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道德自信 促进人类善治

时间:2024-12-27 02:23:0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呼唤自信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儒家的大同社会,到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再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人类一直葆有较为强烈的道德自信心,憧憬着美好未来社会的来临。在这种道德自信的推动下,人类不断探索自由、民主、公正、繁荣和平的发展道路,进而实现善治、合群、优良的社会。以社会形式存在的人类群体,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些冲突,需要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发挥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离不开人类的道德自信。道德自信是人类面对和处理现实社会矛盾表现出的人性能力。这种能力是促进人类善治的基本能力。

戴兆国

在传统儒家学者的观念中,都把人类古代社会看作人类文明的辉煌时代。他们认为三代时期,人们思想质朴、民风醇正,人与人之间少有野蛮与欺诈、冲突与纷争、战争与屠杀、恐怖与暴力,以及诸如此类的各种有悖文明进步的行为。现实历史发展证明,三代的清明世界毕竟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为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信心,儒家又提出了历史的进步次序,希冀历史能够从据乱世到升平世,再进入到太平世。时至今日,我们用儒家的观点来反观现实,太平世界似乎离我们还非常远。但是儒家以高度自觉的道德自信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方式,仍然留给我们许多反思与启示。

世界范围内人为的民族矛盾与对抗、政治博弈与冲突、军事对峙与战争、贸易竞争与摩擦、宗教恐怖与屠杀、环境污染与破坏等灾难性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在现代媒体的时代,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会在第一时间目睹这些事件发生、进展的全过程。人类的心灵在受到这些灾难性事件冲击的同时,似乎也渐渐失去了对人类自身文明状态的期待与向往。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人类出现的各种灾难性事件,都与人们缺乏基本的道德自信直接相关。面对这样的局面,呼唤人类的道德自信迫在眉睫。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儒家的大同社会,到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再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人类一直葆有较为强烈的道德自信心,憧憬着美好未来社会的来临。在这种道德自信的推动下,人类不断探索自由、民主、公正、繁荣和平的发展道路,进而实现善治、合群、优良的社会。以社会形式存在的人类群体,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些冲突,需要人类的智慧和能力。发挥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离不开人类的道德自信。道德自信是人类面对和处理现实社会矛盾表现出的人性能力。这种能力是促进人类善治的基本能力。

人类善治的目标主要包括,经济活动的自由、政治生活的有序、社会大势的稳定、文化发展的持续、生存环境的和谐。这五个方面相依相存,道德自信的能力贯穿于其中。

自由的经济交往可以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充满活力的经济一定是自由的经济。自由的经济交往需要诚信的道德作为保障。对于现代社会经济而言,充分的市场交往必须依赖一定限度的诚信道德的维护。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往更是如此。任何强权对经济交往自由的干预,都会导致人类生产能力的下降,破坏甚至动摇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政治生活的有序,是保证社会权力系统的合理运行。人类群体的结合总是离不开权力体系的控制。但权力不是用来欺压和恐吓权力约束的对象,权力在公正的笼子里运行,就能够保证社会政治生活的有序完整。政治权力的结合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应该符合善治的道德理念。可以说充满道德自信的政治才能够是好的政治。

经济自由和政治有序,是社会大势稳定的前提。一个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社会是对人们生存的最大威胁。社会大势的稳定,需要以尊重生命为最高的道德原则。生命至上,人的生命权至上,坚守这一道德理念,必须对任何试图违背和破坏经济自由、政治有序和社会稳定的言行进行抵制。遵从生命原则,一切借口发展经济、政治而做出的对人的生命的牺牲和亵渎都有悖于人类的道德自信。尊重、爱护、保护、发展所有人的生命,应该成为人类群体或国家的最高追求。这是人类道德自信的最为直接的社会表现。

大体稳定的社会不仅要求经济、政治领域的自由和有序,在人们物质和制度生活之外,精神领域的自由创造则更加凸显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让每个人平等地接受教育,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是一个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最好体现。繁荣的文化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文明成果可以供全体人类共享。在人类文明进步的道路上,欺诈、压迫、剥削、暴力、恐怖、屠杀等灾难都可能因为文化创造能力的激发而得以避免。文化发展既包括知识的积累、科学的创新、技术的革命,也包括道德精神的提升和道德能力的进化。前者必须在后者所提供的道德原则的规范下才能够走上合乎人类生存需要的发展之路。各种违背人性需要的知识、科学和技术,可能是人类遭遇灾难的祸根。知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必须要以足够的道德自信为基础。

人源于自然,复归于自然。这决定了人不能肆意破坏生存的环境,人要以高度的道德自信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人类应当自觉自己为宇宙万物之子,而非万物之灵,更非万物之主宰。人要保持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以谦卑的道德心态,自觉担负起陪护、看护和养护自然的道德责任。敬畏自然就能够善待自然,善待自然才能够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存的关系。改变自然能够无止境地供养人类的观念和看法,改变对自然能够无止境攫取的心态和做法,我们才有可能创造和谐的生存环境。

自由的经济交往,有序的政治生活,稳定的社会大势,繁荣的文化发展,和谐的生存环境,离不开人类积极的道德自信。当每个人都能以诚信、平等、公正、共生、和谐的道德要求自己,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群体、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满怀做人的道德自信,各种非文明、反文明的言行就会慢慢退出人类活动的舞台。人类善治、合群、共生、稳定、和谐的生存状态就能够到来。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