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20 18:27:1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观潮课文教案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 1、学习本课生字词“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恢、旧”,以及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给文章分段。3、再读课文,提出质疑。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具体、生动、逼真地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真是开门见山,一个“奇”字,紧紧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引人入胜。 第二自然段讲作者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即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来到浙江海宁的盐官镇观潮,观潮的人很多。 第三自然段讲潮来了,响声越来越大。 第四自然段讲潮近了,雄伟壮观的场面。 第五自然段讲潮奔腾西去,钱塘江慢慢恢复了平静。 配合课文内容,安排了一幅插图,插图上展现了大潮涌来,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观潮的场面

教学重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学生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

教学策略设计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的涌潮。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裂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顿时:立刻。人声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一起朗读课文第一段2、你从作者的描写中,知道了些什么?3、“天下奇观”的“观”和“观潮”的“观”意思一样吗?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后面第1、2两个问题。 2、抄写词语。

信息技术运用说明

通过一幅幅课文句子的描写画面,让学生真切感受人间真情的感人场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