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王小波-读后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掀起了一股“王小波热”,出现了诸如“王小波式爱情”等专有名词,而王小波本人也成为了很多人口中“伟大的精神领袖”,尽管他已不在人世,这种“王小波现象”至今余烬未熄。
对此人们大多持两种意见:一是认为此乃媒体舆论炒作,二是认为王小波确有其独特魅力。出于此,我买了一套王小波的作品,读罢,一方面,我觉得他能影响一代人,经久不息,绝非偶然;另一方面,我也认为他并不像某些人说的如此伟大。
记得当时我在卧房里一口气读完了他的《黄金时代》、《三十而立》、《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几乎热泪盈眶,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胸中慷慨激昂,仿佛我已成了书中那个特立独行、桀骜不群的王二,可以为了“伟大的革命友谊”做一切事情。想着王二的爱,王二的恨,王二的青春,王二的无奈,也正如王小波自己所写的那样,一个满脸不正经坏笑的“小流氓”,“土匪”形象开始显现,而这个形象令人尊敬,甚至让我觉得人就应如此。这是我初读王小波时的情形。
这源于王小波对个人存在、个人尊严的极致追求。在一次私人访谈录像中,王小波说:“我希望每个人都被当作一个人物对待,而不是东西,比如说你走在大街上,别人把你当东西,因为别人不认识你,我希望能被别人当作人物看待……”。对此我这样理解:一个扫地工和一个跨国企业总裁或是一政界要员,且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地位悬殊,也不论他们之间如何相待,从旁人的角度来看就有人与物的区别。同样,在我们生活中,在某些“权威”下,人的尊严,个体的存在就贱如草芥,因为扫地工是人,而不是东西。王小波经历过文革,很多作品也是以文革为背景,他说:这世上假正经的人很多。我想他正是以“不正经的流氓、土匪”形象挑战着文革时大多数人俯首的“正经的”权威,明知不敌仍向虎山,站在所有人的对立面,这种愚蠢之极的做法还有另一种名字叫英雄主义。
王小波语言风趣幽默,常常使我发笑。在前几句话中设下几个小机关,最后触发,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这种说理论述的方式引人发笑,而在引人发笑中道理被顺理成章地讲清楚,又留下读者想象的空间,引人深思。其文字本身历来也是争论不断,高晓松说自己关于王小波有千言万语,其小说是自己读到过最好的。于此同时263作文网Www.263y.Com,同为北京作家的冯唐却认为其小说如小学生的手抄本,甚至放言:除了《黄金时代》等几部中篇外,其它如《黑铁时代》、《白银时代》和《红拂夜奔》、《万寿寺》等基本是垃圾。而我却以为正是王小波这种重复拖沓、不求修饰的文字成就了其独特风格,对其要宣扬表达和无情讽刺的都起到了加强效果的作用。但我们写作文最好不要借鉴。
王小波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他在给李银河的信中写道:“对了,要说模式化的生活,我可真腻味它,见了也烦。”可这是做不到的。王小波一生有许多相矛盾的地方,而极端的个体主义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占主要部分。他虽有着酒神精神,愿意如“爱吃臭豆腐”般苦中作乐,可透过他风趣幽默的文字,我感到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颓废消极甚至于绝望之情。这是文人的可爱之处,也是王小波文字的独特之处。初读时只觉想笑,有思想,但到了把全篇读完,把那些零散不加粉饰,乍一看并不如何的句子连起来时,这种感觉就出来了。如地下乱石里涌出的泉水,愈加清冷凛冽,这个时候再回头看,每一个句子都要么暗指,要么是发自肺腑的挖苦讽刺,要么带着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成了王小波。这是我初读时未曾发现的。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我想在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他如何也不会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会写下这样的句子。他的希望与爱中也只有陈清扬,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会空位置给线条和x海鹰,王二也绝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软了下去。当年想吃想爱想变成天上云的少年,最终成了在大会上磨屁股的办公室主任。这确实很悲伤。
无论别人如何宣扬王小波是“伟大的精神领袖”,也无论王小波本人是否真的有过这种想法,我都认为其书有一定洗脑性质。王小波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知道如何把握他人的心理。王小波在书中创造了一个他自己的世界,让读者为之向往。潜移默化中难免会被其中负面情绪所影响,表面上的玩世不恭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有其积极作用,如用于现今显然大部分不合适,尽管对人的忽视在任何历史阶段都存在,但照搬其思想只会使世上多一个王小波的附庸。由此观之,王小波并没有某些人说的“如此伟大”。
以上就是我对王小波的现阶段的见解,是我读到的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