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

时间:2025-01-15 06:44:0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中国石拱桥教案

(一)怎样准确概括事物特征?

课文前三段,介绍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有的教师(包括教参)归纳为:“桥洞成弧形,形式优美,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这样的话语缺乏概括性,石拱桥的特点到到底有几个呢?又有人说4个:“桥洞成弧形,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但“桥洞成弧形”不是与“形式优美”重复吗?

以上概括之所以混乱,是因为没有注意第2段的递进复句:“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分句,就是对课文第1段的概括。教师可以抓住此句问学生:能不能省去关联词语“不但……而且……”,能不能将两个特点前后颠倒?分析:两个特点之间是递进关系,先写形式,写桥给人的直观印象,人们从它的外形,进一步了解它的内部结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同时,文章第一段是写外形,第二段写结构坚固。因此,从所写的内容到行文的顺序,"不但……而且……"都不能删去,两个特征的先后次序也不能颠倒。——这就是训练学生通过细读语言把握内容要点和写作思路的技能。

有的老师让学生细读第3段,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生们找的是:悠久的历史;到处都有;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老师对这些回答一律认可,并以板书形式肯定。这又是忽略了概括提炼能力的训练。事实上,“到处都有”是从空间角度补充说明“历史悠久”;“有许多惊人的杰作”则是一句评价,不能算做特点。总之,第3段集中说明的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只是突出了一个特点:历史悠久。

总揽文章前三段,可以得出结论:作者由世界石拱桥说到中国石拱桥,由形式(优美的弧形)说到结构,再到历史,一共说明了三个特点。

再来看第4、5段介绍“赵州桥”的文字。一位老师这样给学生概括:

介绍赵州桥时,作者抓住它的两大特点:一是不仅世界著名,而且是使用到现在最古的桥。二是桥形雄伟,设计科学,施工巧妙。作者又列出了四个方面来说明它的高度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显然,以上概括再次表现出思维的混乱。教师所说的两大特点,在逻辑上说不通,只是对文章语句的零碎截取。实际上,作者在第5段已经清晰地说明了四个特点,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读懂这四个特点,进而提炼和概括出四个特点的说明顺序:大拱(独拱)——肩拱——拱圈——美观。前三个特点先说结构坚固(设计和施工都保证了坚固),最后再说形式优美。这是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作为实用建筑,其结构的坚固是首要因素),说明结构的三点内容中,也是由主到次的顺序。

再联系第4段的主要内容,可发现赵州桥的说明顺序是: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这正是对课文前三段介绍的中国石拱桥三特点的照应。

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一段时,往往蜻蜓点水,看似让学生抓住对象特点、梳理说明顺序,但没有进行严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致使学生读得稀里糊涂。更糟的是,有的教师自己对特点和顺序的理解就是肤浅而混乱的。

关于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我们还可引申探讨茅以升在本文创作谈中的一句话:“本文在大量史实中,用‘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来概括古代石拱桥技术上的成就,这是古今中外桥梁以及任何建筑所一直追求的目标……”(《课文分析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吗?首先,既然是“古今中外桥梁以及任何建筑所一直追求的目标”,又何以成为中国石拱桥的独特之处呢?只是因为它在这三方面的成就突出吗?其次,如果这三点确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那么作者写作本文,为什么没有围绕这三点展开呢?
热门排行: 2016拜年词 好词