级挂勾、级长负责本级教学、教师、学生的日常管理,使学校管理更趋细化和科学化,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德育工作效率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同时,坚持以制度管人,量化考核,完善了《教师值日及学生强化管理制度》、《课堂强化管理办法》、《校务公开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一方面使教师做到有章可循,依法治校,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发挥,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学风、校风大为好转。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二)、抓教研科研活动开展,通过教科研促教学。

  一所学校要发展,关键是教学质量。而质量是靠开展教学研究。为此,我校在抓好日常教学常规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推进学校的活动。如各科坚持每周有活动,各级坚持每月有检测。此举大大加强了同级科、同科组的教学研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教学积极性,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我校十分注重学科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教师的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三、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培养有道德有理想的合格人才。

  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我校把搞好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得力措施,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抓住切入点,培养爱校爱家爱国精神。

  我们利用每周星期一升国旗、五一、五四各种记念日为契机,通过讲座、班会、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家爱国教育,培育“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好公民。

  (二)加强校园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校德育工作就是要致力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我们通过举行法制专题讲座,安全教育宣传,法制图片展等活动,宣传法律,传导安全知识,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学习,提高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三)开展多姿多彩课外活动,寓教于活动中,构建和谐职中。

  1、抓好团队建设,构建团结协作,和谐团体。

  我校团委认真按照学校教学中心工作的部署,坚持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健康的活动中施展才华,培养德行。积极开展高中学生三人篮球、班际篮球、七人足球、乒乓球赛、学生摄影展、中学生才艺大赛及校园十大歌手总决赛、元旦文艺晚会等,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创设了一个学风浓厚、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既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又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和谐职中稳步推进。去年学校团委被共青团茂名市委授予“茂名市五四红旗团委”。

  2、实施环保回收工程,惠泽特困生。

  我校团委自2005年5月实施环保回收工程以来,全校环保回收工程款为8000多元,惠及200名特困生。此举,即净化了校园,又培养了全校师生环保意识,尤可喜的是使部分特困生经济上得到学校支助,为创建和谐职中打下良好基础。

  3、办好校报《荔韵》,提升学校的品位。

  我校《荔韵》报自创办以来,以文学为纽带,加强与各校的教学文化交流,提升学校品位为宗旨,共出版33期,发行量达8万多份。《荔韵》报着重介绍我校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和校园发生的大事、好事,用先进思想影响教育学生,展现中职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注重与市区各学校的文化交流,提升了学校品位,得到上级宣传和教育部门以及同行的好评。

  四、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中职人才。

  1、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使高中技能改革步入快车道。

  据调查,在我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每年约有60%能够直接升入完全高中就读,还在40%的学生面临着就读中职或进入社会就业的抉择,他们当中有许多学生,想进入中职学校学技术,但苦于家庭经济还不十分富裕,面临着被挡在中职大门外,因此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家庭、学校三赢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一定专业理论后,由学校和企业根据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用人标准,组织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从而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这既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也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现“零学费”入学,也使学生有机会与实际工作环境进行“零距离”接触,实现学生实习与就业的“零”对接。这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支持。目前,我校“顶岗实习”的学生就达破570多人,他们的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形成和推广,不仅使校企双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为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逐渐脱贫致富提供了保障,收到三赢的效果。同时也打造了“学制灵活”的办学特色。即高一新生在报读专业时,便可根据本人的意愿来确定选择3年制,2+1学制和1+1 学制。3年制的学生在校就读3年取得专业合格证后参加高考进入高等院校就读;2+1学制的学生在校就读2年,第3年由学校选送到企事业单位实习或就业;1+1学制的学生在校就读1年,第2年由学校选送到企事业单位实习或就业。这样切时灵活的办学体制,既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又使农民减轻了经济负担,而且还使学校从办学规模、办学质量上从“后无追兵”一跃成为职教办学的“排头兵”。如招生从2004年入学人数650多人发展为今天的1000多人,教学质量、就业人数也连续多年名列全市前茅。取得了就读人数翻番,升学、就业双赢的可喜成就。

  2、致力新专业的开发与原有专业的规范化

  职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步性。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即教育“产品”与“就业市场”的适销对路。为促进学校职业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接轨,2006年学校在对当前社会技术人才需求市场做了充分调研后,果断决策,开发了现代模具与数控技术,将原有的计算机专业细化,分成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广告制作与装璜设计。经重新开发和专业设置调整后,大大增强了初中毕业生入读我校的吸引力。

  3、改革教学,致力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为更好适应社会专业人才的发展,我校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革专业办学的模式,把原先侧重学生理论知识转移到侧重对学生专业实操的训练,即就业班学生一个学期教学计划以专业实操为主,由专任老师当场指导、辅导,加大对学生实用技术训练,且每学期进行为期一周专业技能考核,而升大班是以文化课为主,适当进行实操训练,通过一年的教学改革,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有较高的提高,学生普遍认好。至今年5月,我校05级就业班学生有350多人成功推荐就业,就业率达98%。

  三、主要存在问题

  1、个别班主任,教师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一些班级班风、学风欠佳,成绩提高不快的问题存在,特别是个别班级学生流失现象较严重。

  2、各级科教学质量均衡发展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3、高中专业课师资力量薄弱,专家型、双师型教师缺乏,实验实习设

  备不足。

  4、因物价上涨等因素造成资金紧缺,从而未能按规划建设学生宿舍,造成部分学生住房问题较为紧张。

  四、2008年工作的主要设想

  1、在教学上继续实施均衡发展,全面提高的指导思想。

  2、抓好初三、高三毕业班教学,迎接中考、高考。

  3、抓好高中专业技能课教学改革,让更多学生学有所长。

  4、加快实训楼加层的建设步伐,近期抓好学生宿舍楼招投标工作,争取2008年秋季建成投入使用。

  5、抓好2008年秋季高一招生宣传发动工作。

  6、抓好各级学生防流控流工作。

  7、认真做好高中学生推荐就业工作和07级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筹备工作。

  我们决心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保持锐意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状态,发扬成绩,正视不足,加快学校的发展。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