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新院士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平凡科研案例背后的科学与人文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时间:2024-11-11 20:50:3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科技与人文例子

12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子新做客健康中国课程,在闵行校区上院100号伍威权堂为医学生们带来了题为《平凡科研案例背后的科学与人文思考》的精彩课程。

邓子新院士从他在科研工作中遇到过的四个案例入手,总结归纳了关于冷门研究与热门研究的诸多启示,并给予医学生们学习成长方面的中肯建议。关于冷门研究,他回顾了其团队开创DNA磷硫酰化修饰领域的经历。邓院士认为,很多开拓性的发现都起源于对平常现象的超常解读。从习以为常、不值一提的现象中寻找异常之处并赋予全新的解释,需要科学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发现异常之后,为探寻真理,邓子新及其团队开始了假设驱动的多层面排查,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又通过遗传学方法在极低的概率下筛选突变株。研究过程如同开拓荒原,大海捞针。但他们秉承执着的毅力,终成功筛选出了突变株。之后,为抵达机理本质,他们刨根问底、不懈求索,在长期努力与偶然机遇的双重作用下,揭开了在DNA骨架上发现的第一种生理性修饰,即硫修饰的神秘面纱。

这一项巨大成就,也引发了邓子新院士对冷门研究的思考。他认为,“冷门”多为非共识项目,面临资金申请、社会认同等多方面的困难。然而,冷门研究可以有效催化和保证研究工作的高质量,培养科学家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考验学风学纪、学术诚信;对社会而言,冷门领域的成功通常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伴随着更可观的科学与社会影响。因此,不仅科学家需要砥砺踏实坚毅的品性,社会也需要给予冷门更多的关注,改进评估导向体系,避免将数据库异化为单一评价标准,从而催生出更多的科学新领域。

相对于开拓性的冷门研究,热门研究则具有发展性。邓院士以对南昌霉素、井冈霉素、杀念菌素3个抗生素的研究为例,阐释了“求延伸”,“找盲点”,“挖瑕疵”三种研究方法,他指出,“科学是座没有顶的山”。对已发现的成果,要用批判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切忌人云亦云,盲信权威;对未知的广阔天地,要“不寻常地关注异常”、“不唯理地追求真理”,葆有发现灵感,领悟创新真谛。要做好冷门与热门的研究,从学生时代起便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创新能力。他归纳道,敢涉难题、善于思考、提炼理论、重质轻量等,都是培养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同时,勤奋踏实的品质、合作沟通的技能也是成才的核心。只有不断积淀,才能铸造出一个更完善的自我。

课程最后,邓子新院士为同学们寄语:“回味科学冷暖,感恩社会认同。”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深入浅出地将科研生涯中的精彩案例娓娓道来,邓院士的课程给学生们带来了诸多启发。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对科研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会努力培养自身能力,成长为卓越的医学人才。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