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最新赤壁赋教案设计

时间:2024-09-20 14:56:3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赤壁赋教案

2015最新赤壁赋教案设计

《前赤壁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是千古美文,千古妙文。因此,它是各套高中语文教材必选的经典篇目。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等写景抒情的经典古文。但《前赤壁赋》所抒发的情比较复杂,先是淡淡的喜而悲,然后由悲转向豁达超脱的喜,一波三折不断变化。这其中还涉及到学生比较陌生的佛老思想“物与我皆无尽矣”等,这些学生理解起来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这种一波三折的情感模式又是以后将要学习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文章的共同模式,所以此文又是学生今后学习此类文章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透彻清晰地理解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以及情感脉络是怎样由乐而悲,又由悲而喜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新词和壮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2、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喜而悲、由悲而向豁达转变的。

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苏轼生平资料,思考他的人生遭际和自然感悟之间的关系。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赏赤壁夜景 品作者深情

一、禅语导入,激发兴趣

有道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对此你怎么理解?

结合学生的理解,老师作简要补充分析:上述话语是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二板块“感悟自然”之第一篇——苏轼的《赤壁赋》。看看在东坡居士笔下赤壁的山水是山是水还是非山非水?

二、听师范读,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把握下例字词准确读音,思考哪些段落是写赤壁的山水?哪些不是?

壬戌 属 窈窕 斗牛 苇 冯

舷 桂棹 袅袅 壑 嫠妇 愀 缪 舳舻 旌旗 酾酒 横槊 渔樵

江渚 麋鹿 扁舟 匏尊 蜉蝣 一粟 须臾 挟飞仙 一瞬 无尽藏 洗盏

更酌 肴核 枕藉

明确:一二段主要描绘赤壁的山水。

2、自由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音韵节奏。

三、赏赤壁夜景,品作者深情

研习第一段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是什么意思?交代了什么内容?

请一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解释“壬戌”“既望”以及状语后置句“于……上”。

这第一句简要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看到了什么?请用原文话回答。

明确:先是看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接着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以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相机点拨“徐”“兴”“横”等词的意思和状语后置句“于……上”和“于……间”等。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叙述:

“清凉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会儿,“一轮皎洁的明月从东山之上冉冉升起,而后又似乎在斗牛二星宿之间左右徘徊”,此时,放眼大江,“白茫茫的水雾笼罩在整条江面,水光与月光交相辉映,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有什么感受?请述说刚才的感受。然后请学生背诵这几句美景。

4、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又有什么举动和感受呢?

明确:月亮还没有出来时,他就“举酒属客”——向客人劝酒了,并且还唱起了“情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即吟诵《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亮出来后,“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他的感受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上述诗句的含义。

5、再次闭上眼睛,听老师诵读第一段,并想象我们就在这奇妙的画境中。

6、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意境美。

研习第二段

1、于月夜泛舟赤壁之下,是那么令人陶醉。接下去主与客还会怎么样呢?请齐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老师强调“于是”的古今义和“乐甚”“扣舷”“倚”“和”等词的意味。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此时的“情”,并板书“乐”字。

2、苏子此时所歌的内容是什么?与首段所诵歌内容有相同处吗?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