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论语十二章中考题及答案

时间:2025-01-13 19:21:5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论语十二则

2017年论语十二章中考题及答案

《论语》介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理解性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文中通假字:

不亦说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文中的古今异义:

有朋自远方来。朋,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

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对人的敬称。

五日三省吾身。三,古义:泛指次数;今义:二加一所得的'数目。

择其善者而从之。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从前。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凭借某种条件去做; 今义:允许。

一词多义:

时:学而时习之元芳时年七岁

志:吾十又五而志于学匹夫不可夺志也

文言虚词:

而,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知而不愠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其,回也不改其乐、择其善者而从之

重点句子翻译: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2017年论语十二章中考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2.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3.《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4.论语十二章教案设计

5.论语十二章教案及反思

6.2016人教版论语十二章教案

7.论语十二章教案及教材分析

8.国学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